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港渡
秋臨景港渡,
澄波生綠苔。
舟移遠岸動,
帆掛好風來。
斜日畫旂捲,
中流清吹哀。
榜人歌未罷,
前導已相催。
秋臨景港渡,
澄波生綠苔。
舟移遠岸動,
帆掛好風來。
斜日畫旂捲,
中流清吹哀。
榜人歌未罷,
前導已相催。
秋日來到景港渡口,清澈的水波上生長著綠苔。船兒移動,遠處的江岸仿佛也在晃動;掛起船帆,迎面吹來宜人的秋風。西斜的太陽下,彩繪的旗幟隨風翻卷;江中心傳來的清越吹奏聲帶著哀婉。船工的歌聲還未停歇,前面引導的船只已在催促前行。
景港渡:景港的渡口。
澄波:清澈的水波。
綠苔:綠色的水藻或苔蘚。
畫旂(qí):彩繪的旗幟。旂,同“旗”。
中流:江中心。
清吹(chuì):清越的吹奏聲。
榜人:船工,劃船的人。
前導:前面引導的船只。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當為作者秋日行旅途經景港渡時所作,記錄途中所見所感,展現了江渡行旅的生動場景。
此詩描繪秋日景港渡的渡口風光與行旅場景,通過細膩刻畫澄波綠苔、舟移帆舉、斜日畫旂、清吹船歌等意象,展現秋日江渡的清美與行旅的動態,語言清新,手法靈動,體現詩人對旅途風光的敏銳觀察與情感投射。
枯者既就拾,濕者亦既束。
空此一谷薪,載之可折軸。
下山售市價,得糧不能宿。
誰知此時心,氣塞口自嘿。
安得如買臣,賣薪有時足。
不用高飛逐走蓬,
鳴鳩乳燕自相從。
日斜庭院春聲歇,
一樹櫻桃細雨中。
待漏長安拂曙行,十年京國記平生。
聯詩東署公霜韻,煮茗西憐借瓦鐺。
身外功名須勇退,笑中刀劍最相傾。
淵明亦是知幾者,綱目書中看品評。
丈人逢孺子,挾策此相邀。所以邳城下,今存墜履橋。
靈奇傷往事,契合想前朝。濉水東流去,英雄恨未銷。
秋來一雨動經旬,
水灌城闉浪拍津。
橋外綠波平雁齒,
屋邊碧漲蹙魚鱗。
室廬半作河中沚,
禾稼全成水上蘋。
太息催科諸長吏,
還將租賦病災民。
得人怕,得人憎。
嚇得神鼎,頭縮面青。
燒火未著,晚參鼓鳴。
春欲去,去天涯。
片片殘紅似落霞。
蝴蝶飛過蝴蝶草,
鷓鴣啼上鷓鴣花。
佳人抱沈疴,高臥涇川潯。閉戶理瑤瑟,寥寥稀賞音。白云宿高槐,清風吹古岑。茅檐流月輝,照見千載心。
戀故結遐夢,道長違盍簪。暮秋仲氏至,恍如顏色臨。遺我尺素書,琤然璆與琳。上言長相思,乃在終南陰。
再拜謝仲氏,此意良已深。我欲往報之,愧乏雙南金。含情靡終極,坐晚楓樹林。
木落曉霜清,萬壑千巖突兀。彷佛萸糕菊酒,是重陽景物。
有人攜杖上高臺,長嘯胸空闊。目斷寥天盡處,插遠青數笏。
騎馬出門還復入,六月陰晴不可卜。檐前星出乍有無,城上雨來時斷續。
炎天留客夜苦短,燕地近秋暑偏酷。何人同對寸中花,憶爾獨伴啼烏宿。
雕鶚生難敵,
沉檀死更香。
兒童喧巷市,
羸老哭碑堂。
雁起沙汀闇,
云連海氣黃。
祝融峰上月,
幾照北人喪。
一雙芒屩伴筇枝,不用兒扶自出嬉。貪看南山云百變,舍西溪上立多時。
茶釅無端廢午眠,杖藜信步到門前。青裙溪女結蠶卦,白發廟巫催社錢。
章老三年病方死,吳翁一夕呼不醒。獨有此身頑似鐵,倚門常看暮山青。
大浪所簸搖,
青山為俯仰。
云何峰外雪,
亦與相下上。
穆穆清風至,
吹我羅衣裾。
青袍似春草,
長條隨風舒。
朝登津梁山,
褰裳望所思。
安得抱柱信,
皎日以為期。
又聽湖陰臥吹笛,十年人事真飄忽。至人乘物游無窮,今我胡為但兀兀。
消盡回腸蕩氣中,中原落日看鳥沒。登高臨深有所哀,回薄萬古心無極。
幾輩詞流擅盛名,心光零亂同墜葉。中路因循枉笑人,沉吟我亦嗟何及。
遙看芳草如有靈,神識超然入渺冥。萬里歸來真一夢,寥天思遠風泠泠。
懷人憶事非無故,側身天地驚歲暮。此意王郎知我深,高歌往往有神悟。
年去年來湖上行,偃蹇乾坤解送迎。請看白日下垂處,盡是人間今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