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三十六首 其二十四
施供養者,受供養者。
俱無住著,獲波羅蜜。
施供養者,受供養者。
俱無住著,獲波羅蜜。
布施供養的人,接受供養的人。雙方都不執著于外相,便能獲得究竟的智慧與解脫。
供養:佛教術語,指以香花、飲食、財物等資養佛、法、僧三寶。
住著(zhuó):執著,指對事物的固執貪著,無法放下。
波羅蜜:梵語“波羅蜜多”的簡稱,意為“到彼岸”,指超越生死輪回,抵達涅槃的解脫境界。
此偈頌為佛教修行指導語,可能創作于禪宗興盛時期(如唐宋)。核心思想契合《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理念,旨在破除修行者對施與受的執著,強調“無住”是修持波羅蜜的關鍵。
全詩聚焦“施”與“受”的修行關系,以“無住著”為樞紐,點明破除我執方能得究竟解脫的佛理,體現佛教“離相修善”的核心思想,語言凝練,義理深刻。
花光燈影浸簾櫳。蓬島現仙翁。
瑤裾織翠,詩瞳點碧,酒臉潮紅。
竇郎陰德知多少,萬卷奏新功。
前庭梧竹,后園桃李,無限春風。
聞道晚春時候,暖風是處花飄。
游人爭渡水南橋。多少池塘春草。
躍馬誰聯玉勒,釣魚應泛蘭橈。
韶光何限不逍遙。輸與溪鷗野鳥。
兩袖梅風,謝橋邊、岸痕猶帶陰雪。過了匆匆燈市,草根青發。
燕子春愁未醒,誤幾處、芳音遼絕。煙溪上、采綠人歸,定應愁沁花骨。
非干厚情易歇。奈燕臺句老,難道離別。小徑吹衣,曾記故里風物。
多少驚心舊事,第一是、侵階羅襪。如今但、柳發晞春,夜來和露梳月。
五云騰曉。望凝香畫戟,恍然蓬島。玉露冰壺,照神仙風表。詩書坐嘯。喚淮楚、滿城春好。雨谷催耕,風簾戲鼓,家家歡笑。
南湖細吟未了??唇鹕徱怪保P飛詔。鬢影青青,辦功名多少。持杯滿釂。聽千里、載歌難老。試問尊前,蟠桃次第,紅芳猶小。
煙汀一抹蒹葭渚。風亭兩下荷花浦。
月色漾波浮。波流月自留。
若耶溪上女。兩兩三三去。
眉黛斂羞蛾。采菱隨棹歌。
阻風中酒。流落江湖成白首。
歷盡艱關。贏得虛名在世間。
浩然歸去。憶著石屏茅屋趣。
想見山村。樹有交柯犢有孫。
船系釣臺下,身寄碧云端。胸中千古風月,筆下助波瀾。喚起羊裘仙魄,來伴蟬冠清影,星閣倚闌干。上想中興事,名節重于山。
濯滄浪,開玉鑒,照朱顏。平生多少英氣,直欲斬樓蘭。盡道詩書元帥,好作經綸上袞,勛業秉華丹。霄漢展鸞翼,雷雨震龍蟠。
東陵美景,有輕煙和月,斜風吹雨。一體龍須隨地轉,不學松蘿兒女。結就員青,收來掌握,猶帶金盤露。拍浮金井,水花零亂飛舞。
誰信六月飄霜,破開落刃,散銀絲金縷。冷碧凄香縈齒頰,洗我塵襟煩暑。杜老吟詩,已公留客,此興無今古。安期非誕,世間有棗如許。
花落臺池靜。自春衫閑來,老了舊香荀令。酒既相違詩亦可,此外云沈夢冷。又催喚、官河蘭艇。匝岸煙霏吹不斷,望樓陰、欲帶朱橋影。和草色,入輕暝。
裙邊竹葉多應剩。怪南溪見后,無個再來芳信。胡蝶一生花里活,難制竊香心性。便有段、新愁隨定。落日年年宮樹綠,墮新聲、玉笛西風勁。誰伴我,月中聽。
赤壁磯頭,一番過、一番懷古。想當時、周郎年少,氣吞區宇。萬騎臨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魚龍怒。卷長波、一鼓困曹瞞,今如許。
江上渡,江邊路。形勝地,興亡處。覽遺蹤,勝讀史書言語。幾度東風吹世換,千年往事隨潮去。問道傍、楊柳為誰春,搖金縷。
不見東山月露香。姚家借得小芬芳。亂鶯隨趁過宮墻。
香珀碾花嬌有意,綠茸繡葉澀無光。御封春酒幾時嘗。
為茲春酒壽詩翁。我輩一尊同。
香動梅梢圓月,年年先得東風。
冰溪清淺流環玉,蓮幕漫從容。
但愿人生長久,揮弦目送飛鴻。
金丹大藥人人有。要須是、心傳口授。一片白龍肝,一盞醍醐酒。
只為離無尋坎有。移卻南宸回北斗。好笑。見金翁姹女,兩個廝斗。
些兒鉛汞調勻,觀漢月海潮,抽添火候。一箭透三關,方表神仙手。
兔子方來烏處住,龜兒便把蛇吞了。知否。那兩個鍾呂,是吾師友。
暮雨收塵馬,薰風起籜龍。
夜涼人鎖武成宮。卻憶親旁、壽餅薦油蔥。
誰錫詩人類,應晞穎谷封。
兒行雖遠母心通。觸撥今宵、夢逐彩云東。
霜月冷婷婷。夾岸蘆花雪點成。短艇水晶宮里系,閑情。誰道芙蓉更有城。
阿鵲數歸程。人倚低窗小畫屏。莫恨年華飛上鬢,堪憑。一度春風一度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