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濟亭夫子壽言 其一
天妃此日降仙家,
又見先生福履加。
論齒初扶靈壽杖,
稱觴恰趁吉祥花。
郎君綵服圍朱履,
弟子笙歌擁絳紗。
最愛春光三月好,
滿門桃李爛明霞。
天妃此日降仙家,
又見先生福履加。
論齒初扶靈壽杖,
稱觴恰趁吉祥花。
郎君綵服圍朱履,
弟子笙歌擁絳紗。
最愛春光三月好,
滿門桃李爛明霞。
今日如天妃降臨仙家一般,又見先生福澤增添。論年齡剛需扶靈壽木杖,舉杯祝壽恰逢吉祥花開。郎君穿著彩服圍繞在您身邊,弟子們奏樂簇擁著紅色紗帳。最愛的是三月春光美好,滿門弟子如桃李般明艷似霞。
天妃:傳說中的仙女,此處用于稱頌受壽者如仙人降臨。
福履:福澤,福氣。
靈壽杖:用靈壽木制成的手杖,象征長壽,古代老者所用。
稱觴:舉杯祝酒,指祝壽。
吉祥花:應時開放的吉祥花卉,寓意喜慶。
綵服:彩衣,子女為父母祝壽時所穿的服飾。
朱履:紅色鞋子,此處代指受壽的尊者。
絳紗:紅色紗帳,此處形容弟子簇擁的熱鬧場景。
滿門桃李:比喻弟子眾多,如桃樹李樹般茂盛。
此詩為董濟亭夫子壽辰所作,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為其友人或弟子在春日為慶賀其壽辰而作,通過描繪壽宴場景及滿門弟子的盛況,表達對其福壽與教育成就的贊美。
全詩圍繞祝壽主題,從仙降福至、壽辰場景、子女繞膝、弟子簇擁、春光桃李等角度展開,突出董夫子福壽雙全、家庭美滿、教育有成的形象,語言喜慶工整,是典型的祝壽詩佳作。
秋水凝細縠,秋月明雙杵。江南雁欲歸,來向簾前語。
繁華何日歇,車馬苦高肥。闕迥星辰遠,天微燕雀稀。犀簪胡賈帽,貂錦美人衣。舊路明朝過,朱門主已非。
千年秦塞音塵息。勝友聯鑣弦管急。風流誰似庾安西,伉爽盡歸楊管北。不須大眼仍多力。受命兼工端木億。銅琵微帶潤州腔,鐵畫略參張四筆。冬來何事消閑好。打馬博鵝兼射鳥??蓱z諸事概輸他,馎饦剩容同一飽。勞君仆仆陳倉道。迎得碧雞天定保。歸來一笑把銅錘,還唱揚州新揭調。
一夜天花滿世間,群峰失卻翠云鬟。何由騎得仙家鶴,看遍東南萬玉山。
枇杷著花當仲冬,紫薇郎在紫薇峰。一尊明月南湖棹,兩峽清霜六寺鐘。茶具入林還傍竹,經臺坐石更看松。此時何限登臨興,滿抱風流屬賀公。
竹樹陰陰覆化城,白蓮池水照人清。明朝又向紅塵去,辜負垂楊百囀鶯。
我生在都會,幾曾見青山?髫齔事經籍,侵侵及壯年。天地如回水,浮沉莫測淵。偶然登高地,中有一方田。歲時三得酒,沉醉長林間。海外歸奇士,恢弘眾人前。云有藐姑射,綽約隔輕煙。相邀九華帳,攜手浮云顛。何為親農事,日日不得閒。殘篇束高閣,將心法自然。
小舟依渡不施橈,正似閒人遠世囂。滿徑綠陰初睡起,坐臨流水看春潮。
皇皇六合間,不朽惟此理。至人妙氣機,乃見混沌始。春風七十年,鶴發映兒齒。誰知玉雪胸,千載矢天只。
先圣有明訓,見諸庶人章。少小誦習之,白首不敢忘。高子躬孝弟,養親在高堂。蕭公三大字,岌岌端且莊。對之銘座右,凜然肅冠裳。謹身用始節,節用乃無荒。斯言非虛語,旨遠味自長。守此期勿失,善積有馀慶。
柳絲輕亸趁東風,桃李花開白映紅。燕子不來寒食近,鞦韆庭院雨濛濛。
衡陽坐嘆無來雁,有客偏傳雁字詩。黃菊東籬誰共醉?碧云南國重相思。關山千里書歸后,梁月三更夢破時。欲寄幽蘭臨楚水,湘靈瑤瑟不勝悲。
三殿飛云禁鑰開,風從天上送春來。諸藩玉帛朝元日,齊獻南山萬壽杯。
才名誰更得如君,袖里玄經敵子云。垂老一官仍佐邑,怒蹄千里自空群。家傳杜母南陽譜,人擬藍田韓愈文。七十日龍風雨后,應知岐海凈埃氛。
遙瞻北斗拜楓宸,十載鑾坡早乞身。蓂莢紀元頒歷早,椒盤宜壽頌年新。嵩呼最憶鹓班地,鎬宴曾隨鶴禁人。獨向天涯吹玉律,羅浮山下萬花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