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 和吳谷人韻
煙波一棹平生夢。龍山大小青相送。圓笠濕云痕。綠楊低壓門。秋江因漲雨。篙刺蘆花去。齊向渡頭開。燈紅捕蟹來。
煙波一棹平生夢。龍山大小青相送。圓笠濕云痕。綠楊低壓門。秋江因漲雨。篙刺蘆花去。齊向渡頭開。燈紅捕蟹來。
康莊咫尺有千山,欲問紫姑應已還。
人似常娥來陌上,燈如明月在云間。
車頭小女雙垂髻,簾里新粧一破顏。
卻下玉梯雞已唱,謾言齊客解偷關。
王命來天外,閼氏坐帳中。
儀雖聘鄰國,禮豈異和戎。
漢使方持節,胡人自帶弓。
唯應沙漠凜,不減諫臣風。
車螯與月蛤,寄自海陵郡。謂我抱余醒,江都多美醞。
老來飲不滿,一醉已關分。甘鮮雖所嗜,易飫亦莫問。
嬌女巧收殼,燕脂合眉暈。貧奩無金玉,狼藉生恚忿。
妻孥喜食之,婢妾困掃??。行當至京華,耳目飽塵坌。
此味爽口難,書為厭者訓。
昂然大雄雞,高冠紫沉羽。
星占太史局,樹棲丞相府。
知時不失晦,得食曾呼伍。
幸無終夜鳴,須防人起舞。
薛老大字留山峰,百尺倒插非人蹤。其下長樂太守書,矯然變怪神淵龍。
薛老誰何果有意,千古乃與奇筆逢。太守姓出東漢邕,名齊晉魏王與鐘。
尺題寄我憐衰翁,刮青茗籠藤纏封。紙中七十有一字,丹砂鐵顆攢芙蓉。
光照陋室恐飛去,鎖以漆篋緘重重。茶開片銙碾葉白,亭午一啜驅昏慵。
顏生枕肱飲瓢水,韓子飯齏居辟雍。雖窮且老不媿昔,遠荷好事紓情悰。
蜀岡莽蒼臨大邦,雄雄太守駐旌幢。
相基樹楹氣勢厖,千山飛影橫過江。
峰嶠俯仰如奔降,雷塘坡小???雙。
陸羽井苔黏瓦缸,煎鐺瀉鼎聲淙淙。
雨牙鳥爪不易得,碾雪恨無居士龐。
已見宣城謝公陋,吟看遠岫通高窗。
昔見蘭叢牙,今見連蔓瓜。
持入咸陽市,本出故侯家。
五色相鉤蔕,秦人應自夸。
行當七月薦,乞巧雜盤花。
倩然五蛾眉,妙曲動金弦。
犀椎玉鈴鈴,龍撥雷????。
響急能愈靜,意閑情常專。
主人昔結客,一醉百金捐。
觀濤來吳都,遇我泗水邊。
夜飲向明月,非同聞鄰船。
秦帝觀滄海,勞人何得修。
石橋虹霓斷,馳道鹿麋游。
車轍久已沒,馬跡亦無留。
驪山寶衣盡,萬古空冢丘。
拜垅忽生寒食心,應緣春入感啼禽。
淚霑宿草根仍凍,馬立荒沙跡已深。
野老輟耕風料峭,山房開晝日陰森。
歸鞍卻望原頭路,羃歷輕煙物景沉。
縲囚往慮問,勤恤意不息。猛虎在陷穽,挑尾尚求食。
常憂有詿誤,非罪罹暴迫。藹藹萬乘都,憧憧四方客。
一遭纖微釁,鑒垢莫磨拭。是以大君心,惟恐橫抵摘。
前法著以律,后法編以冊。每當炎蒸時,獄器用刷滌。
應無古冤血,地下化為碧。我今因牽吟,聊以肝膽瀝。
刑人皆得辜,不似尤地脈。間歸即解鞍,浣手嫌控靮。
昔言善烹魚,必先溉釜鬲。愿言保兢慎,切勿厭此役。
夜月可留翫,清樽可獨適。一榻寬且平,群動都已寂。
可用休其勞,不休庶終夕。
淮光抱城去,山翠落樽前。
魯叟欲浮海,楚人休問天。
野云將拂幔,水鳥不驚船。
歷覽誰能賦,今聞太守賢。
迷蹤在塵土,衣褐戀蓬蒿。
有狡誰窮穴,中書惜拔毫。
獵從原上脫,靈向月邊逃。
死作功勛戒,良弓合自弢。
文房四寶出二郡,邇來賞愛君與予。
予傳澄心古紙樣,君使制之精意余。
自茲重詠南堂紙,將今世人知首尾。
又得水底碧玉腴,溪匠畏持如抱虺。
拜貺雙珍不可辭,年衰只怕歔歈鬼。
東都車馬苦飛霾,南國桅帆喜過淮。
船背插旗風自展,沙頭迎浪雪相排。
白魚已薦糟增味,紅稻新炊粟厭懷。
定似謝公吟遠岫,錢塘應合有高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