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潭驛遣興十首 其一
獨坐日方永,怡顏景頗多。
晚云低嶺樹,細雨濕庭莎。
鳴鳥當絲竹,頹垣護蔦蘿。
平生愛幽雅,今日此經過。
獨坐日方永,怡顏景頗多。
晚云低嶺樹,細雨濕庭莎。
鳴鳥當絲竹,頹垣護蔦蘿。
平生愛幽雅,今日此經過。
獨自靜坐,感覺白日格外漫長,令人愉悅的景色倒也不少。傍晚的云靄低垂,籠罩著山嶺樹木,細密的雨絲打濕了庭院里的莎草。鳥鳴聲仿佛替代了絲竹樂器的演奏,坍塌的墻垣守護著攀援的蔦蘿。我平生喜愛清幽雅致的環境,今日恰好途經此處。
方永:正漫長。方,正;永,長。
怡顏:令人愉悅的容顏,此處形容景色宜人。
莎(suō):莎草,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
絲竹:弦樂器與竹管樂器的統稱,代指音樂。
頹垣(tuí yuán):坍塌的墻垣。
蔦(niǎo)蘿:一種攀援性草本植物,常依附他物生長。
幽雅:清幽雅致。
此詩為詩人途經湄潭驛(今貴州湄潭境內驛站)時所作。驛站本是旅途暫歇之地,詩人卻在單調的行程中發現幽趣,通過對周邊景色的捕捉,抒發途中偶遇雅致之景的欣喜,反映其恬淡自適的心境。
全詩以‘遣興’為題,通過描繪驛站內外的清幽景色,展現詩人對自然雅致之景的熱愛。語言平實而富有畫面感,意境閑適,于尋常景物中見生活意趣,體現了古典詩歌‘詩中有畫’的藝術特色。
是何年吹墮謫仙人,春風紫羅裳。看長虹吐氣,才如天馬,醉擺絲韁。
踏遍蒼梧懸圃,瑤草四蹄香。十二芙蓉外,佩玉翱翔。
已分瓊樓玉宇,策斑虬欲起,笑問天閶。甚三千弱水,云隔路茫茫。
漫回首、蓬萊清淺,算神仙、也怕見滄桑。龍媒俊,任乘風去,招手鸞凰。
會景亭高石作層。
梁王舊館雪濛濛,
愁殺鄒枚二老翁。
假使明朝深一尺,
亦無人到兔園中。
西湖續會許相從,閨閣咸欽大雅宗。我豈能詩慚畫虎,人言此老好真龍。竹聲當牖涼三徑,云氣深潭幻一峰。未得追隨女都講,春愁偏欲惱吳儂。
柳條不肯系春光,返棹天臺餞別觴。青眼早深知己感,白頭猶是愛才忙。湖堤草色催新夏,驛路蟬聲到夕陽。愿得年年芳訊至,許教桃李附班行。
小隱前山入,空亭往事忙。
放泉杯曲水,環坐客流觴。
雅不尋絲竹,歸宜釂酒漿。
山陰莫專美,更數水云鄉。
乘月坐江干,幽思轉夜闌。
丹心猶魏闕,清夢祇家山。
遲暮身多病,蕭條路更難。
歸來趺坐處,夜氣滿松關。
癡絕吳民部,詩才迥不群。
官貧常數米,客到便論文。
似舅何無忌,為郎揚子云。
沈冥寧用嘆,佳句已流聞。
短笠團團避樹枝,初涼天氣野行宜。
溪云到處自相聚,山雨忽來人不知。
馬上衣巾任沾濕,村邊瓜豆也離披。
新晴盡放峰巒出,萬瀑齊飛又一奇。
粉銷一卷。慰客情寂寞,蘿窗徐展。淡掃墨眉,莫是崔徽舊時面。菡萏爐安燕幾,裊屏角、煙殘沉片。啟螺盒、撥火重添,絳脫墜香腕。
簾捲。晚風剪。恨翠篆又銷,夢里人遠。對春易倦。忍記催熏繡衾暖。麝月雙心如舊,奈焚向、凄涼庭院。怎怪得、無聊意,冶容笑淺。
九峰山色高嵯峨,川原平遠堆青螺。劉夏村南泗水鎮,片帆我亦曾經過。
此時我年方二十,乍見老成尚羞澀。客邸惟拈詩與書,日鍵蕓窗足不出。
少年情性好交游,一時懷刺干名流。盧文子,張洮侯,朝朝約放龍潭舟。
鱸膾莼羹羅滿座,玉簫金管吹清秋。此中有人數詩伯,開言便及虬髯客。
清譽真應千古傳,彩筆爭夸萬人敵。近來作吏來西昌,寥寥風雅推平章。
即或有人弄筆墨,譬如無腔牧笛橫山莊。永清倪子來日昨,頓使洪都風雅作。
絳帳旋開徐稚亭,赤幢久樹滕王閣。興酣搦管發大呼,十三大郡都驚愕。
門外頻停問字車,云中又見銜書鶴。驟然相見即相憐,須識神交已有年。
把臂發狂話宿昔,恍若置身黃浦青溪邊。過我訟堂一交接,便覺胸中有冰雪。
太白劉伶共醉醒,許由巢父同高潔。即席還當贈片言,文中雄長詩中杰。
猗嗟乎!君才磊落非等倫,得君如得金千鈞。他時歸遇云間客,道我為官鬢似銀。
苦甚淮南馱,嗟哉蜀口?
護身棕結?,防口竹編籠。
遠近關梁接,高低閣棧通。
瑯珰鳴鐸里,誰識木牛功。
湖上重來興不孤,敢將舊地證今吾。
才驚綺陌紅千點,又見長堤綠萬株。
兀兀雙峰仍屹立,盈盈一水喜平鋪。
江南占得春何處,半在西湖半太湖。
悲歌昨夜惜離群,九曲腸隨別路分。江雨未休春寂寂,那堪今日又逢君。
千里江程一夜過,毗陵回首隔煙波。莫嗟此后音書少,只恨從前笑語多。
西昌閥閱推曾氏,夫子家居仍舊溪。我政結亭臨水際,君行誰與共攀躋。
去年洞賊驚郴道,聞說居民甚可悲。太守只今誰漫叟,舂陵示吏兩篇詩。
憶昔曾聞謫道州,每于文字見曾游。白鵝寺近永明縣,試覓記碑還在不。
黃鴉谷谷雨疏疏,
燕麥風輕上鱭魚。
記得去年寒食節,
全家上冢泊船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