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方營剩溪梁子魚攜詩過訪喜而有贈
園廬小結傍林梢,蔓草荒叢土一坳。
性似魚蠻貪剩水,居同燕子歲營巢。
非村非郭聊依隱,為白為玄總任嘲。
閉戶以來無勝事,憑君攜韻到衡茆。
園廬小結傍林梢,蔓草荒叢土一坳。
性似魚蠻貪剩水,居同燕子歲營巢。
非村非郭聊依隱,為白為玄總任嘲。
閉戶以來無勝事,憑君攜韻到衡茆。
我的園廬小筑依傍著林梢,周圍是蔓草荒叢和低洼的土坳。性情如同漁翁貪戀著殘剩的溪水,居所就像燕子每年都要營巢。不在村落城郭暫且隱居,任人嘲笑我或白或玄的選擇。閉門以來沒有什么美事,多虧您帶著詩韻來到我的草屋。
營:建造,營造。
坳(ào):低洼的地方。
魚蠻:此處指如漁人般質樸的性情;蠻,原指南方少數民族,此處無貶義,強調自然本真。
剩水:殘留、未被開發的溪水,呼應詩題“剩溪”。
依隱:依附于隱者之趣,指隱居。
為白為玄:化用《莊子·天地》“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喻指人生選擇的純粹自然,任他人評說。
衡茆(máo):衡門(橫木為門)與茆屋(茅草房),代指簡陋的居所。
詩人正于剩溪營造居所時,友人梁子魚攜詩來訪。詩中通過描述居所環境與隱居狀態,記錄了此次雅集的欣喜,反映其安于隱逸的生活態度。
全詩以“營居”為線索,先寫園廬環境之荒樸,再喻隱居之性如魚燕,繼述任嘲之達觀,終落友人來訪之喜,層層遞進,既展現了詩人淡泊自適的生活追求,亦凸顯了文人雅集以詩會友的溫情。
周公制鄉禮,無有相通佐。
鼎肉送子思,烝豚出陽貨。
交親隨高低,豈問小與大。
自從此禮衰,伏臘有饑臥。
鄉人慕古俗,酬酢等四坐。
東鄰遺西舍,迭出如蟻磨。
寧我不飲食,無爾相咎過。
相從慶新春,顏色買愉和。
酒專風月權,
詩欠江山債。
恐是試長房,
塵勞君少耐。
蟲思庭莎白露天,
微風吹竹曉凄然。
今來始悟朝回客,
暗寫歸心向石泉。
多生慧業。憶在蕊珠宮闕。玉臺前。
明鏡圓規月,輕羅澹卷煙。
機中挑錦字,花底語香弦。
無限關心事,惜華年。
紅杏開時楊柳新,
樂游原外曲江春。
錦袍醉插宮花去,
馬上風流第一人。
突兀高城接上臺,干重雉堞倚江開。
浙閩山向云中繞,章貢水從天際來。
想見適逢多難日,持危全仗濟時才。
興懷往昔情多少,聊坐高樓共舉杯。
一溪屈曲幾彎環,
贏得金華四面看。
雨黛欲收晴翠滴,
忽然云起又漫漫。
樓閣臥龍顛,良宵境更偏。
瓊崖明霽雪,綵樹散春煙。
瑞氣連蓬島,歡聲動市廛。
靈區真勝絕,游客競喧闐。
側徑攢珠履,平坡散錦韉。
鼓鐘喧下界,燈火燦中天。
風引仙韶遠,花隨舞妓旋。
香云同馥郁,人月共嬋娟。
亂沸笙歌海,高張錦繡筵。
千門同勝集,四野樂豐年。
生意同群卉,妖氛凈八埏。
升平端可頌,會合況詞仙。
送春春去添煩惱。閑悶何時得了。試看落紅多少。點破階前草。
流鶯樹上啼聲悄。驚破羅幃夢杳。斷送鏡中人老。都為春歸早。
七十風光嘆轉蓬,
應謀泉石作愚公。
莫將天下清閑福,
一棹煙波讓釣翁。
五年夜夜鎖客囚,還余鄉夢繞林丘。白頭未了乾坤事,一息常為汝輩憂。
天涯歲月自幽囚,老去無須念首丘。未了平生身上債,不圖今作汝曹憂。
我手何似佛手,
摸得枕頭背后。
不覺大笑呵呵,
元來通身是手。
南劍溪頭黯淡灘,山城五月水聲寒。
凝香應更解懸榻,席上鄭虔同此歡。
往來涂路武夷邊,無復人尋九曲船。
我老君回向何許,故情前夢只依然。
昔去逢秋至,今來送九歸。
菊殘將入枕,綿老漸裝衣。
定起書黃葉,杯闌語翠微。
禪翁兼醉侶,一種不相違。
竹里將云去,窗間看鳥歸。
酒香沾凈具,花氣著僧衣。
老圃推先達,星壇禮少微。
塵勞君莫問,問著與心違。
前烈知純淑,
孤蹤愧眇蒙。
果能筆敘傳,
不枉賦幽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