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十志十首:期仙磴
期仙磴者,蓋危磴穹窿,迥接云路,靈仙仿佛。若可期及,
霏微陰壑兮氣騰虹,迤邐危磴兮上凌空。
青霞杪兮紫云垂,鸞歌鳳舞兮吹參差。
鸞歌鳳舞兮期仙磴,鴻駕迎兮瑤華贈。
山中人兮好神仙。
期仙磴者,蓋危磴穹窿,迥接云路,靈仙仿佛。若可期及,
霏微陰壑兮氣騰虹,迤邐危磴兮上凌空。
青霞杪兮紫云垂,鸞歌鳳舞兮吹參差。
鸞歌鳳舞兮期仙磴,鴻駕迎兮瑤華贈。
山中人兮好神仙。
期仙磴啊,那險峻的石磴彎曲高聳,遠遠地連接著云間的道路,仿佛能看到靈仙的身影,好像可以期待與他們相遇。幽深的山谷中霧氣彌漫,如彩虹般升騰,那曲折的石磴凌空而上。青霞的頂端紫云低垂,鸞鳥歌唱、鳳凰起舞,樂聲悠揚。在這鸞歌鳳舞的期仙磴上,仙人的車駕迎來,還贈送瑤華仙草。山中的人啊,喜愛神仙之道。
期仙磴:期望能遇到仙人的石磴。
危磴:險峻的石磴。穹窿:彎曲高聳的樣子。
迥接:遠遠連接。
靈仙:神仙。仿佛:隱隱約約,看不真切。
霏微:霧氣彌漫的樣子。陰壑:幽深的山谷。
迤邐:曲折連綿。
青霞杪:青霞的頂端。
參差:本指長短不齊,這里形容樂聲悠揚。
鴻駕:仙人的車駕。瑤華:傳說中的仙草。
作者盧鴻一是唐代隱士,他隱居嵩山,創作《嵩山十志十首》來描繪嵩山的十處勝景。此詩創作于他隱居嵩山期間,當時他遠離塵世喧囂,醉心于山水之間,對神仙之道有濃厚興趣,在這樣的心境下創作了這首詩,表達自己對神仙境界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神仙世界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營造出奇幻的仙境氛圍,語言優美。在文學史上,它是描繪嵩山景色與作者心境的佳作,展現了唐代文人對自然和神仙境界的獨特追求。
渥洼徒自有權奇,伯樂書名世始知。
競走墻前希得俊,高縣日下表無私。
都中紙貴流傳后,海外金填姓字時。
珍重劉繇因首薦,為君送和碧云詩。
嫁時五月歸巴地,今日雙旌上越州。
興慶首行千命婦,會稽旁帶六諸侯。
海樓翡翠閑相逐,鏡水鴛鴦煖共游。
我有主恩羞未報,君于此外更何求。
愛直莫愛夸,愛疾莫愛斜。
愛謨莫愛詐,愛施莫愛奢。
擇才不求備,任物不過涯。
用人如用己,理國如理家。
襃縣驛前境,曲江池上情。
南堤衰柳意,西寺晚鐘聲。
云水興方遠,風波心已驚。
可憐皆老大,不得自由行。
濩落因寒甚,沈陰與病偕。藥囊堆小案,書卷塞空齋。
脹腹看成鼓,羸形漸比柴。道情憂易適,溫瘴氣難排。
治尰扶輕杖,開門立靜街。耳鳴疑暮角,眼暗助昏霾。
野竹連荒草,平陂接斷崖。坐隅甘對??,當路恐遭豺。
蛇蠱迷弓影,雕翎落箭靫。晚籬喧鬬雀,殘菊半枯荄。
悵望悲回鴈,依遲傍古槐。一生長苦節,三省詎行怪。
奔北翻成勇,司南卻是咼。穹蒼真漠漠,風雨漫喈喈。
彼美猶谿女,其誰占館娃。誠知通有日,太極浩無涯。
布卦求無妄,祈天愿孔皆。藏衰謀計拙,地僻往還乖。
況羨蓮花侶,方欣綺席諧。鈿車迎妓樂,銀翰屈朋儕。
白纻顰歌黛,同蹄墜舞釵。纖身霞出海,艷臉月臨淮。
籌箸隨宜放,投盤止罰啀。紅娘留醉打,觥使及醒差。
顧我潛孤憤,何人想獨懷。夜燈然檞葉,凍雪墮塼堦。
