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城路 乙酉六月二十四日為荷花生日越八日姚檉甫丈約云閣與余往南河泡看荷花各得詞一首時余將出都矣
片云吹墜游仙影,涼風一池初定。秋意蕭疏,花枝眷戀,別有幽懷誰省。斜陽正永。看水際盈盈,素衣齊整。絕笑蓮娃,歌聲亂落到煙艇。
詞人酒夢乍醒。愛芳華未歇,攜手相贈。夜月微明,寒霜細下,珍重今番光景。紅香自領。任漂沒江潭,不曾凄冷。只是相思,淚痕苔滿徑。
片云吹墜游仙影,涼風一池初定。秋意蕭疏,花枝眷戀,別有幽懷誰省。斜陽正永。看水際盈盈,素衣齊整。絕笑蓮娃,歌聲亂落到煙艇。
詞人酒夢乍醒。愛芳華未歇,攜手相贈。夜月微明,寒霜細下,珍重今番光景。紅香自領。任漂沒江潭,不曾凄冷。只是相思,淚痕苔滿徑。
一片云絮飄墜,仿佛游仙的身影,涼風在池塘上剛剛平息。秋意稀疏,花枝眷戀,這幽深的情懷有誰能理解?斜陽正長。看水岸邊荷花盈盈,像身著素衣的美人整齊排列。最有趣的是采蓮少女,歌聲紛亂地飄落到煙靄中的小船。詞人從酒夢中剛剛醒來,喜愛這芳華未消,與友人攜手相贈。夜月微明,寒霜細細落下,珍惜此刻的光景。荷花獨自領受著紅香。任憑它漂落江潭,不曾感到凄冷。只是相思之情,讓淚痕般的青苔爬滿了小徑。
乙酉:干支紀年,此處指具體年份需結合作者生平考證。
荷花生日:傳統習俗中農歷六月二十四日為荷花誕辰。
蕭疏:稀疏、冷落,此處形容秋意初起的清冷。
蓮娃:采蓮的少女。
紅香:指荷花的紅色花瓣與香氣。
苔滿徑:青苔覆蓋的小路,暗含時光流逝與離別的寂寥。
此詞創作于乙酉年(具體年份需考)農歷六月,時逢荷花生日(六月二十四日),八日后作者與姚檉甫、云閣同游南河泡賞荷。因作者即將離京(出都),故借觀荷之機抒發對當下美好時光的珍惜及離別的愁思。
全詞以觀荷為線索,由景及情,既描繪了荷花的清艷與賞荷之樂,又暗含離京前的不舍。情景交融,將自然之景與人生感慨結合,體現了清代詞人對細微情感的敏銳捕捉。
昔迎戎師至,兵驕馬亦疲。三吳望風附,弓矢棄不持。
劉生總戎客,船插使清旗。泊船秀水上,奔競人恐遲。
劉生不肯仕,心識發且披。剃發令朝下,相顧為發悲。
三吳同時沸,紛紛起義師。爭言舟楫利,長技不得施!
劉生奔武水,父子就誅夷。陳梧錢唐至,旋登嘉禾陴。
頗聞黃鎮南,駐舟太湖湄。樓船號萬艘,勝兵焉可知!
吳興饋軍糧,晝夜相追隨。壯士爭激烈,富室愿蠲貲。
姑蘇城門外,匹馬不敢窺。可憐陸太學,破產供軍炊。
七月入姑蘇,搏戰還同嬉。此輩本烏合,一潰豈復知。
賴有吳職方,稍能出計奇。伏甲吳江岸,所忌惟在茲。
諸將無斗志,同舟自相疑。日費千黃金,空養搖櫓兒。
嘉禾一夜破,嵩江累卵危。乞師鎮南壘,搖手不可為!
如何十萬兵,曾無一矢遺!括餉既以飽,海口潛奔馳。
海口窄不出,鐵騎追及之。可憐熊虎姿,盡為魚腹尸!
三吳遍焚戮,試問戎首誰?
傍柳泊湖船,停橈薄暮天。
遠村煙樹里,歸雁水云邊。
釣叟垂香餌,樵童曳紙鳶。
江鄉民物美,風景更熙然。
花徑。花徑。草色簾波相映。
闌干不奈情何。曾憑春風袖羅。
羅袖。羅袖。淡月梨花依舊。
遠使隨雙節,新官屬外臺。
戎裝非好武,書記本多才。
移帳依泉宿,迎人帶雪來。
心知玉關道,稀見一花開。
洞口沈沈罨綠陰,
風泉吹落碧云深。
仙源未必無尋處,
至竟誰存避世心。
文力縱橫昔未窺,
每聞二子說襟期。
來朝借得新詩卷,
起我閒窗病酒時。
文物臺南是我鄉,朅來何必問行藏。
奇愁繾綣縈江柳,古淚滂沱哭海桑。
卅載弟兄猶異宅,一家兒女各他方。
夜深細共荊妻語,青史青山尚未忘。
澧浦月浮津,曾逢解佩人。至今香露夕,思殺楚鄉春。
騎馬向長安,冠塵每日彈。不知幽谷里,誰坐攬芳蘭。
蘆絮明寒渚,松陰暗草堂。
西溪好煙水,中有此漁莊。
筑籪營鷗宅,分田種鶴糧。
梅花三百樹,晴雪又浮香。
安得妙畫師,畫取明月夜。
將期月暗時,展向松窗下。
白馬楓香下,青春粉荔前。
雪凝千澗水,風蕩萬家煙。
卯酒官亭路,辛盤旅食年。
故人傳尺素,為枉濟江篇。
歲月急如流水,功名虛似浮云。何須勞苦百年心。行止繇來是命。
豈得人情勝舊,從教世事更新。笑談且與俗相親。好惡胸中自定。
對景不妨頭白,逢春且放眉開。莫教閑事惱心懷。容忍些兒何礙。
塵土難尋道侶,山林應屬奇才。朱衣翠袖兩邊排。不似柴門自在。
白日如如兀坐,中宵栩栩酣眠。興來臨水更看山。懷抱了無縈絆。
不要許多榮利,只圖些子清閑。麻絳草履布衣衫。學個道人打扮。
寶澤樓前月滿,瓊恩堂后花明。耳邊簫鼓動江城。元夕故園風景。
去歲今宵內苑,承恩賜宴觀燈。人間天上最關情。卻笑萍蹤無定。
舉世昏昏醉夢,幾人心眼惺惺。山窗春睡正冥冥。想見高齋喚醒。
江上云雨滕閣,湖邊煙水徐亭。莫將喧寂撓虛靈。便是黃庭內景。
寶澤樓前明燭,瓊恩堂后焚香。金盤瓜果侑瑤觴。等待團圓月上。
端拜廣寒仙姊,遙瞻北斗星皇。朱顏不改壽年長。更愿麒麟早降。
寂寞久臨風。斂步從容。春來懶玩小墻東。怕他撩亂花飛處,芳草茸茸。
憶別恨匆匆。失語無窮。何如那日莫相逢。可惜一番光景好,心與誰同。
簫鼓迎春日,喧喧客里聞。
馬消邊地雪,旗暖晉山云。
隱隱川光動,微微柳色分。
田園正好去,莫待有移文。
鐘未鳴,鼓未響,依前托缽歸方丈。
德山不會末后句,巖頭密意誰相亮。
只得三年也大奇,留與諸門作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