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東軒偶成五首 其五
澗蒲上九節,不受塵土姿。
清泉自澡潔,白石相因依。
種蕉水中央,佳處略似之。
誰能后彫賞,惟有歲寒知。
澗蒲上九節,不受塵土姿。
清泉自澡潔,白石相因依。
種蕉水中央,佳處略似之。
誰能后彫賞,惟有歲寒知。
山澗中的菖蒲生有九節,不沾染一絲塵土的俗態。清冽泉水自然洗去塵埃,與潔白的石頭相互依傍。在水池中央栽種芭蕉,那佳妙之處與菖蒲相似。誰能欣賞這經冬不凋的品格?只有經歷寒冬才會真正明了。
澗蒲:山澗中的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古人認為九節菖蒲是上品,象征高潔。
澡潔:清洗潔凈。澡,洗。
因依:依靠,相伴。
后彫:同“后凋”,指耐寒不凋。《論語·子罕》有“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歲寒:原指一年中的寒冷季節,此處比喻艱難環境或時間考驗。
此詩為盛夏于東軒閑居時偶得。詩人通過觀察山澗草木、清泉白石等自然景物,觸發對品格修養的思考,借物抒懷,反映其在閑適生活中對精神境界的追求。
詩以自然景物為喻,通過澗蒲、清泉等意象,傳遞出不與世俗同流、堅守高潔的情懷,語言質樸而意境深遠,體現了文人對自然之美與精神品格的雙重觀照。
江堤楊柳碧毿毿,閑訪名園郡郭南。
垅麥生齊知雨足,海棠開遍覺春酣。
門前幽徑通芳蕙,竹里虛亭對遠嵐。
風物有情應笑我,不攜歌酒只清談。
春風到宛陵,太守遇康樂。隱幾坐高齋,清風媚林壑。語我諸峰巒,道人古棲托。幽潛遠江漢,秀聳類衡霍。
一日贐我游,大府輟高幕。命車載酒醪,行人飭巾櫜。藍輿渡前溪,野飯即高閣。笑著烏紗巾,行背青山郭。
嵇呂重契舊,皮陸索酬酢。幽花弄紫翠,鳴琴唱宮角。靈氣浮融融,蒸風紛漠漠。晚宿黃渡館,泉聲自伊洛。
溪童學流觴,盤花遞清酌。歸火破昏街,擁衾聞夜柝。詰朝振衣坐,繅車厭啼??。東壁有舊詩,三賢據安作。
筆跡既訛謬,塵版復皴皵。伊人已黃泉,來者誰丹雘。徐徐到山門,青蒼洗昏膜。兩山擘大道,造化自櫜籥。
綠蔕凌空飛,江云半天落。二巖與四洞,靈仙舊淹泊。丹安今不歸,雙門失扃鑰。云髓凝為乳,石柱垂如鐸。
峭壁斷行路,薜蘿陰附著。秉燭尋龍潭,昏冥認頭角。欲窺心已驚,暫進足還卻。不探驪珠淵,安得長生藥。
又上齊云亭,諸山露崖崿。或涌如波濤,或沸如鼎鑊。幡幢或飛動,塔廟或纓絡。盛如明堂朝,衣冠勢紛錯。
尊者不避卑,強者不凌凌弱。嚴如武庫兵,雪霜飾鋒鍔。柔順就赦宥,剛頑即侵掠。或齊如季孟,或比如媒妁。
連如魚綴鉤,猛如獸相搏。橫如斗東西,勇如龍潛躍。欲盡聽眺心,疲羸厭芒??。野僧又語我,文脊倚寥廓。
我思鹿裘人,不憚路磽確。左瞻右已迷,前登后皆邈。攀高猿臂引,入險腰??縛。辛勤到深幽,祠宮冷蕭索。
金丹已無傳,石室儼如昨。咨嗟兩臺高,日月互盤礴。石豹鳴陰崖,鷹龜露金殼。天河瀉云潭,千丈不見濁。
眾指佛子堂,神靈重然諾。我坐謝公亭,歸舟阻溪涸。??蕭陰禱祈,暮雨過山腳。善濟雖未通,神變已可愕。
蠢蠢塵中人,回首重慚怍。屈曲歸杜遷,復結三天約。傍楫清溪行,萬象皆洗濯。石苔散青絲,玉筍解新籜。
路回灘流淙,灑面散雨雹。魚禽遂天性,浮沉隨飲啄。行行明鏡中,兩岸翠如幄。停橈到妙顯,洞府誰開拓。
