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姝媚 送陳大歸國,用草窗送碧山還越均
愁苗和淚綻。況客里還逢故鄉回雁。苦憶俊游,嘆春隨人老,相看依黯。數遍花風,誰信道便成秋苑。贏得年時,偷卜佳期,帶圍銷減。悵望銀河清淺。正指冷笙寒,夢長天遠。今夜河橋,怕曉風楊柳,做成凄婉。儻遇冥鴻,為說我高歌青眼。更問魚龍醒未,滄江晼晚。
愁苗和淚綻。況客里還逢故鄉回雁。苦憶俊游,嘆春隨人老,相看依黯。數遍花風,誰信道便成秋苑。贏得年時,偷卜佳期,帶圍銷減。悵望銀河清淺。正指冷笙寒,夢長天遠。今夜河橋,怕曉風楊柳,做成凄婉。儻遇冥鴻,為說我高歌青眼。更問魚龍醒未,滄江晼晚。
近甸無辭暫駐車,吳門雖好隔重湖。
且嘗竹苑迎霜兔,休憶松江上釣鱸。
老見交朋尤眷戀,醉吟風月好躊躇。
廣陵喜得賢賓客,簪履光華勝瑇珠。
解組從戎五筦城,壯謀期欲蕩蠻腥。
數奇不意同飛將,肺腑何因學衛青。
報國有心猶慷慨,謫官無悶但沈冥。
竹林此日重相過,高論時欣側耳聽。
閣倚青山書滿堂,門齊通德里高陽。
傳家載世惟清白,教子何人似義方。
班嗣一丘雖道卷,劉商七業已名彰。
他年駟馬充閭貴,須信文儒澤施長。
齋居永日坐重簾,共嘆清才久滯淹。
詩格轉精緣大手,風情不薄早斑髯。
曲臺論議于今美,東觀繙讎載世兼。
孤學尸官猶有頼,繄君余潤遠相霑。
曾覽三賢述,吟哦日幾遭。文章追李杜,贈答擬劉曹。二相逢辰早,中山擅價高。才華固相若,光焰實難韜。
智決推安邑,超騰自髧髦。武謀家府秘,晉祝史君褒。任重函牛鼎,投虛剸兕刀。內庭才視草,同列便棲毫。
夷夏欣寧謐,揄揚頌戢櫜。臺烏棲直舍,廏馬借拳毛。對數開宣室,忠逾諫館陶。絲綸長慶制,奴仆楚人騷。
雙節分千騎,滄波看六鼇。帶垂金錯落,服賜錦葡萄。憂國常箴袞,延賓罕置醪。韋平門素貴,周邵職奚叨。
在鎮民除瘼,還朝雨潤膏。星霜恩感舊,休沐事忘勞。去蠹過蟊蠈,防仇甚猘獒。躬仍主戎索,手不釋書絳。
相以父年入,權因主眷操。神鋒雖爽爽,靈府亦忉忉。烏嶺無遺鏃,維城獨贈袍。風波消橫議,枳棘奈群豪。
既悟方城語,何由別墅遨。間言多斐貝,閑地少蹊桃。世路山川險,愁腸冰炭熬。兩朝空獻替,萬里孰呼號。
都為尤權勢,終令觸怒濤。災屯疑是馬,朋敵目為牢。伊昔來江海,頻年泛棹篙。再違文石陛,三擁浙西旄。
夢覺魂應斷,詩成首重搔。緘封寄僚友,往復走軺舠。殘漏傳軍柝,新流漲郡濠。所懷存北闕,有志念東皋。
豈謂投荒裔,從茲解袠弢。平泉遂榛莽,甘露漸藜蒿。像寄浮屠宇,香焚過客艘。依然見塵跡,流恨水滔滔。
使君四十五專城,新向鴻都得請行。
高閣和鉛人暫去,秋郊驅弩吏趨迎。
蘭陵郡邑今尤盛,陽羨溪山古有名。
賦政優游多樂事,東園應不負飛觥。
