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御春明樓臨右相園亭賦樂賢詩應制
復道通長樂,青門臨上路。
遙聞鳳吹喧,暗識龍輿度。
褰旒明四目,伏檻紆三顧。
小苑接侯家,飛甍映宮樹。
商山原上碧,浐水林端素。
銀漢下天章,瓊筵承湛露。
將非富人寵,信以平戎故。
從來簡帝心,詎得回天步。
復道通長樂,青門臨上路。
遙聞鳳吹喧,暗識龍輿度。
褰旒明四目,伏檻紆三顧。
小苑接侯家,飛甍映宮樹。
商山原上碧,浐水林端素。
銀漢下天章,瓊筵承湛露。
將非富人寵,信以平戎故。
從來簡帝心,詎得回天步。
復道連通著長樂宮,青門面臨著大路。遠遠聽到鳳簫吹奏聲喧鬧,暗暗知曉皇帝車駕經過。皇帝揭開冕旒明察四方,憑欄俯身多次顧盼。小苑連接著侯家府邸,飛聳的屋脊映襯著宮中樹木。商山原野一片碧綠,浐水在樹林盡頭泛著白光。天上降下皇帝的詩文,盛宴承接皇帝恩澤。這并非是對富人的恩寵,確實是因為平定戰亂的緣故。向來能讓皇帝心意簡選,怎能讓皇帝改變行程。
復道:樓閣間架空的通道。長樂:即長樂宮。
青門:漢長安城東南門。
鳳吹:指笙簫等樂器吹奏聲。龍輿:皇帝的車駕。
褰旒(qiān liú):揭開冕旒,旒是帝王冕冠前后懸垂的玉串。四目:傳說舜明察四方。
伏檻:憑欄。紆(yū)三顧:多次顧盼。
飛甍(méng):飛聳的屋脊。
商山:在今陜西商縣東南。浐(chǎn)水:水名,在今陜西。
銀漢:銀河,這里指皇帝的詩文。天章:指皇帝的文章。
湛露:濃重的露水,比喻皇帝恩澤。
簡帝心:讓皇帝心意簡選。詎(jù):怎。
此詩為應制詩,是詩人奉皇帝之命而作。可能創作于皇帝臨幸右相園亭,舉行宴樂活動之時。當時國家處于相對穩定時期,皇帝通過此類活動展現對功臣的恩寵,以鞏固統治。
這首應制詩主旨是歌頌皇帝和右相。突出特點是語言華麗、對仗工整,符合應制詩規范。在文學史上,應制詩反映當時宮廷文化和政治氛圍,有一定歷史價值。
赤闌橋外有東風,舞態委蛇學不工。公子等閒來系馬,梢頭斜插酒旗紅。
萬樹千株汴水隈,春風青眼為誰開。錦帆曾拂中間過,只到楊州竟不回。
百花洲畔覆青坡,第六橋頭蘸碧波。鳳管龍笙春寂寂,綠陰終日伴漁歌。
曉風細細雨斜斜,
僝僽書生屋角花。
想見水南僧寺里,
一株落盡病山茶。
匹馬到炎荒,逢君鬢已蒼。邑人傳左語,官樹隱殊鄉。感舊看長劍,緘情憶縹囊。明朝愁又別,天海共茫茫。
握手京華道,相看又幾年。宦情從淡泊,鄉思共依然。滄海浮空遠,孤城落日邊。斗槎如可借,同覓閬壺仙。
湖濱文字飲
一別五年馀
未死須重見
將詩屢當書
事元無可說
意自不能疏
近日知來信
頑軀百病除
解組離亭送夕暉
哲人秋思趁鱸肥
好憑歲月邀猿鶴
莫向行藏認是非
鄂渚春云還浩蕩
吳江晚樹尚依微
充充世界忙忙里
煙艇聞君此日歸
欺人鼠輩爭出頭,夜行如市晝不休。
渴時欲竭滿河飲,饑后共覓太倉偷。
有時憑社竊所貴,亦為忌器不忍投。
某氏終貽子神禍,祐甫恨不貓職修。
受畜于人要除害,祭有八蠟禮頗優。
近憐銜蟬在我側,何故肉食無遠謀。
眈眈雄相猛于虎,不肯捕捉分人憂。
縱令同乳不同氣,一旦反目恩為讎。
君不見唐家拔宅雞犬上升去,彼鼠獨墮天不收。
月滿不踰望,日中為之傾。
天地尚乃爾,萬物能久盈。
明德忌曄曄,高才貴冥冥。
忽解扁舟去,懷哉張季鷹。
褪花新綠漸團枝,撲人風絮飛。
秋千未拆水平堤,落紅成地衣。
游蝶困,乳鶯啼,怨春春怎知。
日長早被酒禁持,那堪更別離。
十年一夢鬢垂絲,禪榻茶煙事最宜。正是空江明月夜,相逢尊酒落花時。
傷心暮雨還朝雨,瞥眼桃枝更柳枝。身似荷珠原不著,從今學道未嫌遲。
旱魃爭攘袂
群龍僅守龕
云峰疑燎火
天色轉澄藍
甘露元同注
叢林莫遍參
新來焦渴甚
無夢到沉酣
樂哉估客樂,黃金作銅使。大艑乘長風,峨岢發揚子。
樂哉估客樂,魚蝦賤如泥。愁殺閨中婦,玉箸鎮長啼。
陵寢古鳴條,
平岡入望遙。
殿庭二女侍,
冠佩五臣朝。
府事開神禹,
文思協帝堯。
饗堂合樂處,
仿佛奏簫韶。
鎮日閑行鎮日思,吾生誰遣著斯時。千般作想古皆有,一味逃名我自癡。世界總歸強食弱,群生無奈渴兼饑。茫然欲挽羲和問,旋轉何年是了期。
大地山河忽見前,古平今說是渾圓。周流不過三閱月,歷史都來一萬年。逼側難逃人滿患,炎涼只為歲差偏。從來有盡皆彈指,不向殑伽嘆逝川。
世間皆氣古常云,汽電今看共策勛。誰信百年窮物理,翻成浩劫到人群。春秋累戰原無義,諸夏遺民再有君。自是尋常興廢理,不成天欲喪斯文。
文君真知音,私奔司馬氏。
阮籍真好色,鄰家慟處子。
惟此真之中,邪正亦倍蓰。
然寧側其冠,不必納其履。
刑罰可失出,褒貶腌逼里。
歷觀史傳中,競艷每書此。
一時愛其才,春秋紊大旨。
且令炫才者,越禮有所指。
風俗自茲靡,責歸作俑始。
山房更近仙翁井,
汲水僧歸秋夜永。
石上行吟萬境空,
白猿叫在青松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