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元日五更詣天慶觀寶林寺
朝罷琳宮謁寶坊,強扶衰疾具簪裳。
擁裘假寐籃輿穏,夾道吹煙樺炬香。
樓外曉星猶磊落,山頭初日已蒼涼。
鳴騶應有高人笑,五斗驅君早夜忙。
朝罷琳宮謁寶坊,強扶衰疾具簪裳。
擁裘假寐籃輿穏,夾道吹煙樺炬香。
樓外曉星猶磊落,山頭初日已蒼涼。
鳴騶應有高人笑,五斗驅君早夜忙。
早朝結束后前往琳宮,接著又去寶坊拜謁,我拖著病體勉強穿戴好衣帽。裹著皮裘在平穩的竹轎中打盹,道路兩旁燃燒的樺木火炬散發著香氣。樓外拂曉的星星依然明亮,山頭初升的太陽已帶著一絲蒼涼。前導的騶卒開道,想必會有高人笑話我,為了五斗米俸祿早晚奔波忙碌。
下元日:農歷十月十五日。五更:古時將一夜分為五更,這里指天還未亮的時候。詣:到,前往。天慶觀、寶林寺:都是寺廟名。琳宮:指道觀。寶坊:指佛寺。強扶衰疾:勉強支撐著衰弱的身體和疾病。具簪裳:穿戴好衣帽。擁裘:裹著皮裘。假寐:打盹。籃輿:竹轎。磊落:形容星星明亮的樣子。鳴騶:前導的騶卒吆喝開道。高人:指隱士一類的人。五斗:指五斗米俸祿,代指微薄的官俸。
此詩是陸游所作。陸游一生渴望抗金復國,卻仕途坎坷。在他為官期間,常需早起處理公務。這首詩創作于他任職期間的下元日,當時他可能身體欠佳,但仍需按時履行職責,在早朝拜謁途中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詩人為微薄俸祿忙碌的無奈。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實。在文學史上,體現了陸游詩作貼近生活、情感真摯的風格,反映出他在仕途上的復雜心境。
虛亭結構美,驛路帶垣斜。山薌含晚翠,池響集春蛙。官荷已偃蓋,僧蔬欲架花。俯仰賓從役,孰與測幽遐?
春來苦不早,春去常愿遲。嗟哉造化機,萬物安得知。歲晏菊始吐,鮮鮮在東籬。不污桃李塵,永續徵君詩。
臥病知為國,尤須謹未形。盛強多過計,安逸每傷生。燮理宜脩政,醫治乃用兵。但令元氣固,四海樂升平。
溪邊茅屋知誰家,門前水落溪露沙。枯藤繞屋掛秋實,黑如點漆紅丹砂。蜀葵花空已收子,雞冠樹高猶有花。客來倚杖主人出,屋頭日暖聽蜂衙。
自把長竿覓藻叢,拾柴煎水使兒童。來纏叔叔魚何在?你看丫丫火已紅。小鯽飛空呼踴躍,大瓶入口語朦朧。歸尋醉客千千遍,揪耳牽來草莽中。
江頭一別兩躊躇,半載相從千里馀。君向番禺我交趾,若為頻寄幾封書。
蕓草吹香撲研屏,遠峰數點隔江青。門前夢絕征書擾,閑坐南薰注六經。
一上高樓醉復醒,天風吹面爽泠泠。波瀾闊水當三月,歷亂山巖對七星。花落晚看村樹遠,鳥飛時與峽云停。清閒況是依蘭若,敲徹寒鐘又聽經。
君家好兄弟,圣主自知之。周爵推秦仲,虞官舉伯夷。萬方天浩蕩,五采鳳威蕤。宣室虛前席,蒼生屬論思。
看云不用買山錢,帶雨宜翻種秫田。白發數莖非故態,青山何日是歸年。荷花香里白鷗飛,綠樹濃陰拂石磯。一枕清風長夏簟,云邊何日釣船歸。稻畦黃處樹多紅,山色嵐光紫翠通。茅屋數間流水外,一絲何日對秋風。蒼松翠竹映溪沙,溪上寒梅樹樹花。十月甕頭春酒熟,杖藜何日到山家。
種松傍青山,因與青山名。山耶不知松,松亦兩忘形。天風夜半來,共作江濤聲。清境不易到,新圖空復情。千秋無我棄,相攜斸仙苓。
氣血扶輿夢幻身,用多補少不調勻。如今滴水滴凍客,便是貪花貪酒人。發白容衰爭早晚,官榮家富費精神。空花若解揩摩盡,方識人間一笑春。晨鐘齋鼓住僧園,縱不陪堂已一般。恐為因緣略相似,若無消息自難安。樂為苦本宜先戒,病是良醫要好看。為問爐香經卷外,有無塵妄更相干。
龍鸞百隊會蟠桃,冷看熙來攘往勞。座上有時吹合雅,人間何處吊離騷。投壺未必諸天笑,銜石終看一念牢。妙手不辭稍點綴,居然忘鏡又忘刀。
先生彈鋏凍吟時,此豈求他一世知。只怨送窮窮不去,元來卻不怨工詩。
墨墨懷孤憤,皇皇過六旬。浪移秦國木,穩積漢家薪。雜遝乾坤事,奔騰戰伐人。星檐送徐步,高樹上蒼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