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薛艮齋
耆舊襄陽傳,風流月旦評。
此翁尤間出,當代總銷聲。
遇事皆迎刃,游談可伐兵。
孰知死諸葛,英氣凜如生。
晁董科名累,向雄利祿儒。
惟公傳洛學,處世類齊竽。
湖外嚴兵戍,神畿析使符。
恍然成昨夢,一吊束徐芻。
耆舊襄陽傳,風流月旦評。
此翁尤間出,當代總銷聲。
遇事皆迎刃,游談可伐兵。
孰知死諸葛,英氣凜如生。
晁董科名累,向雄利祿儒。
惟公傳洛學,處世類齊竽。
湖外嚴兵戍,神畿析使符。
恍然成昨夢,一吊束徐芻。
您的事跡被載入襄陽的耆舊傳中,生前品評人物的風流雅事堪比月旦評。先生您尤其出眾杰出,當代眾人在您面前都黯然失色。遇到事情處理起來游刃有余,清談高論便能挫敗敵方。誰能想到您雖已逝世,英武之氣仍凜然如生。晁錯、董仲舒為科名所累,向雄不過是追名逐利的儒生。只有先生您傳承洛學道統,為人處世謙遜如齊竽(不事張揚)。湖外曾有嚴密的軍事駐防,京城附近也分設過使符(指您的任職經歷)。一切恍然如昨日之夢,只能用薄禮來吊唁您。
耆舊:年高望重的舊臣或名人。
月旦評:指每月初一品評人物的習俗,后泛指對人物的評價。
間出:突出、杰出。
迎刃:比喻處理事情順利,出自“迎刃而解”。
伐兵:挫敗敵方的軍事行動,此處指辯才勝過武力。
死諸葛:典出《三國志》,諸葛亮死后仍令司馬懿退軍,此處指薛艮齋雖逝,英氣猶存。
晁董:晁錯、董仲舒,漢代著名儒者,此處指為科名所累的學者。
洛學:北宋程顥、程頤創立的理學學派,因二程為洛陽人,故稱。
齊竽:典出“濫竽充數”,此處反用,指謙遜自處,不事張揚。
神畿:指京城附近地區。
束徐芻:用草扎成的禮物,代指菲薄的吊唁之禮,出自《詩經》。
此詩為挽悼南宋學者薛艮齋(薛季宣)而作。薛季宣是永嘉學派先驅,倡導經世致用之學,與朱熹等理學家交往密切。詩中提及“傳洛學”,反映其學術淵源;“湖外嚴兵戍”等句或涉及他的任職經歷。創作時間當在其去世后,作者通過此詩表達對其學術貢獻與人格風范的追思。
全詩高度贊揚薛艮齋的學術成就(傳承洛學)、卓越才能(遇事迎刃、游談伐兵)及謙遜品格(處世類齊竽),并以“恍然成昨夢”的感慨表達深切哀悼,是南宋挽詩中兼具史實與情感的佳作,體現了時人對永嘉學派學者的推崇。
釣竿輕,蓑草綠。夜深星斗隨船宿。獨捻須,雙赤足。醉后幾聲新曲。
婦飛蓬,兒曲局。一生占得江湖福。晚風高,春浪促。欹枕船舷睡熟。
颲風吹散陰天霧,
十里橫塘開石路。
云是當年捍海堤,
黃土茫茫海眼涸。
堤上人家學種桑,
老翁不識靈胥怒。
發鳩怨鳥暫得伸,
草沒鮫宮烽火樹。
麻姑笑語王方平,
水淺蓬萊復一度。
人間海陸亦易遷,
天地鴻濛我適晤。
將軍新主第,
擁褐聚星時。
鐵笛風前弄,
梅花雪下吹。
野夫惟嗜酒,
才子輒談詩。
又訂龜山約,
扁舟泛海湄。
花徑入檀郎,君家不可忘。
交精飛過水,反舌喚登墻。
