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石崇詩 其四
浮蓱依水,寄生附林。
托根清流,委積重陰。
愿樹之茂,樂川之深。
太陽移宿,葵藿傾心。
至誠茍著,雖微難禁。
況與夫子,利齊斷金。
敢敷中懷,貢之所欽。
浮蓱依水,寄生附林。
托根清流,委積重陰。
愿樹之茂,樂川之深。
太陽移宿,葵藿傾心。
至誠茍著,雖微難禁。
況與夫子,利齊斷金。
敢敷中懷,貢之所欽。
浮萍依傍著流水生長,寄生草攀附在樹林之上。扎根于清澈的水流,聚集在濃密的樹蔭下。祝愿樹木枝繁葉茂,欣喜于河川的幽深。太陽運行移轉星宿,葵藿始終傾慕陽光。真誠若能顯現,即使微小也難以抑制。何況與您這樣的君子,同心協力如利刃斷金。我斗膽傾訴衷腸,獻上心中的欽佩。
浮蓱(píng):即浮萍,浮生水面的草本植物。
寄生:寄生草,依附他物生長的植物。
托根:扎根。
委積:聚集。重陰:濃密的樹蔭。
太陽移宿:太陽運行到不同星宿,喻時勢變化。
葵藿(huò):葵(向日葵)與藿(豆葉),均有向陽性,喻心向對方。
斷金:典出《周易·系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比喻同心協力的力量。
敷(fū)中懷:表達內心的情懷。
貢之所欽:獻上心中的欽佩。
此詩為西晉時期文人贈答之作。石崇為當時權貴、富豪,才名顯著,作者或為其友人,通過此詩表達傾慕與愿同心協力的意愿,反映西晉文人交游中重情誼、尚真誠的風氣。
全詩以自然物象為喻,從草木依附起興,以葵藿向陽、斷金之典深化情感,層層遞進表達對石崇的深厚情誼與同心之志,語言質樸而情感真摯,是西晉贈友詩的典型之作。
結駟何翩翩,落葉暗寒渚。
夢里春谷泉,愁中洞庭雨。
聊持剡山茗,以代宜城醑。
辭山偶世清,挾策忽西行。
帆過隨江疾,衣沾楚雪輕。
尚文須獻賦,重道莫論兵。
東觀今多事,應高白馬生。
證心何有夢,示說夢歸頻。
文字赍秦本,詩騷學楚人。
蘭開衣上色,柳向手中春。
別后須相見,浮云是我身。
登望思慮積,長亭樹連連。
悠揚下樓日,杳映傍帆煙。
入夜四郊靜,南湖月待船。
春風洞庭路,搖蕩暮天多。
衰疾見芳草,別離傷遠波。
詩名推首薦,賦甲擬前科。
數日聞天府,山衣制芰荷。
江寺名天竺,多居躡遠蹤。
春帆依柳浦,輕履上蓮峰。
禪子兼三隱,空書共一封。
因君達山信,應向白云逢。
佳游限衰疾,一笑向西風。
思見青門外,曾臨素浐東。
峰明云際寺,日出露寒宮。
行道禪長在,香塵不染空。
詔下酂侯幕,征賢寵上勛。
才當持漢典,道可致堯君。
藩牧今榮餞,詩流此盛文。
水從吳渚別,樹向楚門分。
宿寺期嘉月,看山識故云。
歸心復何奈,怊悵在江??。
夜夜憶故人,
長教山月待。
今宵故人至,
山月知何在。
白云關我不關他,
此物留君情最多。
情著春風生橘樹,
歸心不怕洞庭波。
漢家招秀士,峴上送君行。
萬里見秋色,兩河傷遠情。
王師出西鎬,虜寇避東平。
天府登名后,回看楚水清。
欲問采靈藥,如何學無生。
愛鶴頗似君,且非求仙情。
輕舸趣不已,東風吹綠蘋。
欲看梅市雪,知賞柳家春。
別意傾吳醑,芳聲動越人。
山陰三月會,內史得嘉賓。
海上仙山屬使君,
石橋琪樹古來聞。
他時畫出白團扇,
乞取天臺一片云。
喜見幽人會,初開野客茶。
日成東井葉,露采北山芽。
文火香偏勝,寒泉味轉嘉。
投鐺涌作沫,著碗聚生花。
稍與禪經近,聊將睡網賒。
知君在天目,此意日無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