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雨連旬詩以懊之八首 其四
如線牽愁遠,為絲惹恨多。九門寒漏濕,萬灶曙煙拖。霧重蒙霜嶺,云深沒絳河。坐看林翠落,應與竹斑和。
如線牽愁遠,為絲惹恨多。九門寒漏濕,萬灶曙煙拖。霧重蒙霜嶺,云深沒絳河。坐看林翠落,應與竹斑和。
一百二十日,煎熬幾不勝。
憶歸滄海寺,冷倚翠崖棱。
舊扇猶操執,新秋更郁蒸。
何當見涼月,擁衲訪詩朋。
我亦游山者,常經舊所經。
雪消天外碧,春曉海中青。
可見亂離世,況臨衰病形。
憐君此行興,獨入白云屏。
荊門與閩越,關戍隔三千。
風雪揚帆去,臺隍指海邊。
客情消旅火,王化似堯年。
莫失春回約,江城谷雨前。
風濤出洞庭,帆影入澄清。
何處驚鴻起,孤舟趁月行。
時難多戰地,野闊絕春耕。
骨肉知存否,林園近郡城。
阮肇迷仙處,禪門接紫霞。
不知尋鶴路,幾里入桃花。
晚樹陰搖蘚,春潭影弄砂。
何當見招我,乞與片生涯。
穿鑿堪傷骨,風騷久痛心。永言無絕唱,忽此惠希音。楊柳江湖晚,芙蓉島嶼深。何因會仙手,臨水一披襟。
詩在混茫前,難搜到極玄。有時還積思,度歲未終篇。片月雙松際,高樓闊水邊。前賢多此得,風味若為傳。
故園雖不遠,那免愴行思。
莽蒼平湖路,霏微過雪時。
全無山阻隔,或有客相隨。
得見交親后,春風動柳絲。
了然知是夢,既覺更何求。
死入孤峰去,灰飛一燼休。
云無空碧在,天靜月華流。
免有諸徒弟,時來吊石頭。
日日加衰病,心心趣寂寥。
殘陽起閑望,萬木聳寒條。
楚寺新為客,吳江舊看潮。
此懷何以寄,風雨暮蕭蕭。
龍沙為別日,廬阜得書年。
不見來香社,相思繞白蓮。
江僧歸海寺,楚路接吳煙。
老病何堪說,扶羸寄此篇。
萬事皆可了,有詩門最深。
古人難得志,吾子苦留心。
野疊涼云朵,苔重怪木陰。
他年立名字,笑我老雙林。
何處同嵇懶,吾徒道異諸。
本無文字學,何有往來書。
岳寺逍遙夢,侯門勉強居。
相知在玄契,莫訝八行疏。
又向夔城去,知難動旅魂。
自非亡國客,何慮斷腸猿。
滟滪分高仞,瞿塘露淺痕。
明年期此約,平穩到荊門。
詩家為政別,清苦日聞新。
亂后無荒地,歸來盡遠人。
寬容民賦稅,憔悴吏精神。
何必河陽縣,空傳桃李春。
敢謂神仙手,多懷老比丘。
編聯來鹿野,酬唱在龍樓。
洛浦精靈懾,邙山鬼魅愁。
二南風雅道,從此化東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