琴詩清絕事,靜也兩兼能。
技有知音許,名因國士稱。
故山何日別,歸舫待春乘。
卻遂林泉適,弦歌結舊朋。
一梢鳴蹕啟重關,廣殿傳呼趣就班。
瑞日初臨黃蓋外,紫云先繞翠裘間。
和鸞音里趨翔過,錦繡圍中拜舞還。
共詫書林清近地,彤墀咫尺對天顏。
儒衣武弁聚華軒,盡是西都冷落官。
莫嘆黃花過佳節,且將素髪共清歡。
紅牙板急弦聲咽,白玉舟橫酒量寛。
青眼主公情不薄,一如省闥要人看。
我家本南閩,處世若羈寓。侍親從宦游,東西遷者屢。因循歷年載,未識南中路。間歲至都城,始與里儒遇。
嘗聞閩中奇,英雋所叢聚。山川降靈氣,稟肖時魁梧。往在祥符中,黃李稱獨步。當時盛文物,在廷充振鷺。二子簉其間,軒軒并鑣驅。得志何所如,康莊躍騏馵。
時文變新律,高辭無累句。人傳幼婦碑,朝奏客卿賦。奇器擅珪璧,至音有韶濩。當寧喜同時,士林爭景附。
淵澄或無魚,木秀乃生蠹。嗟哉士之賢,入朝嘗見惡。叔才亦稍遷,秘書觀四庫。命窮時不偶,伶仃獨翁孺。名雖鼎甲貴,官止塵勞污。蹉跎三十年,困躓卒顛仆。
伊予生后時,舉頸徒企慕。鄭子乃其甥,肖貌何穎悟。讀書博而詳,偉詞亦能鑄。朅來至京國,首與予款晤。
吾嘗念古昔,人賢猶愛樹。況遇賢之出,何必緣雅素。從游遂無間,往來靡常度。近遭試秋官,報罷不知故。
飄飄嘆窮途,歸橐不能具。當路少知己,腹心誰可布。我嗟近世人,齪齪何足數。見善不能舉,徒然用烋噢。士有處憂困,豈嘗一蒙顧。
勸君自求己,何用頻齟齬。還家樂詩書,養心益堅固。無因一傷手,乃欲改前措。澤豹未成文,尚能隠深霧。齊禽戢其翼,久亦蒙傅羽。
況子氣方剛,丁辰年未暮。勉勉信予言,勤勤蹈前趣。更想渭陽賢,懷道當有遻。王忱希范寧,羊曇宗謝傅。武子稱衛玠,逢時乃騰騖。深源賞康伯,傳經有訓注。
子其慕斯人,戒哉惇向素。還來取高第,擢俊膺帝吁。更發翁孺名,后來益垂裕。作歌送子行,予言豈虛諭。
彼美春工用意多,剪裁瓊蕊綴庭柯。
妍辭重識梁園賦,寡和還推郢國歌。
莫嘆余花皆慘悴,共看修柏自婆娑。
尊前謾愛風光好,不見山陰泛棹過。
清羸躬現疾,出處道還周。
當軸諧人望,謀邊緩主憂。
莊環聊造適,伊鼎待烹羞。
見約高齋會,將行尚少留。
輦寺棲遲不計年,衡門無異對林泉。
試闈給筆頻辭命,譯館翻經屢奏篇。
九陌塵埃方外境,六時香火靜中緣。
思陪丈室談名理,自愧常為俗累牽。
一去鴻都歲始旬,職更河澳與言綸。
出為戎閫蕃宣守,歸作儒林典頌人。
寓直重游唐麗正,繙書還上漢麒麟。
參陪樽俎俱時彥,獨愧非才踵后陳。
出擁朱轓就鎮雄,須句封國濟亭東。
干旄光動奎躔外,閫節權并魯分中。
兩綬雕鷹紋異繡,半符魚虎佩兼銅。
朝廷慎重惟良選,定有能聲愜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