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行山中即目
曉從南冢去,山色尚模糊;
草露行來濕,蠻煙到處無。
泉聲隨澗轉,鳥語隔林呼;
遙望前峰上,朝陽紅一隅。
曉從南冢去,山色尚模糊;
草露行來濕,蠻煙到處無。
泉聲隨澗轉,鳥語隔林呼;
遙望前峰上,朝陽紅一隅。
清晨從南邊的墳墓出發,山色還顯得朦朧不清;草葉上的露水沾濕了行人的衣衫,山間的霧氣已消散不見。泉水聲隨著山澗蜿蜒流轉,鳥兒的鳴叫聲隔著樹林傳來;遠遠望去前面的山峰上,朝陽將一角染成了紅色。
南冢:南邊的墳墓。冢,墳墓。
蠻煙:指南方山林中的霧氣,這里泛指山間晨霧。
隅(yú):角落,此處指山峰的一角。
此詩應為詩人清晨出行途中即興所作,通過對山中即時景色的捕捉,展現了自然之趣。具體創作背景無明確史料記載,推測為詩人對日常行旅中美好瞬間的藝術記錄。
全詩以‘曉行’為線索,描繪山間從朦朧到明麗的晨景變化,通過細膩觀察與生動描寫,展現自然之美,語言清新明快,情感質樸真摯,是一首典型的山水即景小詩。
雪崖來覓雪坡詩,崖險坡平雪總宜。
每羨僧房聞竹折,終強俗客聽窗知。
巖收泉竇無聲溜,石壓梅花側出枝。
到了紅爐融一片,須還門外尺深時。
國士今為鬼,有棺空斷腸。
綠衣長至節,丹旐短松岡。
父乃哭其子,天乎殲此良。
傷情臯某復,挽些謾巫陽。
短棹泊新城,江寬風易生。
帆隨潮共上,煙接岸俱平。
冷蕊江南信,孤鴻塞北聲。
詩成休朗誦,怕有老龍驚。
煙林望帝聲思歸,風枝齊后音凄悲。
如何入水化為鳥,猶訴姑惡無停時。
純孝通神泉鯉躍,冤氣感天霜為虐。
蠐螬有味安得珍,婦自不賢姑不惡。
天闊五云開彩陰,王孫萬里驊騮骎。
風煙泱漭年華老,云樹凄迷別思深。
此日江城樽酒話,當年故國棟梁心。
夜闌秉燭匆匆劇,頼有梅花生短吟。
問宿山村里,人煙斷復連。
高峰明落日,危石響幽泉。
世事雙眉上,年華兩鬢邊。
滄洲森萬玉,飛夢月娟娟。
壇荒杜陵后,何以續詩名。
千里江山秀,一襟風露清。
淡中無淺短,豪處有和平。
細讀松間集,如聞雅奏聲。
一笑起推篷,煙云望眼中。
??鳴無調樂,帆飽有情風。
山近水偏綠,鵑啼花正紅。
前途足奇觀,行色莫怱怱。
結屋須教坐對山,把茅才此有三間。
澆花抱甕調停懶,洗硯裁牋準備閑。
未問丹砂能蛻骨,久知綠酒可酡顏。
江湖浪跡成何事,抖擻歸囊句不慳。
雪擁尚秦嶺,天盡為潮陽。
吾馬不能前,吾骨凍不僵。
崒屼雪中峰,萬仞摩蒼蒼。
非馬度藍關,騎龍白云鄉。
章生畫中師,神秀蟠心胸。兒時學山水,近復能魚龍。
拂素欲畫時,默吮南山松。斯須景與物,以次生筆鋒。
畫出巧安排,咫尺千萬重。陰晴弄明晦,近遠分淡濃。
雪月清瘦嶼,煙雨朦朧峰。有時作江湖,萬派俱朝宗。
云濤洶澎湃,雪屋驚奔沖。風平坦如掌,皺縠浮溶溶。
因水魚更巧,回翻態從容。翻荷猛跳珠,聚藻相??喁。
中有化龍鯉,靜伺機便逢。天門露頭角,滃滃祥云從。
看君此四畫,眾史特奴傭。當知各有意,不特夸纖秾。
丈夫抱膝時,清樂山水供。觀魚或濠上,笑倚臨流筇。
一朝蛻鱗鬣,屣脫塵泥蹤。甘霖澤四海,霓望慰九農。
近聞沅水路,今亦是風寒。
忠信如先教,邊陲盡易安。
勿云師可去,甘與國辭難。
文武能兼盡,功名更好看。
金臺去棹倚云開,和餞諸詩已罄懷。
行計竟為尊魯出,櫓聲相逐過江來。
定逢歸旆榮桑里,豈料危機伏茗杯。
愿梓新吟留宇宙,也勝蘇武得生回。
廬山移到龍溪東,兩壁生云無數峰。
夢與文淵三峽水,共參金露九秋風。
萬山恍對凝塵榻,五老仝攜入室筇。
更問濂溪風共月,又移窗下到腦中。
不學韓公咎斗牛,此心無愧許沙鷗。
陰晴明日自難料,得失頻年已熟籌。
癡計空為千載慮,虛名翻誤一生憂。
閑中菘韭皆真味,絕勝羊腔進膳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