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張繡衣用和述懷韻五首 其四
潯陽江上送君行,
漢室終當召賈生。
逐客檐頭書數卷,
陽關聲里酒三鐺。
君應恕我疏慵久,
我亦憐君氣義傾。
躍馬臥龍成底事,
不知今古幾人評。
潯陽江上送君行,
漢室終當召賈生。
逐客檐頭書數卷,
陽關聲里酒三鐺。
君應恕我疏慵久,
我亦憐君氣義傾。
躍馬臥龍成底事,
不知今古幾人評。
在潯陽江邊為你送行,漢室終將召回賈誼這樣的賢才。被貶逐的人檐下僅有幾卷書籍,《陽關曲》聲中飲下幾杯離別的酒。你應原諒我長久以來的懶散,我也欣賞你重義氣的品格。那些躍馬稱雄、臥龍隱世的人究竟成就了什么?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人評說。
次韻:和詩時依照原詩的韻腳和用韻順序。
賈生:指西漢政論家賈誼,曾被貶長沙,后被漢文帝召回,此處喻指友人終將被重用。
逐客:被貶謫的人,此處可能指作者或友人。
陽關:即《陽關曲》,唐代送別名曲,此處代指送別場景。
疏慵:懶散,指作者自謙性格散漫。
躍馬:指稱雄一方的人物;臥龍:指隱居待時的賢才(如諸葛亮),此處泛指歷史上的風云人物。
成底事:即‘成何事’,意為有何成就。
此詩為作者與友人張繡衣唱和之作,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中以送別為背景,結合仕途失意(‘逐客’)與對友人的期許(‘召賈生’),反映了元代文人在仕途起伏中的相互慰藉與對歷史的思考。
全詩以送別為線,融個人情誼、仕途感慨與歷史反思于一體,借賈誼典故肯定友人才能,用‘逐客’‘陽關’渲染離情,尾聯以‘躍馬臥龍’引發對古今人物功過的追問,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欲上瀛州臨別時,
贈君十首步虛詞。
天仙若愛應相問,
可道江州司馬詩。
瀟灑幽棲地,
山嵐日夕昏。
松風吹綠綺,
溪月湛清樽。
近來無限傷心事,誰與話長更。
從教分付,綠窗紅淚,早雁初鶯。
當時領略,自盡斷送,總負多情。
忽疑君到,漆燈風飐,癡數春星。
菊朵寒濃,筠梢宵黑,鎖住魚云一片。漏點蟾光,照閒庭初遍。
去年里,今夜斷橋露飲,多少隔霜人面。醉折楊枝,約明秋重見。
白門山、從此迷輕雁。相思夢、長在湖心畔。那待射眼金波,早吟魂難斂。
況凄涼、冷月當頭滿。者番用、艇子江漘喚。囑篙師、雙撥煙橈,趁尖風曉便。
千里驅車又帝城,相看悲喜不勝情。旅顏尚帶風濤色,生計重依日月明。且共狂歌燕市飲,休嗟故步壽陵行。當年志意飛揚甚,此夕還應劍氣橫。
九陌紅塵上玉珂,不妨文酒借煙蘿。談天氣壓青云壯,待月詞雄白雪多。萬里風霜驅傲骨,重來霄漢入悲歌。應劉此日公車滿,輪囷無因奈若何。
處樂常思處約時,
年來悟徹空王理,
一串牟尼手自持。
憶得熙春曉立班。使星曾入紫微垣。歸來小飲友芝蘭。
投轄風流今復見,開尊禮數自來寬。更看寶唾寫烏闌。
江南初買棹,乘暇復登臨。
斜日明沅水,春云接桂林。
相過卑濕地,未廢短長吟。
夙昔猗蘭操,愿言聆玉琴。
巖暉萬古照,
泉漏六時飛。
工夫一日不專精,
面目塵埃已可憎。
何必鑒人明得失,
青銅相對即良朋。
鹿耳雄關障百川,
晴帆連貫水中天。
好風早晚東西便,
送盡今來古往船。
秋清意自佳,況此山崦靜。今晨風日暖,亦復起我病。
叢深木樨多,激烈香成陣。何必薝卜林,方能明佛性。
西風何從來,驚我庭下綠。竹君了不知,儼立若帶束。
山居陋無友,吊影唯吾仆。得此助婆娑,寧能嘆幽獨。
客路奔馳歲月深,
朝游東魯暮西秦。
子規苦勸人歸去,
血濺巖花幾見春。
漠漠江天帆,送君去何所。
破浪溯龍門,五色云深處。
東風歸嶺海,眾芳盈洲渚。
采芳欲贈君,忉怛勞心緒。
悠悠復悠悠,江皋獨延佇。
綰綰西塘柳,垂絲蕩春色。
天情亦容曳,元化無悁亟。
駘宕不損貞,蕭森非尚力。
昭質豈枯槁,樂天消偪側。
遲遲舂日心,悠然庶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