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聞道晚春時候,暖風是處花飄。
游人爭渡水南橋。多少池塘春草。
躍馬誰聯(lián)玉勒,釣魚應泛蘭橈。
韶光何限不逍遙。輸與溪鷗野鳥。
聞道晚春時候,暖風是處花飄。
游人爭渡水南橋。多少池塘春草。
躍馬誰聯(lián)玉勒,釣魚應泛蘭橈。
韶光何限不逍遙。輸與溪鷗野鳥。
聽說在晚春時節(jié),溫暖的風到處吹拂,花兒飄散。游人們爭著渡過水南橋,池塘邊長滿了春草。誰能騎著駿馬,勒著玉韁繩馳騁;釣魚的人應該在蘭舟上泛舟。美好的春光無限,卻不能盡情逍遙,真比不上溪邊的鷗鳥和野外的飛鳥。
是處:到處。
玉勒:玉制的馬銜,這里指裝飾華麗的馬。
蘭橈:用木蘭樹做的船槳,這里代指船。
韶光:美好的時光,常指春光。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詞的內容來看,應是在晚春時節(jié),詞人看到游人和自然景象有感而發(fā)。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和平的時期,人們有閑情逸致外出游玩。詞人或許因自身的一些事務未能盡情享受春光,從而產生了感慨。
這首詞主旨是借晚春之景,抒發(fā)對美好時光的向往和不能逍遙的遺憾。其特點是景色描寫生動,情感表達含蓄。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突出,但展現了詞人對生活細致的觀察和情感的細膩表達。
桃花渡口水如天,滄海蓬萊問列仙。老我長淮歸未得,春風矯首白云邊。
金門次第曉鐘開,日午千官帶笑回。溫旨今朝從內出,尚書復過阿爺來。
似見咿呀初學步,誰知冠禮竟加余。春秋鑄就慵疏性,辜負家藏幾柜書。
不見郎歸照六經,年年誤妾拾流螢。何由飛上天河去,化作牽牛織女星。
草碧明沙際,霜紅試雨初。官船蕩素槳,驚散一雙魚。
松聲如訴老桓奸,白纻纖歌污楚山。南北東西春眼底,古今興廢夕陽間。半天荒井泉花碧,千載殘基碣蘚斑。萬壑清風掃遺臭,野僧云臥竹陰閑。
玉露垂河漢,清光夜寂寥。碧天初見月,蒼海暗生潮。為客南溟近,思家北斗遙。湖山明鏡里,佳會隔云霄。
秋雨漫漫夜復朝,可嗟蔀屋望重霄。遙知宴坐無馀念,萬事都從劫火燒。
郎有心,姐有心,羅怕人多屋又深。人多哪有千只眼,屋深哪有千重門。
既雨天復佳,鳴鳥聲故故。前溪春已深,勸我脫布褲。刺篙亂清漣,艇子入浦溆。我褲不用脫,汝自顧汝婦。
按舞霓裳點拍頻,紫鸞簫底步香塵。故將羅襪雙鉤玉,踏破紅云一片春。殘月淡籠煙漠漠,并鴛交臥水粼粼。莫教燕子銜將去,留向東風擬洛神。
已甘抱節(jié)比枯篁,曾薦青奴一夜涼。就使秋風能再熱,敢辭辛苦侍幃房。
圣境三千歲,仙花始一開。如何金箓會,并奉列真來。
孺子間居與世忘,蕭蕭深院映虛堂。露漙玉干桐孫長,霜飽金丸橘子香。白版拄頤迎灝爽,素絲橫膝答清商。知君不是趨炎客,長嘯一聲天地涼。
裊裊中天雪,盈盈難自持。我心豈欲墮,奈此歲寒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