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前一日溪岸晚步 其一
春動高溪水,交游獨有君。
人情雖澹澹,物色已欣欣。
香轉梅梢日,光分嶺外云。
林亭同眺久,竟把一杯醺。
春動高溪水,交游獨有君。
人情雖澹澹,物色已欣欣。
香轉梅梢日,光分嶺外云。
林亭同眺久,竟把一杯醺。
春天的氣息在高溪的水面上涌動,往來相交的人中只有你與我相伴。人情雖然淡薄疏淡,但眼前的景物已充滿蓬勃生機。梅枝梢頭的陽光轉動,送來縷縷梅香;嶺外的云層被陽光分開,灑下斑駁光影。我們在林邊亭中一同遠眺許久,最終共飲一杯,略帶醉意。
交游:指交往的人,友人。
澹澹(dàn dàn):同“淡淡”,淡薄、疏淡的樣子。
物色:指自然景物。
欣欣:形容生機盎然、充滿活力的樣子。
轉:移動、流轉,此處指陽光在梅梢上的移動帶來香氣的飄散。
分:分開、分割,此處指陽光將嶺外的云層照亮,分出明暗。
眺(tiào):遠望。
醺(xūn):微醉。
此詩創作于除夕前一日,詩人與友人于溪岸漫步時所作。時值歲末,春寒未褪卻已有春的萌動,詩人觸景生情,記錄下與友人共賞早春景象、飲酒微醺的閑適時光。
詩歌以“春動”起筆,通過描繪溪岸晚步所見的梅香、云光等早春景物,以“人情澹澹”與“物色欣欣”的對比,突出自然生機的美好。結尾“同眺久”“一杯醺”點明與友人相聚的愉悅,情景交融,展現了歲末迎新時對自然與友情的珍視。
廣寒重到恐荒涼,畫柱津橋字數行。
莫唱伊涼天寶曲,漢家今已失河湟。
人生有會必有別,離別何須心惙惙。
秋風一夕送行舟,江水茫茫浸落日。
浩然曠望天地間,去水浮云兩不絕。
吁嗟乎,山高高兮水深深,我道困兮不可行。
誰是人間豪俠子,磨刀海上制長鯨。
嬌養膝前身。遠嫁辭親。不堪重憶昔時情。忽見簾櫳新月色,觸動鄉心。
此際暗傷神。別恨紆縈。金爐香燼漏沉沉。底事愁懷消未得,欲訴誰聽。
橐筆行廬九月秋,依然香案近瀛洲。
軍聲易攪梅花夢,詩興還憑竹葉酬。
幸許郗超同入幕,不須張彖嘆低頭。
枕戈尚憶聞雞舞,今傍和門聽曉籌。
我行四方,稻麥黍稷。
果蔬蒲荷,百種咸植。
糞溉耘籽,乃后有穡。
爾獨何為,開口而食。
老朽判為世所捐,定交今喜得青年。清泉白石非君事,行作蓬萊頂上仙。
蓬萊路遠未能之,水上枯槎也自奇。劍佩森森人似玉,群仙初謁太清時。
亭亭老松柏,蒼蒼抱貞堅。
深根盤厚地,秀色磨高天。
陰陽不能囿,蓊郁巢云煙。
中有鸞凰雛,蔭此百尺巔。
振翮屬霄漢,文彩凌星躔。
銜圖瑞邦國,因風起聯翩。
顧瞻高堂上,松柏無改顏。
造物之所鐘,誰能測偏全。
京輦事游遨,嘉會兩相當。朅來雙闕下,車轂夾道旁。
始遘蜚廉觀,更集鹿苑場。阪蘭滋夕季,巖菊含朝芳。
流猋激綺榭,白露忽已霜。我友告云邁,新安古名疆。
束書滿負擔,撫劍增慨慷。越吟久成調,燕歌行復揚。
憑式太史里,獵纓司馬堂。談雄一秋水,乘照雙夜光。
曰余曾所經,顧瞻軌路長。申章寄延佇,比翼期翱翔。
佳人遽成古,冰魂喚不應。
料得冥冥中,憐我身如僧。
松間一太息,樹吼蒼云崩。
幽愁積如山,心上一層層。
成連與瓠巴,枯骨悲荒陵。
南浦晴來漲綠波,他鄉春事已無多。禪心總作空花觀,孤負尊前一曲歌。
風來瑟瑟暮生波,雨后階前榆莢多。隔葉黃鸝漫愁思,定應春晚不能歌。
君家先祖隱吳門,
即日追游往事存。
若向明時奏飛牘,
并將康濟息元元。
烽火盈郊著腳難,平臺召對漏聲殘。
老夫淚向君前落,諸將兵從壁上觀。
身與山河歸浩劫,家無血肉斂空棺。
事聞嗟悼恩猶格,恤典寥寥祭一壇。
臥龍才奮迅,
猛虎便咆哮。
時人只見波濤涌,
不知新月出林梢。
村郭孤煙暝,溪山片月斜。
吾生渾是客,所至即為家。
春色生顏面,寒泉繞齒牙。
歸與須載酒,一笑慰天涯。
南塘水如鏡,彌望滿桑苧。
陂原卅畝馀,漁父有釣渚。
漁父相國孫,入世畏羅罟。
忍食西山薇,但重陶潛樹。
人境偶結廬,如入荒洲嶼。
西齋署岸舫,綠陰傍深處。
孤亭懸春沼,斷橋通幽墅。
高松戴颙居,深竹劉裕圃。
豈無濠濮趣,但慕箕穎侶。
誰知寂寞濱,亦自吊禾黍。
鼓枻世外音,不聞歌漁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