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二十首并序 其七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汎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
一觴雖獨進,杯盡壺自傾。
日入群動息,歸鳥趨林鳴。
嘯傲東軒下,聊復得此生。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汎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
一觴雖獨進,杯盡壺自傾。
日入群動息,歸鳥趨林鳴。
嘯傲東軒下,聊復得此生。
秋菊盈著美好的色澤,帶著露水采摘它的花英。飲下這忘憂的菊花酒,遠離世俗拋卻名利之情。雖獨自舉杯自斟自飲,杯盞空了酒壺自會傾盡。夕陽西下萬物歸于靜謐,歸巢的鳥兒向著樹林啼鳴。在東窗下自在長嘯,暫且獲得了這般人生。
裛(yì):沾濕。
掇(duō):采摘。英:花。
汎(fàn):同“泛”,指以酒浸泡菊花。忘憂物:指酒,古人認為飲酒能忘憂。
遺世情:超脫世俗的情懷。
群動:各種活動著的生物。
嘯傲:指放歌長嘯,傲然自得。東軒:東邊的廊檐或窗戶。
聊復:暫且。得此生:指獲得這樣的生活。
此詩為陶淵明《飲酒二十首》組詩之一,約作于東晉義熙年間(405-418年)。陶淵明于41歲辭官歸隱后,長期躬耕田園,這組詩通過飲酒題材,抒發對世俗的厭倦與對自然生活的熱愛,此首具體描繪秋日田園的閑適場景。
全詩以“秋菊”“歸鳥”等自然意象為線索,串聯采菊、飲酒、觀鳥等日常片段,展現詩人超脫世俗、與自然相得的生活狀態,語言平淡而意蘊深遠,是陶淵明“田園詩”中“靜穆”風格的典型代表。
學書五十年,
其進不及寸。
未能踐繩墨,
況敢說豪健。
雖然亦有用,
尚足博粗飯。
開學教牛經,
坐市寫驢券。
白燕何時去未回
瀛洲亭上雪衣來
天高鶴馭秋風便
地近龍樓日色開
影向玉堂清自照
心依雕檻靜無猜
笙簧知爾能傳語
好記南山萬壽杯
碧叢叢、金粟飄香。乍染衣裾,風露生涼。蟾影三更,廣寒萬里,誰酌天漿。
秋將半、丹砂細量。夜深沈、仙姝淡妝。聽徹清商。羅幛云屏,夢也難忘。
一雨妨游屐,蕭然自化成。
墻披蒼蘚合,谷概白云平。
澗急遙傳響,峰連豈辨名。
驟隨鳴磬韻,細逐諷經聲。
檐卜居然長,池蓮未便傾。
飄飏渾攪夢,登眺不勝情。
天柱應全暗,金沙想半盈。
晚晴山更碧,佛日透林明。
倒金尊,搖玉塵,花底越吟苦。待月眠遲,寶鴨冷香炷。夜深絲雨初晴,羅云不散,悵九點齊煙何處?
感今古,誰更擪笛津橋,唐宮曲偷譜。料得燈樓,永夕罷歌舞。茫茫天上人間,海枯石爛,問此恨嫦娥知否?
嚴城風物倍蕭森,斜日河橋去客心。
三策漫勞趨闕獻,五噫還為出關吟。
苧蘿黛色歸裝入,茹霅煙波倚棹尋。
且欲從君稱二陸,云間髣髴似山陰。
昔年隅座侍嚴親,為說長途歷苦辛。夜雨零鈴偏警夢,油燈倚壁最傷神。永哀辟咡言如昨,何意蕭條值此辰。默滴空階聽到曉,壯圖銷盡剩輪囷。
廿年書劍客并州,小技雕蟲壯已羞。婚宦匆匆頻聚散,功名草草各沉浮。三冬枉自勞臣朔,四海惟應念子由。獨擁寒衾不成寐,對床聊復想風流。
看山有所得,
日暮聊為文。
厭聽舟人子,
村語徒紛紛。
醞釀非素樂,
典墳憤所忻。
萬謀窘一字,
迫如臨三軍。
圣門絕學嘆中微,
天祐斯文再發揮。
宗袞爰升陪國論,
黨魁特起贊經闈。
麒麟復見公朝瑞,
虎兕何憂我道非。
千載明良相慶會,
更歌既醉醉無歸。
挑菜佳辰過夕醺
又逢春社舉清樽
不為歸遺東方態
且對韶妍一醉昏
長江東下浪如山,閱盡人間幾興廢。蕭寺門前水更深,碧波半是離人淚。
風來不作瞿塘險,日照還同江漢清。天塹了無南北限,扁舟一任東西行。
四海五湖通地脈,千秋萬歲繞仙城。無波不是朝宗意,有浪應非滟滪聲。
十年不上黃金臺,浩思臨風不易裁。無情也笑長江水,南北年年送往來。
競說銅山利,
誰憐象齒焚。
雙江成古塹,
一馬上秋云。
人事風波駛,
天心冷暖分。
箐林春未晚,
蔬筍戀余薰。
寶陀一玄
掣臂揎拳
打失鼻孔
蒼天蒼天
有美人兮隔千里,
彼不來兮我獨止。
吳江木落又經年,
壯士悲聲寒易水。
夏日常拋,冬時更戀。炎涼顛倒殊紈扇。年年熨貼綻重縫,春暉腸斷馀衣線。
經緯須分,元黃自辨。綈袍故好何心羨。黑貂雖敞志猶存,牛衣未必長貧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