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松清蔭詩
嘗聞斐君子,外節以中通。
虛心應霜雪,夷險無春冬。
又聞髯大人,柔外且剛中。
霜雪莫之陵,雨露無全功。
以茲庇本支,不與時芳同。
遙遙念先德,毋忝爾芳蹤。
若欲問圣學,詣學竹與松。
何以學竹松?生理一無窮。
剛通本陽德,去去成群龍。
嘗聞斐君子,外節以中通。
虛心應霜雪,夷險無春冬。
又聞髯大人,柔外且剛中。
霜雪莫之陵,雨露無全功。
以茲庇本支,不與時芳同。
遙遙念先德,毋忝爾芳蹤。
若欲問圣學,詣學竹與松。
何以學竹松?生理一無窮。
剛通本陽德,去去成群龍。
曾聽聞有斐君子,外在有節而內心通達。心懷謙遜應對霜雪,無論艱險或平順皆四季如一。又聽聞髯髯長者,外顯柔和而內藏剛正。霜雪無法侵犯其志,雨露亦難完全滋養其功。以此庇護宗族根本,不與世俗花卉同流。遙念祖先高德,莫要辱沒其美好蹤跡。若問何為圣人之學,應向竹與松學習。為何要學竹松?因其生命力無窮無盡。剛健通達本是陽剛之德,如此方能成為群龍般的賢能。
斐君子:有文采、品德高尚的君子,典出《詩經·衛風·淇奧》'有斐君子'。
外節以中通:外在有竹節般的剛直,內心通達虛懷。
夷險:平坦與艱險,指環境變化。
髯大人:借指松樹,松針如髯,喻指剛正長者。
柔外且剛中:外顯柔和,內藏剛正。
陵:侵犯、欺壓。
庇本支:庇護宗族根本(本支,同'本枝',指宗族)。
毋忝:不要辱沒。
圣學:圣人的學問、道德準則。
生理:生命力、生長的機理。
陽德:陽剛的德行,象征剛健、正大。
群龍:比喻眾多賢能之人。
此詩或創作于強調道德修養的文化背景下,作者借竹松的自然特性類比君子美德,旨在勸誡后人繼承祖先高德,以竹松為學,追求圣人之道。詩中'本支''先德'等詞,或與家族傳承、教導后輩相關。
全詩以竹松為喻,贊揚其剛正堅韌、外柔內剛的品格,倡導以竹松為學習對象,追求圣人之學與無窮生命力,強調陽剛之德的重要性,激勵后人繼承先德、成為賢能,是一首托物言志的道德勸誡詩。
躬圭寶箑俱藏起,出入惟消笠與蓑。農說雨旸差有準,客談間諜易傳訛。豐年海熟田尤熟,圣代朝和野亦和。縱使大寒并大暑,小車時出至行窩。鬻文賣賦今能幾,窮薄常因病折磨。寧作地仙事思邈,不教天女惱維摩。乞骸幸已逃空谷,養氣難于塞決河。豈是先生老而健,修方多更閱醫多。小窗不復聽吾伊,時有蛩聲出吻悲。曲宴無歌賡太液,中痟止酒飲華池。誰將曉雪堆新鬢,自撥寒灰鍛近詩。未敢熱瞞同社友,草鞋尚欲遠尋師。百歲將闌猛省驚,六根不足可憐生。古人使祝為祈死,叔世無人吊失明。昔挨殘更羞渴睡,今當清晝要扶行。時于夢里瞻星斗,愁絕鄰雞腷膊聲。越境迎醫伎又窮,殘骸奉施與天公。外庭幸際清明始,內障如囚黑暗中。貝葉今難開只眼,薰弦昔忝和重瞳。暮年膝上惟文度,常挈書燈伴乃翁。
孤臣遙浴日,滄海亦書云。愿得扶桑影,年年奉圣君。
處下識微觀,登高收遠慮。荊棘掛汗衣,直上千峰去。
碧瀾堂下即吳興,十里芙蓉繞石城。山簡歸時應倒載,條侯醉后尚談兵。蘋洲雨過秋聞雁,橘里春深曉候耕。事簡好將樵唱曲,水精宮里坐吹笙。
高樹新涼雨意,斷橋落日水聲。中有幽人獨立,白云一片猶橫。晚色詩情澹澹,秋陰客影冥冥。回頭試問淮水,何時重到南亭。樹影半窗明月,蟲聲一夜清秋。我意浩然千古,人間總是閒愁。
瑤琴世路少知音,賴有梅花獨可尋。折取一枝良不俗,小齋亦足伴清吟。
如線牽愁遠,為絲惹恨多。九門寒漏濕,萬灶曙煙拖。霧重蒙霜嶺,云深沒絳河。坐看林翠落,應與竹斑和。
使君愛竹如愛玉,日日故園看不足。一朝峨豸入中臺,老柏啼烏恒在目。京師寸土如寸金,地窄那堪栽半林。此君不見歲已久,幾回夢落湘云深。容臺仙吏才非俗,胸中剩貯筼筜谷。清興時時掃襪材,硯池風雨吹寒綠。何年寫此妙莫當,贈君不減雙明珰。高標稍類螭頭筆,直干猶含柱下霜。君今長憲滇云外,高節清風誰不愛。紅紫羞看世態多,冰霜不改虛心在。閑來對此不勝清,耳邊疑有蛟龍聲。何當截作仙人杖,攜上紫霄朝玉京。
作偽欲成真,獰猙門上掛。若教鬼有靈,看來應未怕。
季秋甫強半,霜降才應律。頑陰十日間,陡覺寒慘慄。填然忽驚雷,百蟲破新蟄。雷聲甫爾收,雪勢陡然急。霏微曉方晴,淅瀝暮仍密。吾聞陰陽交,寒暑不相入。如何冬夏令,并在秋之日。得非人事乖,無乃化工忒。巫咸去已遠,那辨兇與吉。
紆馀非我妍,濩落非我拙。與子兩相依,生來無間絕。俯仰隨顧指,豈是事容悅。因光長周旋,處陰暫暌別。況復同物化,子壞我亦滅。冥冥長夜臺,念之五情熱。愿子衛生經,無使精腦竭。千載永相從,彭殤孰優劣。
浦溆沿村曲,孤帆一片秋。風移篷里軸,影拂水邊樓。鼓枻驚初雁,鳴弦起夕鷗。江湖波浪緊,幸喜見安流。
柿灣清凈住,空谷閱朝昏。幾陣過云雨,一天秋到門。深杯聊自圣,鄰佛亦稱尊。斜日江干路,經過繫夢魂。
億兆方同慶,三宮洽孝慈。坤輿俄?衛,天極遂纏悲。共憾遺丹鼎,無由奉玉卮。光輝終不熄,徽號日星垂。
圃勝元因主,花繁更屬睛。醉重今日酒,啼變隔年鶯。遇樹每共坐,尋香時自行。晚看風色異,天地一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