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山行(節選)
疲馬臥長坂,
夕陽下通津。
山風吹空林,
颯颯如有人。
疲馬臥長坂,
夕陽下通津。
山風吹空林,
颯颯如有人。
疲憊的馬兒臥在長長的山坡上,夕陽正沿著交通要道緩緩落下。山風刮過空曠的樹林,颯颯作響,仿佛有人在其中。
疲馬:疲憊的馬。
長坂:長長的山坡。
通津:交通要道。
颯颯:風吹樹木發出的聲音。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可能是詩人在暮秋時節出行,旅途勞頓,看到眼前暮秋之景有感而發。當時或許詩人正處于人生的奔波中,內心有著漂泊的孤寂。
這首詩主旨是借暮秋山行之景抒發旅途疲憊與孤寂之情。其特點是景中含情,意境營造出色。在文學史上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和內心感受的細膩捕捉。
寺深幽寂寂,四月似秋天。
夜久聽山雨,晚來添石泉。
斷巖風嘯木,疏竹鳥棲煙。
鐘鼓林梢動,空堂已罷禪。
晨趨慈幄,佳氣鬰蔥。
受帝之祉,配天其崇。
璧華金精,禮敷樂充。
天子是若,懽聲融融。
迢遞人間入路遙,忽窺仙闕絕塵囂。
事尋奇異彼燕石,文載興崇是晉朝。
攻藝高樓無筆硯,養鵝靈沼識??蕘。
英雄雖逐年華謝,萬古真風冠碧霄。
壯志摩云一劍閑,欲屠石堡斬樓蘭。
功名努力車登坂,歲月驚心水下灘。
小小茆茨漁子舍,星星鬢髪腐儒冠。
高山流水無窮思,整頓瑤琴試一彈。
結廬江上棲,江云日為侶。
江山相掩映,清輝滿庭戶。
沙暝見歸禽,潮回聞去櫓。
落景一簾風,殘雪半江雨。
中餐啜露葵,午坐烹茶乳。
少室傳花旨,南華齊物語。
隠幾賾淵源,篆香隨玉麈。
愛此坐忘歸,東峰月華吐。
狼藉殘梅滿地香,游蜂終日趁晴忙。
芳堤細草鱗鱗綠,深院垂楊裊裊黃。
暖霧未消山失木,春風無力曉侵裳。
眼看景物關情甚,亟把詩吟送一觴。
已是悲秋客,那堪送遠人。
亂山殘照慘,落葉晚風頻。
去恨隨帆遠,回頭轉意親。
明朝相憶處,鱗雁達情真。
文物流彩,鑾輅靖陳。
龜瑞薦祉,坤儀效珍。
比皇之壽,翼帝以仁。
和氣致祥,與物為春。
步步溪山轉幾重,五云深處敞琳宮。
峰巒秀擁神仙至,門徑清無世俗風。
晝靜棋聲深院里,月明琴弄夜堂中。
丹成仙子無余事,祇待蟠桃信息通。
龍虎丹砂煉已成,方瞳綠發僊骨輕。
石床半醉海月冷,芝軒長嘯天風清。
時泛綠觥陪俠客,未騎赤鯉歸蓬瀛。
朝簪相訪惜回馭,屢奏瑤琴太古聲。
簷樂無風靜自鳴,開窗亦復使眸醒。
投林倦鳥低翻翼,觸紙癡蠅細有聲。
籬外半懸紅子落,墻間少見綠莎明。
陽生陰后春來近,準擬新詩為發萌。
細雨冥冥風頓凄,微沾沙路不成泥。
珠排簷網凝絲重,瓊積荷盤壓柄低。
青草岸頭三月暮,黃梅葉外一山迷。
小塘水滿魚過塹,隨浪流溝入古溪。
一夜蟠龍裂翠鱗,土花深護玉精神。
蒼寒滿樹黃昏月,碧老孤根太古春。
姑射香薰荷制好,逋仙青入草衣新。
料應不為天風冷,自恐冰肌受點塵。
人生蹤跡抵浮萍,客里行藏分外輕。
酒力禁持風半日,櫓梢搖動月三更。
暫攜琴劍隨身去,且得溪山入眼清。
著腳水鄉吟思苦,未知誰得與詩盟。
萬松護嶺與天齊,中有真人舊隠棲。
井冷尚留丹汞暖,壇高近拜斗星低。
回思漢室成惆悵,浪費今人為品題。
我欲從之無路去,同升不似許仙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