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禪三首寄胡果 其三
近見新章句,因知見在心。
春游晉祠水,晴上霍山岑。
問法僧當偈,還丹客贈金。
莫驚頭欲白,禪觀老彌深。
近見新章句,因知見在心。
春游晉祠水,晴上霍山岑。
問法僧當偈,還丹客贈金。
莫驚頭欲白,禪觀老彌深。
最近讀到你新寫的詩章,由此可知你的禪悟已存于心。春日里游覽晉祠的流水,晴天登上霍山的高頂。向僧人請教佛法,他以偈語相贈;求丹的人贈我黃金。不要驚訝頭發將白,禪修的境界會隨年老更加深厚。
見:同“現”,顯現。
晉祠:位于山西太原,為祭祀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而建的祠堂。
霍山岑:霍山的山頂,霍山即霍太山,位于山西中部。
偈(jì):梵語“偈陀”的簡稱,佛經中的唱詞,多為四句,用于總結教義。
還丹:道教術語,指修煉而成的丹藥,此處或借指修行成果。
禪觀:佛教術語,指通過禪定觀照佛法,領悟真理。
此詩為白居易晚年寄贈友人胡果之作。白居易晚年浸淫佛道,常與友人以詩論禪,詩中“春游”“問法”等場景或為其晚年禪修生活的真實寫照,旨在通過詩章交流,分享對禪理隨年齡增長愈發深刻的體悟。
全詩圍繞“悟禪”主題,通過友人詩章、山水游賞、問法參禪等生活片段,展現禪修與生活的融合,最終以“禪觀老彌深”點明主旨,體現詩人晚年對禪理的深刻理解與豁達心境。
浣花有客圣于詩,詩律精嚴晚更奇。
天半笙簧珠錯落,酒中芒角骨嵚崎。
何嘗哭笑同遺老,豈獨風流是我師。
頗憶子京修史地,兩行紅袖寫烏絲。
萬種閑愁,堆疊起、問誰能掃。看此日、幻朱成碧,世情顛倒。藥味便佳癡莫去,花香有韻饑難療。望玉樓、十二瑞煙飛,云梯杳。
鶯語倦,蟬聲鬧。添別思,憐同調。聽子規啼斷,幾多悲悼。念舊不歸華表壑,避喧枉憶南山豹。倚危樓、湘水一帆風,空憑眺。
委蛇東省步,磊落建安才。信有龍遺蛻,虛疑鶴化胎。奇探過禹穴,勝紀想天臺。寄謝談經子,匡衡正鼎來。
已罷東西陜,寧懷大小勞。卜居聊隱約,聳壑即孤高。化理張京兆,風騷何水曹。快觀豪動勢,萬馬赴成皋。
阿房章小杜,桐樹別諸韓。肯略黔驢技,從知海鳥翰。曉樊榮露槿,夏圃足山丹。欲識閑風致,方袍映鹖冠。
驅鱷文何典,懷沙恨有馀。暫堪乘蠡舫,奚取上鄒書。晤語天方假,言歸歲欲除。掌中希世寶,那得竟藏諸。
幽棲非避俗,玩易契同人。沙蜮空窺影,靈犀解辟塵。羽觴行綠蟻,石鼎煮香椿。他日鳴珂里,還誰許卜鄰。
金閣妝新杏,瓊筵弄綺梅。
人間都未識,天上忽先開。
蝶繞香絲住,蜂憐艷粉回。
今年春色早,應為剪刀催。
木落風高畫角哀,霜濃野闊一登臺。云旗天轉桑乾出,日馭煙橫碣石開。
黑水遐封思禹跡,金方借箸失邊才。漢家養士恩如海,誰伏青蒲請劍來。
嚴飆吹雪滿西山,原野蒼茫積素間。鉦鼓一軍勞挽粟,風沙十月憶當關。
重闉日落銅符出,大漠云驅塞馬還。驃騎貳師俱寂寞,短衣擬綴羽林班。
滾滾洪流瀉運河,垂楊兩岸綠陰多。行人無處逃秋暑,欲借清風消幾何。
千尺長牽溯逆河,清流偏少濁流多。孤舟小憩濃陰下,更奈秋蟬聒耳何。
推篷一枕看銀河,秋入新涼夜更多。翻憶長安騎瘦馬,塵埃兩眼奈悲何。
戊午初秋別潞河,雙眸空笑閱人多。濃陰也愛河邊柳,爭奈秋風欲送何。
無限晴光春可憐,幾堪縈日復縈煙。碧桃紅杏休相妒,留與封家作錦纏。
纖影微茫散遠空,多情一陪是東風。落花擾亂渾無賴,又掠斜曛水檻中。
饒陽御匪政聲優,
獎擢賢能任易州。
督練民團資捍衛,
肅然境內裕謀猷。
桃李正芬敷,花繁覆敝廬。
亂香尋密牖,碎影下前除。
靜繞晝眠后,輕攀春醉馀。
縱然觀盡日,誰敢罪狂疏。
清曉渡湘水,攜壺登翠微。
尋碑懷北海,采菊思東歸。
月落群雞唱,霜高一雁飛。
炊煙連萬戶,紅日上征衣。
怪石繁榕斷暑埃,玉屏如水逐秋來。
波間日月輪邊轉,海上風云鏡里回。
傍晚黿鼉窺席罷,占沙鸂鶒背人開。
浮名愧爾汀邊鶩,湛湛長江起暮哀。
暮云春樹江東遠,十年軟紅塵井。雨屋酣歌,月樓醉倚,還倩天風吹醒。青鐙耿耿。算除卻淵明,誰憐孤影。自卷荷衣,石床高臥翠微冷。
山空但覺晝永。舊游花柳夢,不忍重省。燕子梁空,雞兒巷靜,休說長安風景。丹臺路迥。怎見得玄都,□□芳徑。共理瑤笙,鳳凰花外聽。
緯蕭織薄舊封侯,
不信詩書竟白頭。
此去春江認歸雁,
年年飛過古幽州。
欲覓封侯,慚不是、虎頭燕頷。空自負、健兒身手,青天可撼。
奔走幾年人老大,荒村一徑楊花糝。生怕是、花落打頭來,都無膽。
也應有,味回欖。漫延佇,發霜髧。想半生嗜好,真同昌歜。
鐵骨銅筋成底用,綠紅肥瘦同愁慘。又五更、聽得鼓鼙聲,死還散。
微祿我嗟趨走,
窮苦君厭荒涼。
謀道與之謀食,
未知何計為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