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云庵次孫太山韻
千峰萬峰嵐氣飛,
松陰曲徑開禪扉。
虛室小坐群動息,
空山無人俗事稀。
清泉出渠忽自響,
野鳥狎客如相依。
眼前幽意收不盡,
斜日看云徐步歸。
千峰萬峰嵐氣飛,
松陰曲徑開禪扉。
虛室小坐群動息,
空山無人俗事稀。
清泉出渠忽自響,
野鳥狎客如相依。
眼前幽意收不盡,
斜日看云徐步歸。
千萬座山峰間,山間的霧氣輕盈飄動;松蔭覆蓋的彎曲小徑,通向禪院的門扉。在空寂的禪房小坐,世間的喧囂都悄然停息;空曠的山林無人,世俗的雜事也變得稀少。清冽的泉水從渠道流出,忽然發出叮咚的聲響;野鳥親近客人,仿佛與我相互依傍。眼前清幽的意趣收攬不盡,在夕陽下看云,我緩緩漫步而歸。
嵐氣:山間的霧氣。
禪扉:佛寺的門。
虛室:空寂的房間,此處指禪房。
群動息:各種聲響、擾動都靜止。
狎客:親近客人。狎,親近、熟悉。
幽意:清幽的意趣。
徐步:緩慢行走。
此詩為‘次韻’(依和詩)之作,當是詩人與孫太山同游歸云庵時,因景生情而作。歸云庵為禪院,環境清幽,詩人在此暫離世俗紛擾,借詩抒發對自然與禪意生活的向往。
全詩以歸云庵為中心,描繪山林禪院的清幽之景,通過‘嵐氣飛’‘清泉響’‘野鳥依’等細節,展現自然生機與禪意之靜,主旨在于表達遠離塵俗、親近自然的閑適心境,語言質樸,意境幽遠。
丹鳳城頭風漸清,黑龍潭畔日將傾。
才聞祈澤傳天詔,便起挑鐙聽雨聲。
清曉農歌應旖旎,東南軍令可分明。
關心衣帶黃河水,好為淮流洗甲兵。
黃庭有真詣,魂升魄入淵。知機動以食,還反道自然。嘗聞鍊色石,可用補蒼天。時哉復時哉,寧教悔在前。
野鶴入雞群,猿豈王孫輩。之人定忘物,未足言身世。丹山兩鳳皇,為誰來噦噦。靈龜發與肣,可以卜隆殺。
明珠以彈雀,得雀亦亡珠。飏鶩以當鷹,夫豈獵之徒。黃金有定價,韞櫝盍藏諸。薰風扇馀涼,吾方愛吾廬。
懶命雞棲駕,分安龍具寒。
枕肱朝日美,擁鼻北風酸。
偽異公孫被,甘同陋巷簞。
啼號從強聒,憂樂聽旁觀。
淵明最愛菊,三徑也栽松。何人收拾,千載風味此山中。
手把離騷讀遍,自掃落英餐罷,杖屨曉霜濃。皎皎太獨立,更插萬芙蓉。
水潺湲,云澒洞,石巃嵷。素琴濁酒喚客,端有古人風。
卻怪青山能巧,政爾橫看成嶺,轉面已成峰。詩句得活法,日月有新工。
張旃西去出榆關,
蜀錦吳羅市馬還。
家有令公新納節,
白頭應問賀蘭山。
宜男照耀后庭春,笑雜蘭芽插鬢唇。良夜繡帷傳吉夢,雙雙抱送玉麒麟。
北堂靈草忘憂種,南省尚書積慶家。欲頌螽斯歌子姓,試開紈扇數叢葩。
撒荔傳柑事已陳。鳳城西畔易黃昏。
新然燭蠟都成淚,舊放燈鰲漸退身。
斟濁酒,閉閑門。今年月更淡于人。
良宵任罷金吾禁,不遣蛾兒鬧夜塵。
曲徑通幽草不刪,風枝替客叩柴關。
詩非本色難成佛,客有閒情總愛山。
小醉未嫌村酒濁,朗吟聊趁瓦鐙閒。
伊蒲饌且加餐飯,聽遍殘鐘莫便還。
晚鶯喚、道留春住。沒個商量,許多飛絮。幾日輕寒,淡煙遮斷隔江路。對花無語,怨昨夜、瀟瀟雨。
綠草滿汀洲,料此際、春歸難阻。
何處。有餳簫宛轉,過盡綠楊門戶。閑行小立,甚春恨、上儂眉嫵。
盡它去、于我何干,便來也、關誰情緒。只一度春歸,空費殘紅無數。
芙蓉露冷飄香玉,風襲湘簾弄紅燭。銀屏圍護佩珰聲,翡翠樓中人獨宿。
銅壺水澀秋點長,窺窗缺月侵象床。起拈金剪指生雪,素羅無光紈段香。
床前欲寫相思意,呵凍冰毫不成字。梅花消息幾時來,翠鳥無聲蝴蝶死。
蘭薰不溫眠未能,錦衾疊擁鴛鴦綾。曉鴉啼醒少年夢,枕前淚積珊瑚冰。
江左山陰道路賒,一尊邂逅聚天涯。
最憐滿座思歸客,翻送愁人遠去家。
細雨深孤新菡萏,離筵慚對野榴花。
欲知別后相思處,班馬嘶風落日斜。
親見揚雄自不驚,吾人要使后人評。
白圭未可輕三復,小草須防得二名。
太華聳天如劍立,黃河蹙野似軍行。
棲遲自憶衡門后,可是登樓不稱情。
未摘霜前實,先看雨后花。
名應出西海,顏豈論東家。
蠟蒂團赪玉,文英簇絳綃。
秋來結佳果,珍味不須調。
娑羅散影自蘢蔥,水月相涵妙諦通。
世界冰壺歸眼底,禪機明鏡在胸中。
八功德本無泥滓,七寶裝寧待斫礱。
好與老僧同領略,澄潭證取萬緣空。
古戰場,沙與蟲。今戰場,羆與熊。
天戈西揮日不東,昨日將軍今上公。
美人載歸千艨艟,豈無夫家皆鬼雄。
烏鳶狐貍飽不盡,髑髏磨苔生青銅。
嗚呼今戰場,猶照古時月。
嗚呼古戰場,不染今人血。
古人戰場重邊功,今人戰場中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