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十七首 其十七
金木水火土,
大蟲元是虎。
堪笑李將軍,
藍田空沒羽。
金木水火土,
大蟲元是虎。
堪笑李將軍,
藍田空沒羽。
金木水火土,大蟲原本就是老虎。可笑那漢代的李將軍,在藍田射石虎時只是徒勞地讓箭羽陷入石中。
大蟲:古代對老虎的俗稱。
元:同“原”,原本。
李將軍:指漢代名將李廣。
藍田:地名,今陜西省藍田縣。
沒羽:箭尾的羽毛陷入石中,形容箭射得極深,典出《史記·李將軍列傳》中李廣射石的故事。
此詩為宋代禪宗偈頌,具體作者或為臨濟宗禪師。創作于禪門開示之際,旨在通過日常物象與歷史典故,破除弟子對名相的執著,引導其直見事物本質,契合禪宗“明心見性”的核心思想。
全詩以五行起興,借“大蟲即虎”點明名實之辨,再以李廣射石典故暗喻執著表象的徒勞,最終指向禪宗“破執見性”的主旨。語言質樸自然,用典貼切,是典型的禪宗機鋒之作。
搖落江城愧此身,驚心歲晚又回春。
窮年草土愁依舊,勝地風云景漸新。
息浪乘流輕畫槳,負暄吹黍見村人。
但祈大有從今始,歸向溪頭擷野莼。
破愁自有一杯茶,休向牧童問酒家。
靜聽林間歸鳥語,閑看嶺上夕陽斜。
杖鞋常踏三更月,桃李曾栽萬里花。
七十年華身尚健,老妻并坐話桑麻。
梅天一日幾陰晴,對酒無聊醉不成。
巧歷莫能知雨點,孤桐那解寫溪聲。
林深鳥爵來無數,草茂鋤耰去即生。
明日云開天萬里,御風吾欲過青城。
蠻煙瘴雨暗江濱,瘦盡梅花悟昔因。到底不知風雪苦,策驢猶自覓前身。
硯冰料峭筆呵頻,聳立吟肩雪一身。怕冷詩僮私自語,可憐辛苦作詞人。
枳棘翹翹露葉低,瑯玕寧與玉屏齊。荊蘭竹石閑相倚,好把離騷置品題。
蘭葉蕭蕭竹節疏,石形奇瘦稱清虛。賢愚并處資修德,荊棘旁生莫剪除。
路盈秋色。野樹芳溪隔。
問取霧迷香挹。與誰來抒趣。
逸賦能嘲客。笑醉人衣白。
落帽雨寒吹赤。楓山遠、暮云碧。
讀書不為名,今人與古比。讀書亦為名,都從采芹始。
少小從予游,及門推質美。果處囊中錐,穎脫便如此。
爾看馬空群,一發直千里。勿以著初鞭,而畫半途止。
古來范子期,重任秀才起。小就而大成,吾將拭目俟。
菽粟瓶罌貯滿家,
天教將醉作生涯。
不知新滴堪篘未,
今歲重陽有菊花。
劍棧高寒潦水空,兒心片片趁歸鴻。
喜聞禪觀如黃檗,想見仙風過赤松。
利欲無厭騎鶴客,功名有定賦狙翁。
萬鐘不博斑衣樂,已判身為邴曼容。
剩欲寄書兼寄詩,病馀殊覺不能支。西山南浦風前恨,皖水灊山天外思。
四海舊知寧我識,百年深契舍公誰。自違門第秋重老,華發蕭蕭異別時。
剩欲題詩詩不成,遣人空復附書行。言邊詎止寒溫事,紙上胡能底里傾。
以我向公深有托,知公于我未忘情。扶持未可言門戶,老大相看祇弟兄。
月旦升堂,無可垂示。
便恁么散去,諸人未必靈利。
且向秤錘上,捏出些子汁,貴圖有個滋味。
見之不取,思之千里。
時聞游客薦芳蓀,名在前朝已自尊。
道本虛空無著相,心何慚愧未忘言。
香廚取食馴猿繞,荒院捎云古柏存。
我欲曹溪探上乘,卻來山里究真源。
天半樓臺,月華未上先簫鼓。瘦腰無計避春愁,也逐歌塵去。迤邐歡游細數。試霞燈、誰家院宇。長陵小市,簾影釵光,一宵春聚。
絳蠟銷遲,錦街夜色澄香霧。好游還有未歸人,冷索梅邊句。閑卻西園俊侶。傍闌干、深杯自語。東風醉后,夢轉瑤京,銀花千樹。
一棹乘流下,蒼茫云樹邊。
歸心朝雨后,客路夕陽前。
有夢知何地,無家欲問天。
半生飄泊處,應不受人憐。
去年風雪上長安
節序驚心又歲寒
共道此間居不易
須知我輩事尤難
懷珍舉世輕和璧
紉佩何人擷楚蘭
同是天涯淪落客
尺書鄭重勸加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