臨江仙 其二
幽閨欲曙聞鶯轉,紅窗月影微明,好風頻謝落花聲。隔幃殘燭,猶照綺屏箏。
繡被錦茵眠玉煖,炷香斜裊煙輕,淡蛾羞斂不勝情。暗思閑夢,何處逐行云。
幽閨欲曙聞鶯轉,紅窗月影微明,好風頻謝落花聲。隔幃殘燭,猶照綺屏箏。
繡被錦茵眠玉煖,炷香斜裊煙輕,淡蛾羞斂不勝情。暗思閑夢,何處逐行云。
深閨中快到黎明時聽到黃鶯婉轉啼鳴,紅窗前的月亮光影已微微暗淡,和風吹拂,頻頻吹落花瓣,傳來細碎的聲響。隔著帳幔的殘燭,依然照著裝飾華美的屏風和古箏。錦繡被褥與墊褥上,女子如溫玉般安睡,點燃的香柱斜斜升起,輕煙裊裊。她蛾眉微蹙,滿含羞澀,不勝嬌柔。暗自思緒飄飛,閑夢悠悠,不知何處能追逐那縹緲的行云。
幽閨:深閨,多指女子居住的內室。
欲曙:天快亮的時候。
頻謝:頻繁吹落,謝指落。
綺屏:裝飾華麗的屏風。
錦茵:錦繡的墊褥。
炷香:點燃的香。
淡蛾:淡畫的蛾眉,代指女子的眉毛。
逐行云:追逐流動的云,此處或喻指虛幻的夢境或思念的對象。
此詞為傳統閨怨題材作品,可能創作于晚唐五代時期,當時文人多以詞體描寫閨閣生活,作者通過細膩描繪深閨女子的晨起情態,反映了這一時期詞體‘男子作閨音’的創作特點。
全詞聚焦深閨女子黎明時分的生活片段,以環境與神態描寫為載體,含蓄展現其孤寂與幽思,體現了婉約詞‘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的藝術特色。
損益相因俯仰間,人才世事頗相關。
熙豐消息黃龍府,濂洛源流白鶴山。
此道不隨高岸改,吾徒寧作野云閑。
世家但保書燈在,莫羨云霄玉筍班。
大別登秋興,南樓望戰塵。
興亡元有數,生死不無神。
將相名千古,兒孫近百人。
生靈活億萬,報豈止公身。
欲血蛟螭出太阿,已翻銀漢下天河。
筑場預覺人人飽,賽社應聞處處歌。
彈指三聲轟霹靂,張頤一噴響滂沱。
何曾別有神仙術,止是精神感格多。
早從師讀易乾元,晚乃微探性命源。
道在一前包宇宙,心無二處契羲軒。
行將死矣依先冢,即合歸歟理故園。
二十余年復韋布,人生焉用兩朱轓。
騷人稱屈宋,宋豈敵子平。
詩家推陶謝,謝豈肩淵明。
魯直愛水仙,以梅為其兄。
梅似可祖父,吾今改茲評。
土山未甚正,有石亦頗欹。方矩一再度,夙具鍤與箕。
晨興命工徒,將一大治之。掃礫斫枯枿,擁泥護芳荑。
春雷已驚蟄,猶以寒自疑。蚯蚓縮未動,蝦??僵如癡。
此役彼不安,慈憫其忍為。復有蜈蚣蝎,壤發難迅馳。
仆夫聽使去,梃杵肯遽施。至所謂蛇者,眾怒爭剪夷。
赤練稍宛轉,碎首忽若糜。人跡不至處,擲出園外籬。
天地主生育,乳孕無窮期。何土草不茂,何水魚不滋。
毒堇及淫蜮,賦物曷至茲。崢嶸不能畝,蝸蟻千萬斯。
兇惡如此輩,均受亭毒私。理有不可曉,顏跖同世時。
閑居理花藥,娛心聊自怡。小小事興作,蟲豸關安危。
何況大騷動,瘡痏良可知。誅惡亦一快,感慨因成詩。
傾國傾城夸美色,千金萬金供首飾。武林城中花巷名,紹興年前人未識。
亮死瓜洲再講和,巷名不為栽花窠。象珠翠玳玉笄外,紫紫紅紅裁綺羅。
是時永嘉有佳士,嘆嗟花巷名太侈。繁華漸盛古樸衰,書謂鄉人非美事。
誰知驁集一朝非,婦鬟女髻彌芳菲。冠梳簪珥向曉賣,百偽一真無關譏。
戊戌年冬十月十,??此阛阓成瓦礫。豈料鬰攸再作祟,庚子春殘小盡日。
一十六度蓂莢新,兩見焦頭花巷人。買賣假花牟厚利,坐此得罪于神明。
君不見九重一言軒輊易,頭白紛紛無忌諱。人人一朵牡丹春,四海太平呼萬歲。
人因雅俗分高下,同是園林興不同。
時覺燕鶑相爾汝,焉知蜂蝶有雌雄。
豈惟酒可兼詩可,常在花中與竹中。
秋老紗窗猶未換,要令深夜月華通。
高年開八袠,細字尚親抄。
已矣蠅頭筆,誰其鳳觜膠。
能傳言外意,始識畫前爻。
此老埋黃壤,紛紛嘆面交。
先君無罪謫封川,天畀遺孤出瘴煙。
忽到古希年七十,猶思上大化三千。
苦吟足可編詩史,狂醉真宜號謫仙。
五子傳家無一物,聊將書冊當青氈。
鄒魯相望擊柝間,亦顏誰許獨晞顏。
同源泗水別沂水,接壤嶧山連泰山。
萬世元勛辟楊墨,一時浮論主雍環。
七篇事業君能講,男子臨岐淚肯潸。
三吳百越楚天寬,不厭登臨不厭觀。
畫舫紅橋隨處有,丹樓碧宇倚空寒。
梅邊吟思春光早,雁外歸心夕照殘。
燈火沙河塘上路,豈無凍屋臥袁安。
后山與簡齋,僅年四十九。詩少句句佳,天地同不朽。
予幼初學詩,一日賦一首。頹齡忽七十,詩果傳后否。
僥幸擢儒科,邂逅至郡守。幾死坐此耳,詩于我何負。
壽長詩故多,才短詩故丑。茍活許作詩,余生付詩酒。
詩人詩向虛空攫,平地望月不可摸。或謂高山去天近,好登東岳陟西岳。
岳峰峻極未到天,仰面難舐兔臼藥。末由手挽月娥衣,詩思肯從天上落。
不如斟月入杯中,詩酒腸吸杯月空。一杯一首百杯百,天送佳句來長風。
仙人輕舉跨飛鶴,游子歸思隨征鴻。扶搖直上九萬里,未辦頂摩丹桂宮。
所以詩人世難得,倚靠梯凳探月窟。山頭拏月月愈遠,塵里抉詩詩不出。
大江洶涌波跳金,謫仙捉月淪采石。是為詩人善搜詩,何知君非今李白。
春攽諸郡國,漢守喜惟良。
旦宿重中尾,時花競向陽。
古今新舊歷,老少后先觴。
萬事皆如此,無如且醉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