南國明珠佩,東家白玉床。
微軀何所托,端在婉清揚。
勿詫崔生得體歌,
運潭聚斂一何多。
術雖可鄙非其死,
甚矣奸臣恣網羅。
一重水碧。又一重山影,蘸成愁色。暗罥湘煙,薄暝篷窗亂絲織。料得樓頭倦倚。盼天際、雁聲寥寂。只衫暈、那角闌干,菊影峭寒逼。
休憶。更漏急。恁錦帳淚痕,漬透瑤席。殘脂鏡里,染作湘波斷虹濕。悵望仙源路遠,空寄意、江鱗一尺。鎮此際,凄絕語,瘦鴛聽得。
高樓西畔平欄北,天凈如波。云薄如羅。白鶴峰前光幾多。
一鉤乍乍寒于水,鬟正修螺。江又浮鵝。只此秋容無奈何。
將略嘗推細柳營,純臣郭令至今稱。
瘦羊博士廉猶讓,大樹將軍廣且平。
謙退由來皆葉吉,驕矜自古鮮完名。
不須擊柱頻揮劍,碑口傳流有定評。
糞火堆頭潦倒身,
且無花鳥鬧芳春。
口邊白醭心如鐵,
甘作叢林不義人。
不聽延秋門上烏,相逢且自對呼盧。只今混跡金門客,元是高陽舊酒徒。
一樽清夜共閒論,幾見長安月色新。勢位不常財是累,古來貧賤好驕人。
黃泥坂下雪猶深,赤壁磯頭江欲平。驛吏西來聞好語,蕃人已出蔡州城。
和戎詔下破群疑,無復旄頭彗紫微。屈己銷兵宜有報,先看長樂版輿歸。
吾君見事若通神,兵柄收還號令新。裴度只今真圣相,勒碑十丈可無人。
淮上州州盡滅烽,今年方喜得和戎。問誰整頓乾坤了,學語兒童道相公。
連營貔虎氣如云,聽詔人人愿立勛。沔鄂蘄黃一千里,更無人說岳家軍。
田父今年作社頻,邊頭聞見一番新。官軍不斫人家樹,各自持錢去買薪。
江頭柳木已參天,柳色花光日日妍。驚怪田家頻得醉,今年斗米不論錢。
村村準擬十分禾,老稚扶攜笑且歌。租稅況今黃紙放,陽城元自拙催科。
淮畔風塵自此清,斯人還喜見升平。田家盡說今年好,要雨雨來晴便晴。
百丈岢峨賈客船,張帆打鼓下長川。路人指點幾垂淚,江道無來十六年。
霜欺雪壓苦風塵,二十三年棄置身。忽報晴明春日暖,恍如一夢地天新。
曾是龍山落帽人,玄都觀里又逢春。不堪回首風霜里,二十三年棄置身。
蜀途赴難忠雖固,
車戰亡師咎已深。
天子未歸京未復,
不知何暇有琴心。
仲春玄鳥至,翩翩升我堂。堂中何所有,黃金玳瑁梁。冠帶并陸離,絲竹紛浩倡。卷衣左右史,設樂東西廂。東廂吟龍笛,西廂吹鳳笙。席前兩少女,彈弦奏清商。游塵倏飛灑,輕翰故回翔。心志俱騰悅,下上相和鳴。華屋雖云美,四序變溫涼。吳宮既已熸,漢殿又已傾。爰居辟鼓鐘,高舉而遠行。棲棲何為者,憂患一朝忘。白日不可留,當歌及春陽。五音兮繁會,百物以阜昌。撫茲盛明運,抱彼淪落傷。衛賢慨秉翟,周士欣執簧。欣慨豈殊途,浮沈各異鄉。丈人且安坐,為君陳樂方。
我心悲四序,秋天不可長。登高莽難辨,中原亦奔茫。
長跪復西向,諸陵黯蒼蒼。束發讀六經,豈知早投荒。
夜中回月御,若木應可望。裴回入空巷,旅谷擷滿筐。
憶此句踐國,霸氣久未央。曾聞采葛婦,悲吟奉吾王。
薄脯臨浙水,吾臣淚盈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