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太白幸首座
糞火堆頭潦倒身,
且無花鳥鬧芳春。
口邊白醭心如鐵,
甘作叢林不義人。
糞火堆頭潦倒身,
且無花鳥鬧芳春。
口邊白醭心如鐵,
甘作叢林不義人。
我這潦倒之身,久處糞土堆旁;春日里,沒有花鳥來增添熱鬧景象。嘴邊雖有白色的唾沫,內心卻堅定如鐵;甘愿做那寺院中不合常規之人。
糞火堆頭:比喻污穢、困窘的環境。
潦倒身:指困頓失意的狀態。
花鳥鬧芳春:春天里花鳥爭鳴、熱鬧紛繁的景象。
白醭(bú):白色的唾沫或口腔分泌物,此處形容清苦之態。
叢林:佛教用語,指僧眾聚居的寺院。
不義人:不合世俗常規、不隨波逐流之人。
此詩或為禪僧所作,創作于修行清苦之際。作者身處困頓環境(如'糞火堆頭'),面對春日無花鳥的清冷,仍堅守修行本心,以詩寄贈同修(太白幸首座),傳遞不隨流俗的修行態度。
全詩以清苦之境寫堅韌之心,通過自嘲與直述,展現作者安于困頓、堅守本真的品格,體現禪門修行中'外境不擾、內心如鐵'的精神境界,語言質樸而意蘊深刻。
秋氣感木葉,故林飄墜時。不成棲蔓草,還復綴蛛絲。屢舞涼風得,高懸落照宜。多情似留戀,可奈已辭枝。
洲渚多落英,溯流尋遠山。輕舟載美酒,搖蕩綠波間。俯詠拾瑤草,遐思隘塵寰。夤緣忽失遇,悵望遂空還。
吾家生計窄,歲歲慣饑寒。薄午煙方舉,隆冬布不完。三旬九遇食,十載一加冠。堅讀吾由命,長貧汝自安。但看顏氏子,陋巷樂瓢簞。
虬根蝕土石,老干飽霜雪。孫枝吐春妍,靳惜那忍折。
汗血炎方七見春,又隨殘月渡江津。行藏莫遣沙鷗識,一片浮云是此身。
五溪客到夜郎西,前度龍標跡已迷。醉拍遺碑呼白也,幽懷歌哭盡情題。
仙游何必悵離心,楚水吳山鶴上吟。更想清晨誦經處,蓬萊宮殿五云深。
吾聞西域之西雪山高,六月積雪猶不消。今之盡圖無乃是,是何山勢洶涌如波濤。大山崔嵬小山聳,萬壑千巖光欲動。營丘化去五百年,遺蹤一見人皆竦。六如胸次蟠輪囷,戲梭碎玉散作千嶙峋。一重一掩分向背,營丘似是君前身。隆樓杰閣爭相向,美人正醉銷金帳。豈知洛陽城中僵臥者,門外無人雪一丈。
朱門何事濫吹竽,玳瑁筵開系白駒。是處云霞聯趙璧,頻年風雨泣隋珠。華名第一歸仙客,高價無雙得麗姝。美酒十千?盡醉,共將行樂賦山樞。
萬里嚴程此一州,問親娛舅爾須留。遷人賓客休頃戶,僦屋炎蒸幸有樓。穿檻筍高猶足采,戲池魚美更何求。館甥舊地花仍好,得暇頻來看海榴。
送客新亭恰放燈,兒曹迎我復新亭。百年事業何為者,送往迎來過一生。
澤國杳何許,雁書初報安。枝間鳥鵲喜,原上鹡鸰難。松菊荒三徑,軒裳厭一官。黃粱何日熟,客夢正邯鄲。
綠陰庭院半昏黃,月窟風來桂子香。好挈一壺呼李白,扁舟歸去醉滄浪。
栩栩無因系得他,野園荒徑一何多。不聞絲竹誰教舞,應仗流鶯為唱歌。
開之則新生犢,閉之則入定僧。有時起瞻斗極,有時遙望觚棱。悔名草木鳥獸,住校亥豕魯魚。識字惹客問字,懶書怕人索書。隘矣匹夫疾視,鄙哉主父倒行。止酒看花濺淚,吹燈見月羞明。無復燃藜照向,徒以親燈觀符。掩卷嫌收穢史,絕纓罵玄老奴。須眉似是綺皓,耳目已非曠婁。受明上座頂禮,視彼老公血讎。耄及歲不我與,眼空吾誰適從。蒙叟達觀鵬鴳,子云自視蛇龍。靜中面壁打坐,倦后拋書投床。認自家一尺棰,管渠儂萬丈光。朱顏無藥能駐,白發緣愁許長。昏昏枉讀萬卷,蹙蹙起瞻四方。乍可頻看短劍,渠肯高張長檠。已與鷗盟浩蕩,都忘鵠立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