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吾方蹈孔孟,
未暇師粲可。
病深老迫宜歸去,
莫作留侯范蠡看。
吾方蹈孔孟,
未暇師粲可。
病深老迫宜歸去,
莫作留侯范蠡看。
我正遵循孔孟的儒家之道,沒有時間去師從僧粲、僧可的佛禪之法。疾病加重、年老逼近應當歸鄉,不要把我看作留侯張良或范蠡那樣功成身退的人。
蹈:遵循,踐行。
孔孟:孔子與孟子,儒家學派代表人物。
未暇:沒有時間。
師:以……為師,師從。
粲可:佛教禪宗二祖慧可(又稱僧可)與三祖僧璨,代指佛教。
病深:病情嚴重。
老迫:年老逼近。
留侯:張良,西漢開國功臣,封留侯,以功成身退聞名。
范蠡:春秋時期越國大夫,助越滅吳后隱退,亦以功成身退著稱。
此詩或為作者晚年所作。當時作者可能面臨年老多病、仕途倦怠的處境,故生歸鄉之念。詩中強調堅守儒家道統(‘蹈孔孟’),明確表示不慕佛禪(‘未暇師粲可’),亦不愿以張良、范蠡式的‘功成身退’自況,反映了宋代士大夫融合儒家積極用世與晚年歸真的思想特征。
全詩以簡潔語言表明人生取舍:堅守儒家道統,不慕佛禪;因老病歸鄉,非為效仿功臣隱退。體現了士大夫對自身思想歸屬的清晰認知與率真的人生態度,語言質樸而意旨鮮明。
祠事當行懼不任,未昏強臥擁孤衾。
三更自笑元無睡,萬事從來忌有心。
簷角河傾秋耿耿,床頭蟲語夜愔愔。
若耶溪上蘋花老,倦枕何人聽越吟。
云薄漏春暉,湖空弄夕霏。
沾泥花半落,掠水燕交飛。
小倦聊扶策,新晴旋減衣。
幽尋殊未已,畫角喚人歸。
朝罷琳宮謁寶坊,強扶衰疾具簪裳。
擁裘假寐籃輿穏,夾道吹煙樺炬香。
樓外曉星猶磊落,山頭初日已蒼涼。
鳴騶應有高人笑,五斗驅君早夜忙。
怪藤十圍蔽白日,老木千尺干青霄。
水泛戞灘竹作舫,陸行跨空繩系橋。
陰陰古屋精靈語,慘慘江云蛟鱷驕。
吾道非耶行至此,諸公正散紫宸朝。
裂面霜風快似鐮,重重裘袴晚仍添。
梅當官道香撩客,山逼籃輿翠入簾。
男子坐為衣食役,年光常向道途淹。
古來共說還家樂,豈獨全軀畏楚鉗。
醉從東郭歸,散發臨前楹。
呼僮凈掃地,勿使黦月明。
庭空臥松影,簷逈送鐸聲。
鐘斷心境寂,露下毛發清。
出門碧霧合,九陌無人行。
坐令錦官城,化作白玉京。
百壺載酒游凌云,醉中揮袖別故人。
依依向我不忍別,誰似峨嵋半輪月。
月窺船窗掛凄冷,欲到渝州酒初醒。
江空裊裊釣絲風,人靜翩翩葛巾影。
哦詩不睡月滿船,清寒入骨我欲仙。
人間更漏不到處,時有沙禽背船去。
小閣東頭罨畫池,秋來長是憶幽期。
身如巢燕臨歸日,心似堂僧欲動時。
病思羈懷惟付酒,西風落日更催詩。
故知歲暮常多感,不獨當年宋玉悲。
老去時時病,春來日日陰。
文書有期會,山水負登臨。
倦客風埃眼,孤臣狗馬心。
余寒欺短褐,莫惜酒杯深。
朝陽淡淡掛窗欞,桐葉無風忽自零。
不復扶頭傾白墮,但知臨目養黃寧。
新蔬帶露來幽圃,修綆飛泉灑廣庭。
一出文書又圍繞,正應高臥盡頹齡。
手把仙人綠玉枝,吾行忽及早秋期。
蒼龍闕角歸何晚,黃鶴樓中醉不知。
江漢交流波渺渺,晉唐遺跡草離離。
平生最喜聽長笛,裂石穿云何處吹。
劍南山水盡清暉,濯錦江邉天下稀。
煙柳不遮樓角斷,風花時傍馬頭飛。
芼羮筍似稽山美,斫膾魚如笠澤肥。
客報城西有園賣,老夫白首欲忘歸。
侵床月白病全蘇,掠面風清酒欲無。
渺渺塘陰下鷗鷺,蕭蕭秋意滿菰蒲。
縱輸煙渡橫孤艇,也勝京塵暗九衢。
莫遣良工更摹寫,此詩端是臥游圖。
夜夢集山寺,二三佳友生。
相顧慘不樂,若有千里行。
在門仆整駕,臨道騅嘶鳴。
我友顧謂我,天寒戒晨征。
遲速要當到,徐驅勿貪程。
丁寧及藥餌,依依有余情。
鄰鐘忽驚覺,鴉翻窗欲明。
作詩謝我友,有使頻寄聲。
大面山前秋笛清,細腰宮畔莫灘平。
吳檣楚柁動歸思,隴月巴云空復情。
萬里風塵舊朝士,百年鉛槧老書生。
水村漁市從今始,安用區區海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