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元二年恭上太皇太后皇太后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號二十四首 其二二
文物流彩,鑾輅靖陳。
龜瑞薦祉,坤儀效珍。
比皇之壽,翼帝以仁。
和氣致祥,與物為春。
文物流彩,鑾輅靖陳。
龜瑞薦祉,坤儀效珍。
比皇之壽,翼帝以仁。
和氣致祥,與物為春。
文物散發著光彩,鑾駕整齊陳列。神龜帶來祥瑞和福祉,大地呈現出珍寶。祝愿太皇太后等如同帝王般長壽,以仁德輔佐皇帝。祥和之氣帶來吉祥,讓萬物如沐春風。
文物流彩:文物閃耀光彩。文物,這里指與尊號典禮相關的禮器等物品。
鑾輅(luán lù):天子的車駕。靖陳:整齊陳列。
龜瑞:神龜帶來的祥瑞。薦祉(jiàn zhǐ):進獻福祉。
坤儀:大地,這里借指太皇太后等女性尊長。效珍:呈現珍寶。
比皇之壽:和帝王一樣長壽。
翼帝以仁:用仁德輔佐皇帝。翼,輔佐。
和氣:祥和之氣。致祥:帶來吉祥。
與物為春:讓萬物如同春天般生機勃勃
慶元二年(1196 年),朝廷為太皇太后、皇太后、太上皇帝、太上皇后上尊號,此詩是當時典禮上所用的頌詞,用于表達對尊長的尊崇和祝福,以及營造吉祥的氛圍。
這首詩主旨是為尊號典禮作頌,突出特點是語言莊重典雅、祝福意味濃厚。在文學史上雖無突出地位,但反映了當時宮廷典禮的文化和禮儀。
行處無人,聽時有寺,古木云峰猶遠。戰勝風篁,飄殘煙磴,林深幾回吹斷。正縞鶴難成夢,松陰月明滿。撥蒼蘚。又經過、數重秋影,門掩定、初指翠微僧院。步到列仙家,問瑤天、因甚清感。那怪紅樓,倚蕭臺、一半淚眼。讓陳思悟后,來向魚山聞梵。
插竹灘心不聚魚,天寒魚少水光虛。蝦?亦要鹽相換,人是無鹽二十馀。
蒼山亭亭如覆盎,佛塔東西屹相向。林頭朝日射重檐,黃金丹砂曄生光。中華此塔第十五,圖記所傳知不妄。智惠薰成舍利羅,夜半奇芒時一放。想見當時阿育王,麾叱神工鞭鬼匠。云車瘴海挽炎沙,沙底黃腸三萬丈。石排方面蔑石段,鐵錮瘦中腰鼓樣。功夫精密業長久,位置尊嚴氣高張。地皮浮水膚寸許,旱溢與之俱下上。崧山歸山夏秋雨,雨潦從衡歲相蕩。天龍圍護夜叉守,終劫不敢生波浪。塔前樹秀老不死,樹下水流多益壯。再拜初嘗一勺甘,洗我三生煩惱障。
豚魚自物耳,猶可孚以信。疑心一芥我,相靡而相刃。君看易中孚,義取說而巽。虛心竊實理,可不精體認。
軍行入大漠,遙見胡騎來。死戰四五合,白日昏黃埃。戰敗虜星奔,血灑陰山隈。高功在主將,南向班師回。漢家開疆土,窮兵逐天驕。后有竇車騎,前有霍嫖姚。明時重文教,邊功誰敢邀。邇來逐小丑,已覺戰士凋。
朱郎滿腹抱賢業,壯歲彈鋏仍哀歌。飛將未侯方朔餓,天無老眼如子何。紛紛過眼日百十,超拔如君信難及。平陵筆陣吾敢支,穩掇世科人所必。小兒鹿鹿空肩隨,血指汗顏驚崛奇。于菟一嘯百獸懾,誰顧露草寒蛩悲。詩書鼓吹且強飯,舜咨皋謨適華旦。功名迫逐可得辭,等閑莫詠南山粲。
折腰為五斗,我已愧淵明。共赴東林約,悵然懷友生。
學省新開用退之,陽城司業定相知。休思杜曲仙鄉隱,好獻元和圣德詩。三部共推鹽鐵論,五溪曾制虎貔師。濟源處士功成后,始信書生善出奇。
高樓臨大路,中有傾城姝。夭夭若桃李,的的如明珠。款款理機杼,洋洋誦詩書。蕩子久從征,歲歲空床居。借問女何名,云是古羅敷。
連岡北下是吾廬,幾載歸來覓舊居。手種孫桐高院落,家傳喬木上霄衢。喪亡已是傷朋輩,凋瘵那堪甚里閭。獨立秋風看秋色,欲將心事問詩書。
壯哉景陵宮,龜屃極神猛。洪惟大庭庫,制度合雄騁。圣世尚封崇,功擬天地并。中天怪事發,靈長轉俄頃。我登望岳臺,一慨心自領。涿鹿策奇勛,自謂出天幸。大運旋丸棋,捧首歸舊鼎。富貴積金臺,礎礫掩營屏。倘無六籍在,詎免胥狒獷。下土位人上,奈何不深儆。
松竹交青遠映空,梅花時見白重重。小車花外開三徑,高枕亭前見一峰。獨樂人應識司馬,上床我已厭元龍。登臨剩有平生屐,留與仙郎躡舊蹤。
松檜陰中六月清,異花靈草不知名。路從瓊液山前過,人在水晶宮上行。千尺翠嵐分月色,一軒寒籟動潮聲。登臨不厭躋攀峻,貪看云從舄下生。
心月孤圓時,光非十五六。迷者以圓觀,智者應妙觸。印危崖,鑒川陸,一性圓通無委曲。了非心外逐塵緣,下坂不走天然速。誰道速,有佛之處不得住,無佛之處一時足。時來鐵解放光明,運至石頭成白玉。幸逢施主大開張,古佛慧命汝今續。
退之文字羲之字,大江以南首屈指。門前問字車馬屯,陶成多士作佳士。梁溪邵師昨歲殂,同作長歌問天只。邵師既往情感傷,幸得吾師健飯耳。那堪鶴召游東維,不見人間淚如水。二十年來一剎那,老成凋謝已如此。嗚呼自古誰不死,既死不朽人有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