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象 其六
縱然生佛國,何似集王家。
竹削四蹄穩,棱分兩目斜。
沈疑山落影,噴亦雪飄花。
會向堯階舞,時清不觸邪。
縱然生佛國,何似集王家。
竹削四蹄穩,棱分兩目斜。
沈疑山落影,噴亦雪飄花。
會向堯階舞,時清不觸邪。
即使生長在佛國凈土,哪里比得上聚集在帝王之家。四蹄如竹削般堅實穩當,雙眼輪廓分明斜睨有神。沉水時疑是山影墜落,噴水時恰似雪花飄灑。它終會在帝王階前起舞,時政清明時絕不觸犯邪惡。
佛國:佛教中所說的極樂世界,此處指遠離塵囂的清凈之地。
王家:帝王之家,代指皇家宮苑或朝廷。
竹削:形容象蹄如竹節般削刻得堅實整齊。
棱分:輪廓分明,指象眼的線條清晰。
沈:同“沉”,指大象潛入水中。
堯階:借指帝王宮殿前的臺階,代指朝廷。堯,傳說中上古賢君,此處喻指賢明的君主。
時清:時政清明,天下太平。
觸邪:觸犯邪惡,此處指大象馴良不生事端。
此詩當為觀察皇家馴象場景所作。古代帝王多蓄養馴象用于禮儀,詩中“集王家”“堯階舞”即指此。創作背景或為太平盛世下,詩人通過對象的贊美,映射時政清明、君主賢明的社會環境,表達對盛世的頌揚。
全詩以象為喻,前半描繪其在王家的穩姿與靈動,后半以“堯階舞”“不觸邪”點題,既展現大象的馴良,又暗含對時政清明的歌頌,語言生動,結構嚴謹,是托物言志的小篇佳作。
谹議通三府,高名動四聰。鳳池仍舊渥,虎觀冊新功。晝日槐方翠,秋風棗已紅。直須先抗議,莫待入云中。
日月熙明地,風云際會辰。紫宮瞻象逼,丹扆喜情親。遜志賢謨在,仔肩圣德新。耕莘須負鼎,從此學商臣。
邇聯咨夕訪,清問切辰猷。博學今中壘,遐征古上游。齒寒當預計,身履即良籌。頗牧豈云遠,隱憂其有瘳。
雨下沾衣蘸水。驀回首、家山千里。昔日長安宦游子。譜新詞、度關山、歌地市。
蠹簡驚砂底。檢數葉、污泥飄墜。曾為篝燈夜分起。記年時、卷明君、翻蜀紙。
洞山有物黑似漆,老倒玉泉裈赫赤。
赤者吉中有兇,黑者兇中有吉,明眼衲僧難辨的。
即今吉兇悔吝拈向一邊,玉泉洞山且靠一壁,卻聽拄杖子出來露個消息。
久困書齋小,天饒一罅晴。
剩云猶釀雪,寒鳥漫爭鳴。
且步長街外,因懷閒客情。
郊林盡搖落,好讓梅孤清。
秀出芙蓉萬仞屏,石床云氣晝還扃。
曇花不斷六時雨,空翠常來四面青。
駐蹕尚思神駿過,談經猶有缽龍聽。
飛仙控鶴何年至,夢里邯鄲笑未醒。
誰云漁父是愚翁,一葉浮家萬慮空。
輕破浪,細迎風,睡起蓬窗日正中。
山頭磴石危梯險,
山下荒田野草悲。
更著秋風吹兩鬢,
不消幾日盡成絲。
怪底花開已兩回,
先生儤直未銜杯。
若猶不領渠儂意,
猶向階前一再開。
淡影深籠淺淺溪,香浮曉色月枝低。
欲尋程子同佳景,也拜堯夫學品題。
歲晚偏驚髯奮戟,春晴不似絮沾泥。
眼前多少諸兒女,花滟紛紛繞大堤。
峨峨南山石,逗影青云連。
時來忽長鳴,聲若雷霆喧。
崩騰震林木,隱隱落寒泉。
得非天鼓墜,無乃仙樂懸。
物理有如此,使我心凄然。
豐芑多才世亦雍,
文章猶見昔賢風。
天根悟處梅花早,
要有江門一老翁。
總轡登長路,嗚咽辭密親。借問子何之,世網嬰我身。永嘆遵北渚,遺思結南津。
行行遂已遠,野途曠無人。山澤紛紆馀,林薄杳阡眠。虎嘯深谷底,雞鳴高樹巔。哀風中夜流,孤獸更我前。悲情觸物感,沈思郁纏綿。佇立望故鄉,顧影凄自憐。
遠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廣。振策陟崇丘,安轡遵平莽。夕息抱影寐,朝徂銜思往。頓轡倚高巖,側聽悲風響。清露墜素輝,明月一何朗。撫枕不能寐,振衣獨長想。
可是籠中物,高飛不自繇。
鼎烹何足恨,綱解轉添愁。
獨叫黃沙遠,頻行竹徑幽。
主人情意重,豈為稻粱謀。
認得桃都路,桃花夾岸開。
二分春恰好,一棹客重來。
樹木新村抱,風塵老態催。
有情如此水,綠漲自瀠洄。
鐵筆峨冠袍繡豸。云中上黨威名在。紫綬綰章金作帶。增氣概。文星一點明江介。
顧我非才官鼎鼐。勛業無成容鬢改。后學晚生今有賴。期遠大。須君著眼驪黃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