壞壁虛缸倚,深爐小火埋。鼠驕銜筆硯,被冷束筋骸。
畢竟圖斟酌,先須遣癘痎。槍旗如在手,那復敢崴?。
胡部新聲錦筵坐,中庭漢振高音播。太宗廟樂傳子孫,取類群兇陣初破。戢戢攢槍霜雪耀,騰騰擊鼓云雷磨。初疑遇敵身啟行,終象由文士憲左。
昔日高宗常立聽,曲終然后臨玉座。如今節將一掉頭,電卷風收盡摧挫。
宋晉鄭女歌聲發,滿堂會客齊喧?。珊珊珮玉動腰身,一一貫珠隨咳唾。
頃向圜丘見郊祀,亦曾正旦親朝賀。太常雅樂備宮懸,九奏未終百寮惰。惉滯難令季札辨,遲廻但恐文侯臥。工師盡取聾昧人,豈是先王作之過。
宋沇嘗傳天寶季,法曲胡音忽相和。明年十月燕寇來,九廟千門虜塵涴。
我聞此語嘆復泣,古來邪正將誰奈。奸聲入耳佞入心,侏儒飽飯夷齊餓。
皓腕卷紅袖,錦鞲臂蒼鶚。
故人斷弦心,稚齒從禽樂。
當年惜貴游,遺形寄丹雘。
骨象或依稀,鉛華已寥落。
似對古人民,無復昔城郭。
子亦觀病身,色空俱寂寞。
吳王心日侈,服玩盡奇瓌。身臥翠羽帳,手持紅玉杯。
冠垂明月珠,帶束通天犀。行動自矜顧,數步一裴回。
小人知所好,懷寶四方來。奸邪得借手,從此幸門開。
古稱國之寶,谷米與賢才。今看君王眼,視之如塵灰。
伍員諫已死,浮尸去不回。姑蘇臺下草,麋鹿暗生麑。
月落禁垣西,星攢曉仗齊。
風傳宮漏苦,云拂羽儀低。
路隘車千兩,橋危馬萬蹄。
共嗟封石撿,不為報功泥。
織夫何太忙,蠶經三臥行欲老。
蠶神女圣早成絲,今年絲稅抽征早。
早征非是官人惡,去歲官家事戎索。
征人戰苦束刀瘡,主將勛高換羅幕。
繅絲織帛猶努力,變緝撩機苦難織。
東家頭白雙女兒,為解挑紋嫁不得。
檐前裊裊游絲上,上有蜘蛛巧來往。
羨他蟲豸解緣天,能向虛空織羅網。
聞道盧明府,閑行詠洛神。
浪圓疑靨笑,波鬬憶眉嚬。
蹀躞橋頭馬,空蒙水上塵。
草芽猶犯雪,冰岸欲消春。
寓目終無限,通辭未有因。
子蒙將此曲,吟似獨眠人。
驃之樂器頭象駝,音聲不合十二和。促舞跳趫筋節硬,繁辭變亂名字訛。
千彈萬唱皆咽咽,左旋右轉空傞傞。俯地呼天終不會,曲成調變當如何。
德宗深意在柔遠,笙鏞不御停嬌娥。史館書為朝貢傳,太常編入鞮靺科。
古時陶堯作天子,遜遁親聽康衢歌。又遣遒人持木鐸,徧采謳謠天下過。
萬人有意皆洞達,四岳不敢施煩苛。盡令區中擊壤塊,燕及海外覃恩波。
秦霸周衰古官廢,下堙上塞王道頗。共矜異俗同聲教,不念齊民方薦瘥。
傳稱魚鼈亦咸若,茍能效此誠足多。借如牛馬未蒙澤,豈在抱甕滋黿鼉。
教化從來有源委,必將泳海先泳河。是非倒置自古有,驃兮驃兮誰爾訶。
見說巴風俗,都無漢性情。
猿聲蘆管調,羌笛竹雞聲。
迎候人應少,平安火莫驚。
每逢危棧處,須作貫魚行。
??刀刃光,彎彎弓面張。
入水斬犀兕,上山椎虎狼。
里中無老少,喚作癲兒郎。
一日風云會,橫行歸故鄉。
夢上高高天,高高蒼蒼高不極。
下視五岳塊累累,仰天依舊蒼蒼色。
蹋云聳身身更上,攀天上天攀未得。
西瞻若水兔輪低,東望蟠桃海波黑。
日月之光不到此,非暗非明煙塞塞。
天悠地遠身跨風,下無階梯上無力。
來時畏有他人上,截斷龍胡斬鵬翼。
茫茫漫漫方自悲,哭向青云椎素臆。
哭聲厭咽旁人惡,喚起驚悲淚飄露。
千慙萬謝喚厭人,向使無君終不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