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七十六首 其四十二
才擬恁么,便不恁么。
成現生涯,陳年滯貨。
雪峰輥出三個毬,?著嵩山破灶墮。
才擬恁么,便不恁么。
成現生涯,陳年滯貨。
雪峰輥出三個毬,?著嵩山破灶墮。
剛想要這樣,就不是這樣了。現成的生活狀態,如同陳年積壓的舊物。雪峰禪師滾出三個球,正擊中嵩山破灶墮和尚的機鋒。
恁么:這樣,如此,禪宗常用口語。
成現生涯:指未加修行、現成的日常狀態。
陳年滯貨:陳舊積壓的貨物,比喻過時無新意的認知或執著。
雪峰:指唐代禪宗高僧雪峰義存(822-908),曹洞宗重要祖師,以機鋒峻烈著稱。
輥出三個毬:雪峰義存曾以“輥球”作喻,暗示佛法如球滾動,靈活無定,不可執著。
嵩山破灶墮:指唐代破灶墮和尚,曾于嵩山破除村民對灶神的迷信,示現“法無定相”之理。
此偈為宋代禪宗語錄體系中的作品,反映禪宗“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核心理念。創作背景與禪宗興盛期(唐宋)的機鋒教學傳統相關,旨在通過簡潔語言破除學人的執著,引導當下體悟佛性。
偈頌以否定性語言與禪宗公案,強調佛法不可執著于固定形式,需超越言語概念直契本心。語言機鋒峻烈,體現禪宗“離相無住”的修行特色,是禪宗破除知見、倡導實修的典型文本。
賴有書遮眼,初無客就談。
身閑唯取醉,髪短僅勝簪。
學僻今何用,囊空寶不貪。
老師行駐錫,凖擬問前三。
澹澹故園月,暉暉垂屋星。
闌夕伴客語,已復過我庭。
誰為旋其樞,未覺顧兔靈。
要知本不動,莫作流轉驚。
掃月追涼清夜分,是間風露別乾坤。
山林畏佳地多籟,云漢昭回天不言。
平野極瞻南紀闊,稀星遙拱北辰尊。
時平萬里無兵革,靜愛雞鳴犬吠村。
往年君別去,上馬愁凜冽。今年見君面,揮汗驚執熱。
吾曹雪點髩,忽忽值晚節。云何會心侶,乃作如許別。
昨朝聞扣門,梳髪不暇結。開門問無恙,欲語聲屢咽。
君家嬌小女,可念真玉雪。朝嬉繞君傍,忽作泡幻滅。
念我溪堂老,誰能續此絕。嗟哉溪澗毛,瑣細不容擷。
相逢顏未開,苦語心已折。吾人要解事,視世一蟻垤。
共將煩惱緣,一付廣長舌。君歸數過我,不厭酒屢設。
人生浪自苦,豈不愧前喆。
少室拾遺公,許身潁與箕。
韓侯為作牙,俯交軒冕兒。
獻策蕩淮寇,犯顏立丹墀。
未免誘松桂,應遭北山移。
一別睢陽后,風霜十五年。
勞生俱老矣,流涕獨潸然。
丹井秋來就,心燈夜半傳。
定應真不死,歸臥白云邊。
剩客苦填委,神交多乖離。
靜言數存沒,驚風邈難追。
水清石自見,山高鳥鳴悲。
一杯且相屬,何庸記吾誰。
蝶夢游揚臥碧紗,知君不賞玉釵斜。
夢回起坐有佳思,亂觸牙簽書五車。
黑蠅著眼君勿嗟,學道乃得青蓮華。
商略此言當過我,樵青竹里為煎茶。
君不見八百里夸王氏駁,常敇家童瑩蹄角。
綺襦紈袴競奢豪,臥席不安愁禍作。
何如傳寶墨牛圖,不飾青黃如素樸。
向來奇畫購千金,宜在蘭臺天椂閣。
兩牛方鬬未雌雄,或奔而從或小卻。
其余三四亦殊絕,或如虎臥鶴俛啄。
滕王蛺蝶東丹馬,嘉陵山水青田鶴。
如將優劣比人材,長文何必慚文若。
人言愛畫亦一癖,被野牛羊何用貎。
是家持論果非耶,煩君試為評其略。
法界惟心現,真風觸處涼。
具茨非有路,建德豈須糧。
地僻遠塵世,境幽聞妙香。
此山斯凈土,不必往西方。
一日逢王造,千年與客游。
云邊梅嶺出,坐上贛江流。
日落回飛鳥,煙深失釣舟。
蟬聲枯柳外,天地晚風秋。
風窗生晚聽,雨砌耀宵行。
斜柯橫吹度,緣堦細草生。
片月懸屋角,嬋娟有余情。
世味了無取,虛懷浩難盈。
曩時太傅公,日下欲無對。
富貴恐不免,大節在顯晦。
一朝出東山,勲業到鼎鼐。
眷言固窮士,難進思易退。
博士麟一角,曠世獨秀群。
胸中藏箕潁,筆端生風云。
平視楚倚相,陋矣知三墳。
佛界飽游衍,草木俱欣欣。
吏隱専一壑,才名橫九州。
袖手煙雨外,坐看江漢流。
斯人美無度,孤標可鎮浮。
窮居白日靜,蒼苔門巷周。
永懷不可見,臺笠向西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