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 其九十八 班固
前烈知純淑,
孤蹤愧眇蒙。
果能筆敘傳,
不枉賦幽通。
前烈知純淑,
孤蹤愧眇蒙。
果能筆敘傳,
不枉賦幽通。
知曉先輩德行純粹美好,自愧自己孤單渺小。若真能以筆撰寫傳記,也不算辜負了《幽通賦》的感悟。
前烈:先輩。
純淑:純粹美好。
孤蹤:孤單的蹤跡,指自己。
眇蒙:渺小愚昧。
筆敘傳:指班固撰寫《漢書》。
幽通:指班固的《幽通賦》,表達其對人生遭遇、命運的思考。
此詩圍繞班固展開,班固是東漢史學家、文學家,著有《漢書》。創作此詩可能是作者在閱讀班固作品、了解其事跡后,有感而發,對班固的品德和著述成就表示贊賞,并借此表達自己的感悟。
主旨是贊頌班固能繼承先輩精神著書立說。特點是語言平實,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從側面反映了后人對班固的肯定。
游子拈花怨落暉,山人猶恨落花遲。絮拋簾下鶯無力,果在蕊中人不知。紅日正酣那是雨,青皇臨別更留衣。年來杜宇惜人事,卻向陽春去后啼。
兩事當行,應須牢記,嶄嶄我與今人。儻詞中昧我,二窗雙白,也是殘魂。體貴當時,王楊萬古重高文。此中消息,問誰參透,筆定如神。古賢依約非遠,信幾分暗似,脈絡相因。盡行幮萬卷,讀來能破,杜老方尊。言語尋常,君房下筆妙無倫。天然境,卻妄言,果蠃云云。
天命如斯矣。料瀴溟、海鷗都病,早乖盟契。聞說青山攀窗語,歸問吾家鄉里。曰山也、避秦無地。寫遍浮云憑誰掃,被斜陽、片片焚黃紙。隨葉下,逆風起。月華新吐芬陀利。夜黏空、清光溶漾,綴星能幾。呵壁已知蝸涎滿,一管涼蛩孤倚。待吹染、朝霞林際。顧影斯身真耶幻,共花枝、荷露猶羔跪。露簌簌,溫如淚。
中丞嘉績在瀟湘,帝以趨庭美義方。人比林宗歸式谷,天生召伯付甘棠。誥傳北闕雙龍舞,仙去重湖九鯉翔。共道至尊優獨坐,芝原遙夜動輝光。
漠漠春陽接海低,濛濛晚雨傍山飛。半敧古埭無人過,時有村童護鴨歸。
此船何事架巖隈,不遂浮槎八月來。莫是飛仙無所用,乘風有路到蓬萊。
倚門白發望悠悠,全璧言歸古冀州。喜色不緣毛義檄,壯心欲效子長游。幾年湖海滋吟筆,萬里風霜入敝裘。臨別莫為兒女語,琴書滿載更何求。
長江水流不盡心事,終條山隔不斷情思。想著你,夜深沉,人靜悄,自來時。來時節三兩句話,去時節一篇詞,記在你心窩兒里直到死。
胸中歷歷古人詩,妙用縱橫自一機。管得杜韓驚且泣,斕斑要作百家衣。
清和天氣好情懷,偶向金鰲閣上來。六合容開雙老眼,百年自笑一凡材。山含雨意催詩句,江捲濤聲入酒杯。相對新知思舊好,何人騎馬醉金臺。
醒來樓外云天曙,幾抹飛濤,接我心潮。萬瓦鱗鱗燕雀高。情辭悱惻傷疇昔,折桂焚椒,有淚如漻。海雨天風讀楚騷。
龍門久謝山公事,海內猶然仰歲星。擊缽無人賡白雪,辭籯有子重青萍。著書儗紹千秋鑒,從政曾尊六字銘。丹鳳來韶應指日,可容鷗鳥狎沙汀。
青天幻出木蘭舟,對對妖童發似油。齊唱采蓮新樂府,高樓拋下錦纏頭。
五粒松交九節蒲,銅瓶分水浸珊瑚。小窗閒度游仙曲,吹遍參差白玉竽。
一春常苦旱,入夏望猶慳。薄午雷方震,通宵雨未闌。溪流分遠碧,草色變新斑。田父驅牛出,檐鳩喚婦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