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堂留題
蜀岡莽蒼臨大邦,雄雄太守駐旌幢。
相基樹楹氣勢厖,千山飛影橫過江。
峰嶠俯仰如奔降,雷塘坡小???雙。
陸羽井苔黏瓦缸,煎鐺瀉鼎聲淙淙。
雨牙鳥爪不易得,碾雪恨無居士龐。
已見宣城謝公陋,吟看遠岫通高窗。
蜀岡莽蒼臨大邦,雄雄太守駐旌幢。
相基樹楹氣勢厖,千山飛影橫過江。
峰嶠俯仰如奔降,雷塘坡小???雙。
陸羽井苔黏瓦缸,煎鐺瀉鼎聲淙淙。
雨牙鳥爪不易得,碾雪恨無居士龐。
已見宣城謝公陋,吟看遠岫通高窗。
蜀岡蒼茫橫亙,俯瞰著繁華大邦,威嚴的太守在此駐留儀仗。精心選址建造的平山堂氣勢宏大,千山的影子仿佛橫越過長江。峰嶺起伏,好似在奔走拜降,雷塘邊小坡上有一對???。陸羽井邊青苔黏著瓦缸,煮茶時煎鐺瀉鼎聲音淙淙作響。好茶難得,遺憾沒有居士龐那樣會品茶的人來碾茶。已覺宣城謝公的居處遜色,我吟詩觀賞著遠處山巒,透過高高的窗戶。
蜀岡:在揚州西北,是揚州的名勝之地。
大邦:指揚州。
旌幢:旗幟和儀仗,這里指太守出行的儀仗。
相基:選擇地基。樹楹:建造房屋。厖(máng):大。
峰嶠(qiáo):山峰。
雷塘:在揚州城北。???(xī chì):一種水鳥。
陸羽井:唐代陸羽曾在揚州居住,此井相傳為他所鑿。
雨牙鳥爪:指好茶。
居士龐:可能指善于品茶的人。
宣城謝公:指謝朓,他曾任宣城太守,有不少寫景佳作。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平山堂是歐陽修在揚州任太守時所建。此詩可能是詩人游覽平山堂時所作,當時揚州經濟繁榮,文化昌盛,文人雅士常在此聚會,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中游覽,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平山堂的壯觀景色與獨特韻味。其突出特點是寫景氣勢磅礴,兼具人文氣息。在文學史上雖不算廣為人知,但體現了當時文人游覽名勝、吟詩抒懷的創作風尚。
錦院風來竹葉香。燈光月色滿東窗。
漫教宿吹當筵發,還怕余寒入袖涼。
花正好,日初長。莫將沉醉換年芳。
珠簾十里春無價,處處樓臺燕一雙。
才如白錦筆如杠,獨步文壇折幔幢。
梅閣題詩梁水部,宰官護法晉廬江。
十年傲骨渾無恙,千古雄心不肯降。
共向豐湖旌白水,斗間龍氣本來雙。
登歷中朝白發稀,一官趨拜出彤扉。
新辭虎竹分金節,重惹龍香滿繡衣。
棠樹成陰循吏去,柏臺持憲遠人歸。
多君早負澄清志,此去應知愿不違。
花閉空城草路非,重來庭巷認雙扉。
長沙賦罷年方少,孤竹歌成愿已違。
久掛綠琴弦自解,舊題紅葉墨全稀。
此情擬向鄰人說,哀笛無端弄落暉。
老雨胸中畫一幅,南海以南北岳北。平生嗜畫故眈游,須鬢將無筆頭黑。
三晉云山落吾手,盤礴惟酣王黑酒。西園死后竟無人,耳鑒徒多寒具友。
友中馬盛最稱神,并有屠朱華孟陳。十年一別半生死,硯前不見西山春。
揚州張镠奚畢替,云間復園萬李契。張黃呂謝嶺南豪,楊戴金袁游客最。
更從方外得三人,吏隱中間亦逢四。其余畫友尚紛紛,屈指寰中難悉記。
群公大半詩酒星,不斷青山屐底青。手涂腳蹴盡生氣,不比俗工徒繪形。
形神之間判今古,慧悟從心不能語。天機急電失難追,王宰空勞李徒苦。
君雖讀書少游歷,萬卷安能從筆出。到眼云煙且靜看,師人不若能師物。
金奩玉軸悉塵腐,各有靈臺一方血。文章如面不須同,同便非吾萬事一。
君今學畫先學癡,癡是專心別無說。虎頭子久工癡人,何事不癡能得絕。
君癡但取娛情休,襪材齷齪金帶羞。不朽休憑數張紙,男兒自可致千秋。
渡江之初不暇給,
諸老文辭今尚傳。
六十年間日衰靡,
此事安可付之天。
選得幽居愜野情,終年無送復無迎。
有時直上孤峰頂,月下披云嘯一聲。
寶慈殿里百花香,
慈德宮前春晝長。
紅傘龍輿尊圣瑞,
三宮同捧萬年觴。
坐聽煙露下叢蘭。
秋月今宵共指看。
明知小別總難歡。
已秋寒,別后君休獨倚欄。
世尊只眼通三界,外道雙眸貫五天。
華意正濃桃臉笑,春光不在柳梢邊。
背觸人難會,憑君子細看。
片云才出洞,遮卻面前山。
可惜有生都袞袞,
如何終日只紛紛。
滿前妙景無人識,
到處清音獨我聞。
無情緒,無情緒,寂寞掩重門。
銀蠟心多才有淚,寶香字斷更無痕。
梨花浸黃昏。
遠道勤君屐齒迂,寄聲從此問何如。
歸鴻不與斜陽盡,離恨還將落葉書。
吏橫要須先縛虎,民勞切記莫驚魚。
扶藜目送雙旌發,愁絕誰憐澗上居。
走馬尋春得得忙,
嫣紅姹紫盡芬芳。
歸來靜對寒梅嗅,
始覺閒花帶草香。
江水無波漢水清。吳娃憔悴怨飄零。可憐春草連天碧,不見新苔入眼青。
風瑟瑟,雨冥冥。垂楊多處是離亭。鄰家歌舞關何事,莫向癡人說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