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贈胡先生
先生天下豪杰魁,胸臆廣博天所開。文章事業望孔孟,不復睥睨蔡與崔。
十年留滯東南州,飽足藜藿安蒿萊。獨鳴道德驚此民,民之聞者源源來。
高冠大帶滿門下,奮如百蟄乘春雷。惡人沮服善者起,昔時??跖今騫回。
先生不試乃能爾,誠令得志如何哉。吾愿圣帝營太平,補葺廊廟枝傾頹。
披旒發纊廣耳目,照徹山谷多遺材。先收先生作梁柱,以次構架桷與榱。
群臣面向帝深拱,仰戴堂陛方崔嵬。
先生天下豪杰魁,胸臆廣博天所開。文章事業望孔孟,不復睥睨蔡與崔。
十年留滯東南州,飽足藜藿安蒿萊。獨鳴道德驚此民,民之聞者源源來。
高冠大帶滿門下,奮如百蟄乘春雷。惡人沮服善者起,昔時??跖今騫回。
先生不試乃能爾,誠令得志如何哉。吾愿圣帝營太平,補葺廊廟枝傾頹。
披旒發纊廣耳目,照徹山谷多遺材。先收先生作梁柱,以次構架桷與榱。
群臣面向帝深拱,仰戴堂陛方崔嵬。
先生是天下豪杰之首,心胸寬廣如上天所開辟。文章和事業直追孔孟,根本瞧不起蔡邕和崔骃。您在東南州滯留十年,吃著粗劣飯菜安于草野。獨自宣揚道德驚醒民眾,聽聞的百姓源源不斷前來。高冠大帶的弟子滿門,奮起如百蟲乘春雷而出。惡人收斂善者振作,昔日的盜跖如今變成了閔子騫和顏回。先生未得任用就能如此,若真得志又會怎樣呢。我希望圣明皇帝營造太平,修補朝廷傾頹的棟梁。廣開視聽,發現山谷中眾多被埋沒的人才。先把先生收用作為梁柱,再依次構架椽子和屋梁。群臣面向皇帝深深拱手,仰望朝廷殿堂高大雄偉。
豪杰魁:豪杰中的首領。
睥睨:斜視,有輕視之意。蔡與崔:指東漢的蔡邕和崔骃,二人以文章著稱。
藜藿:指粗劣的飯菜。蒿萊:野草,這里指草野、民間。
百蟄:百蟲,比喻眾多學子。
??跖:指盜跖,春秋時期的大盜。騫回:指閔子騫和顏回,孔子的賢弟子。
披旒發纊:指帝王廣開視聽。旒,帝王冕冠前后懸垂的玉串;纊,黃綿所制的小球,懸于冠冕之上,垂兩耳旁,以示不聽無益之言。
桷與榱:均指椽子。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胡先生指胡瑗,他是北宋著名學者、教育家。當時胡瑗在東南州講學,以道德學問著稱,培養了眾多人才。詩人看到胡瑗的成就和影響力,有感而發創作此詩,期望朝廷能重用像胡瑗這樣的人才,以實現國家的太平。
這首詩主旨是贊揚胡瑗的道德文章和教育成就,呼吁朝廷重用人才。其特點是情感真摯,氣勢豪邁。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經典名作,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人才的重視和對國家治理的關切。
落紅成陣,風飄萬點正愁人。池塘夢曉,闌檻辭春。蝶粉輕沾飛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塵。系春心情短柳絲長,隔花陰人遠天涯近。香消了六朝金粉,清減了三楚精神。
詩翁扶醉上危巔,得意留題拂短垣。嗔喜未忘春夢后,是非猶記劫灰前。弓刀幾處排堅陣,風月何人共小軒。失腳黃塵應有恨,元龍終不羨求田。
我愛向子平,所志畢婚嫁。放志游名山,觸目窺大化。此公亦高人,孰可攀逸駕。世緣幸粗了,農事更多暇。周覽須及時,胡為草堂下。
安榴朵朵簇巾紅,數曲闌干掩映中。尋得冰紈題小草,淺新還愛綠荷風。
捧詔辭東觀,鳴楫下南川。皆言歸駟日,不羨棄繻年。寒度梅花嶺,春歌桃葉篇。知君世良史,來續子長編。
下有流泉上有松,諸山羅列玉芙蓉。壚頭又釀誰家酒,屐齒應嫌此處蹤。汲去煮茶隨甕抱,引來刳木入廚供。澗邊亭子無人宿,空使援號昨夜峰。
孤館寂無人,寒威滿林樾。天長雁影遲,露冷蛩聲歇。當尊翠靄深,倚杖蒼苔滑。故人期不來,惆悵花間月。
衲僧杖子天然別,千里萬里一條鐵。點著閩山即便回,敢保老兄猶未徹。
佳山佳水快此眸,思緒飛過去年秋。京華詩酒識君健,塞北風光催我游。身外聲名常困擾,心中境界自清幽。別來異地同為客,除卻斯文更不求。
蕭蕭秋徑晚霜馀,寂寂風簾向月疏。濁酒旋沽還對客,小樓翻蓋且藏書。云邊露白鴻猶去,棟里巢空燕不居。欲向寒花問生事,為誰收卷為誰舒。
梅雨兼旬正郁陶,豈無千里訂神交。跫然扣戶來青眼,偶爾識荊愧白毫。鄉獻劫余麟剩角,君家聞有豹全韜。漫言大雅扶輪手,未必天真付我曹。
廛居原不見紛華,矮屋疏籬只一家。雪后松筠初換葉,春深桃李自開花。讀殘青竹無人到,覽罷黃庭日已斜。此道近來成寂寞,似君端合向人誇。
萬石樓高切太虛,家貧還得此樓居。青山入戶寒偏瘦,綠鬢逢秋晚漸疏。北郭長楸朝騁馬,西鄰明月夜吹竽。成都揚子惟清凈,門外無人只著書。
故家喬木郁衣冠,小試司征第幾班。鵬翼未摶千仞外,馬蹄初踏萬山間。門當遠嶠花連務,縣接清溪水繞關。詩課書程應不減,東風早送錦衣還。
楊花一任雪漫天,清坐鉤簾對篆煙。應是日長詩酒罷,困來閒向北窗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