我知巨靈斧,神妙止削。狻猊儼守衛,瓊瑤出追琢。幽蘭香自知,褊茗甘可嚼。老木臥深塢,不肯就工度。
蒼石通元精,溫潤抱天璞。古有智琰師,逍遙寄冥寞。四獸雖吾降,一性奚所惡。天子賜詔勤,香象與醍酪。
徘徊想遺風,愚迷仰真覺。又疑無為人,其來非力學。洞門有磨崖,唐賢盛鐫鑿。姓名今尚存,苔蘚已斑駁。
游者來無窮,居者日益數。人事竟糠秕,塵緣易糟粕。唯有稽亭峰,巍峨不銷鑠。仁智樂山水,小大等拳勺。
養心即自然,玩物乃浮薄。我今還海涯,身不掛繒繳。世無丹青人,為我一圖貌。試作山中吟,高情寄鸞鶴。
鑿石開蹊峻,登崖置閣危。
笑談空谷應,步武白云隨。
眾壑如翻浪,鄰州若布棋。
何當遂棲隱,身世兩相遺。
飽食復閑眠,風清雨霽天。
葉深時墜果,岸曲乍藏蓮。
波面秋光浄,林梢夕照鮮。
東家近亦富,滿地布苔錢。
洞庭水落洲渚出,疊翠疏峰遠湮沒。
重樓百尺壓高城,畫棟沉沉倚天闕。
湖光上下天水融,中以日月分西東。
氣凌云夢吞八九,欲與溟渤爭雌雄。
澄瀾無風雨新霽,一日萬頃磨新銅。
琉璃夜影貯星漢,騎鯨已在銀潢中。
湘妃帝子昔何許,但有林壑青浮空。
蒼梧云深不可見,遺恨千古嗟何窮。
須臾暝晦忽異色,風怒濤翻際天黑。
乘陵瀨壑走魑魅,停滀百怪誰能測。
也許看舟子玩行險,更欲飛帆借風力。
安得晴云萬里開,依依寒光浸虛碧。
神仙誰道杳難窮,老俗相傳住此宮。
山裂舊分三島洞,羽飛曾馭九天風。
玉為雙闕無塵到,云作丹梯有路通。
誰問稚川何處在,儼然金灶列壺中。
遠山近山各奇狀,流水止水皆清曠。
煙云到處固難忘,筆墨傳之尤可尚。
古人銘枕戒思邪,高士看屏助幽況。
左有琴書右酒尊,怠偃勤興時一望。
呷著聲聞酒便狂,它州浪走不歸鄉。
誰曾縛汝安用解,彼自無創勿誤傷。
探月拾針傳妄語,安居暇食賴先王。
但令時世如三代,達磨從他面向墻。
望遠云凝岫,粧余黛散鈿。
縹囊承曉露,翠蓋拂秋煙。
響慕非葵比,雕零在槿先。
才供少頃玩,空廢日高眠。
作灶長如丘,取土深于塹。
踏輪飛為模,覆灰色乃紺。
力疲手足病,欲憩不敢暫。
發窰火以堅,百裁一二占。
里中售高賈,斗合漸收斂。
持歸示北人,難得曾罔念。
賤用或棄樸,爭乞寧有厭。
鄙事圣猶能,今予乃親覘。
洞庭白波如雪山,九月顛風了作寒。
乾坤蕩沃漫無際,岳陽樓中方好看。
居人習慣占天色,短艇高檣絕行跡。
一點君山乍有無,魚龍作壞三閭宅。
樓上觀湖壯思生,巴陵酒熟香出瓶。
傾壺快飲為君盡,醉殺謫仙詩始成。
二年持節臨荊部,扁舟此地常來去。
今日憑高覺膽驚,歸歟莫與風濤過。
使君仁智心,濟以忠義膽。嬰兒手自撫,猛虎須可攬。
出牧為龔黃,廷議乃陵黯。萬鍾何所加,甔石何所減。
用此始優游,當官免阿諂。向時守高密,民安吏手斂。
乘閑為小臺,節物得周覽。容膝常有余,縱目皆不掩。
山川遠布張,花卉近綴點。筵賓殽核旅,燕居兵衛儼。
比之在陋巷,為樂亦何歉。可笑夸者愚,中天猶慘慘。
賜對中楹喜暫留,駐旌聊復到蓬丘。
朋游少別三周歲,尊酒相逢半白頭。
頻拜恩光龍鑄節,屢宣風力隼橫秋。
二邦已見澄清效,更盡寬平緩主憂。
菽藿一簞樂,蒿萊三畝寛。
蒲輪不能起,甕牖有余安。
高節去圭角,久要敦歲寒。
今朝郊外客,誰免涕汍瀾。
積慶承前烈,呈才會圣時。
踐楊朝有籍,治行吏為師。
僚友皆親譽,黎民每去思。
惜哉違世早,志業未全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