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滁山二十詠 其十一 十八日游豐樂亭
豐山幽谷共清泉,千載惟馀永叔篇。遮莫山靈容刻露,幾多殘碣費磨刬。
豐山幽谷共清泉,千載惟馀永叔篇。遮莫山靈容刻露,幾多殘碣費磨刬。
孔子見南子,子路為不怡。欲從公山氏,勃鬰見色辭。
道如天之蒼,萬物不能緇。弟子尚不信,況余乏才資。
明知古人仁,語默各有時。茍出不自慎,果為聽者疑。
白圭尚有磨,駟馬猶能追。一言成不智,雖悔欲何為。
白下有賢宰,能歌如紫芝。
民欺自不忍,縣治本無為。
風月誰同賞,江山我亦思。
粉墻侵醉墨,怊悵綠苔滋。
吾觀少陵詩,為與元氣侔。力能排天斡九地,壯顏毅色不可求。
浩蕩八極中,生物豈不稠。丑妍巨細千萬殊,竟莫見以何雕鎪。
惜哉命之窮,顛倒不見收。青衫老更斥,餓走半九州。
瘦妻僵前子仆后,攘攘盜賊森戈矛。吟哦當此時,不廢朝廷憂。
常愿天子圣,大臣各伊周。寧令吾廬獨破受凍死,不忍四海寒颼颼。
傷屯悼屈止一身,嗟時之人死所羞。所以見公像,再拜涕泗流。
惟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從之游。
飄然五湖長,昨日國子師。
綠發約略白,青衫欲成緇。
牽舟推河冰,去與山水期。
春風垂虹亭,一杯湖上持。
傲兀何賓客,兩忘我與而。
能復記此飲,詩成酒淋漓。
楚客登臨悲素秋,感時風物自颼颼。
潦收遠水清堪鑒,雨過群山翠欲浮。
月露往來羈旅恨,倉箱千萬里民謳。
鬢毛衰颯歡游少,珍重嘉篇寫我憂。
初從童丱祝千春,俄見騫騰祝更頻。
已喜吏資能可問,又嘉文筆速如神。
室堂宜念承先構,鄉里須教號善人。
我待兒曹上霄漢,便歸林下岸仙巾。
宣城百山間,文脊尤奇峰。
拔出飛鳥上,圖畫難為容。
聞昔有幽人,捫蘿追赤松。
遺形此古室,孤坐鹿裘重。
人去邈不反,洞壑空藏龍。
側行蒼崖煙,俯仰求靈蹤。
游者如可得,甘棄萬戶封。
安能久塵土,傾倒相迎逢。
先生天下豪杰魁,胸臆廣博天所開。文章事業望孔孟,不復睥睨蔡與崔。
十年留滯東南州,飽足藜藿安蒿萊。獨鳴道德驚此民,民之聞者源源來。
高冠大帶滿門下,奮如百蟄乘春雷。惡人沮服善者起,昔時??跖今騫回。
先生不試乃能爾,誠令得志如何哉。吾愿圣帝營太平,補葺廊廟枝傾頹。
披旒發纊廣耳目,照徹山谷多遺材。先收先生作梁柱,以次構架桷與榱。
群臣面向帝深拱,仰戴堂陛方崔嵬。
取車當要津,膏潤及遠野。
與天常斡旋,如雨自潀瀉。
置心亦何有,在物偶相假。
此理乃可言,安得圓機者。
近年出處略相同,十載邅回我與公。
杭婺鄰封遷謫后,湖濠繼踵縶維中。
詩人囁囁常多難,儒者凄凄久諱窮。
他日得歸江海去,相期來訪蒜山東。
天女穿林至,姮娥度隴來。
欲歸今晼晚,相值且徘徊。
誰謂我忘老,如聞蟲造哀。
鄰衾亦不寐,共盡白云杯。
彼美三華瑞,儲靈四大宮。
色分嵩谷外,地近漢房中。
玉質榮同本,蓮莖出并叢。
載形非博厚,錫羨自穹窿。
列駕馳文舄,旁觀眩秀瞳。
珍符彰圣孝,天應甚昭融。
天馬志萬里,駕鹽不如閑。
壯士困局束,不如棄之完。
利行有阨轍,勢涉無恬瀾。
明明千年羞,促促一日歡。
孰肯避此世,引身取平寬。
超然子有意,為我歌考槃。
予方慕孔氏,委吏久盤桓。
得失未云殊,聊各趨所安。
自吾失逢原,觸事輒愁思。豈獨為故人,撫心良自悲。
我善孰相我,孰知我瑕疵。我思誰能謀,我語聽者誰。
朝出一馬驅,暝歸一馬馳。馳驅不自得,談笑強追隨。
仰屋臥太息,起行涕淋漓。念子冢上土,草茅已紛披。
婉婉婦且少,煢煢一女嫠。高義動閭里,尚聞致財貲。
嗟我衣冠朝,略能具??糜。葬祭無所助,哀顏亦何施。
聞婦欲北返,跂予常望之。寒汴已閉口,此行又參差。
又說當產子,產子知何時。賢者宜有后,固當夢熊羆。
天方不可恃,我愿適在茲。我疲學更誤,與世不相宜。
宿昔心已許,同岡結茅茨。此事今已矣,已矣尚誰知。
渺渺江與潭,茫茫山與陂。安能久竊食,終負故人期。
翠幙卷東岡,欹眠月半床。
松聲悲永夜,荷氣馥初涼。
清話非無寄,幽期故不忘。
扁舟亦在眼,終自懶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