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興二首
秋清意自佳,況此山崦靜。今晨風日暖,亦復起我病。
叢深木樨多,激烈香成陣。何必薝卜林,方能明佛性。
西風何從來,驚我庭下綠。竹君了不知,儼立若帶束。
山居陋無友,吊影唯吾仆。得此助婆娑,寧能嘆幽獨。
秋清意自佳,況此山崦靜。今晨風日暖,亦復起我病。
叢深木樨多,激烈香成陣。何必薝卜林,方能明佛性。
西風何從來,驚我庭下綠。竹君了不知,儼立若帶束。
山居陋無友,吊影唯吾仆。得此助婆娑,寧能嘆幽獨。
秋日清爽心情自然愉悅,何況這山坳如此寧靜。今天早晨風和日暖,也驅散了我的病痛。樹林深處有許多木樨花,濃郁的香氣陣陣襲來。何必非要在薝卜林中,才能領悟佛性呢。西風不知從何處吹來,驚動了我庭下的綠樹。竹子卻全然不知,依舊端莊挺立像束著腰帶。山居簡陋沒有朋友,只有我的仆人陪著我形影相吊。有這些美景相伴,又怎能感嘆自己孤獨呢。
山崦(yān):山坳。
木樨:即桂花。
薝卜(zhān bǔ):一種花名,傳說它的香氣能助人悟道。
竹君:指竹子。
婆娑:這里形容自得其樂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描繪的山居生活可推測,詩人可能處于遠離塵世喧囂的山間,在秋日的寧靜中,有感于自然之美而創作此詩,此時心境閑適,能從平凡的山居生活中發現樂趣。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山居生活的喜愛和享受,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自然之景展現內心的平靜與滿足。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的觀察和豁達的心態。
寒泉如線。莎石綿云軟。十里梅花香一片。不記入山深淺。謾留兩袖春風。羅浮舊夢成空。獨對闌干明月,教人猶憶山中。
永夜促虬遲。春透罘罳。衍波題就曉寒詞。正值鴛甃殘月白,偏冷銅墀。娥影洗胭脂。此意誰知。隱聞簫鼓乍驚疑。多是平陽初進幸,好夢醒時。蟾吐玉階寒。翠袖低翻。每從花里候龍顏。愛聽君王吹玉笛,倚遍闌干。新賜碧彄環。不道巫山。莫曾私幸尚衣班。生怕守宮痕漸落,幾度偷看。
倒影樹淩亂,落耳蛙聲碎。但看涼夜中,皎皎孤月在。敢擬弄水軒,懸匏比崇博。況有濠梁情,憑欄羨魚樂。飛梁渡平塘,映花復映竹。試語濟險功,長虹跨喬木。曲陵滄海上,那計五湖程。莫小池中物,時哉并四靈。露槿豈不榮,絳榴紅亦簇。何似水芝英,無風自芳馥。灑灑瑯玕枝,既洗愈秀雅。莫作風雨聲,有客南窗下。誰謂高秋花,不及當春草。我有金萬鈴,春花無此好。
龍神何年奉舍利,秘師血寫蓮花字。山河大地清凈中,忽然石塔淩高空。風吹塔鈴若太息,黃葉自下秋林夕。
煙柳絲絲青妥,風花點點紅稀。懷君無緒啟羅幃。看它新燕子,仍向舊巢飛。長日共拈彤管,閑時靜理金徽。而今回首思依依。春光看又盡,何日見清輝。
孤城斗大云為衙,朔風戰樹啼棲鴉。天公作意破岑寂,排日玉戲矜豪奢。爐溫祇有茗堪煮,水淺惜無魚可叉。山田萁落漉漿汁,爭言此味清而嘉。夜堆晶盤置墻角,晨碾玉屑揮霜牙。不令急煎湯一沸,氣蒸釜底燒枯杈。滑膩流匙得精粹,如吸沆瀣餐朝霞。又若道人發逸興,踏雪笑嚼寒梅花。沁入心脾滌腸胃,消去渣滓無疵瑕。五侯鯖膳貴人家,駝峰獾炙盛相夸。鑿沖輦致佐珍饌,門外往往翻冰車。豈知菽為五谷一,來其出自貍虎沙。蠲煩但藉半甌水,含凍偏宜六出花。癯儒秉性甘澹泊,野客與我同生涯。況復綿州得春釀,官廚取給無須賒。
新詞孤調屬更弦,詔下歡聲己盛傳。捧腹歌隨帝力后,渴心時到圣人前。竟陵云氣天申日,大陸河清震出年。衰朽老臣叨起命,一封重乞木蘭船。碧山元自屬遺人,重見陰厓一例春。己分居閒還宋鬼,忽逢起落是堯臣。老于壯日肝腸在,病入稀齡齒發新。天語叮嚀深有涕,遇奇無力答皇仁。
江門風月此尊前,吟弄俄經五十年。少壯光陰莫虛擲,好從端默契心傳。
我到云亭四十年,寄懷身世兩茫然。難開笑口翁姑側,莫解愁眉子婦前。目睹耳聞皆是悶,朝籌夕計不能眠。更思病母無從慰,空把幽憂告碧天。
黃家賢婦永流芳,先后名垂節義彰。夫死愿為泉下伴,一村雙烈傳稱揚。
兩頭纖纖柳葉書,半白半黑鷺間烏。腷腷膊膊失水魚,磊磊落落大丈夫。
驄馬來何日,親帷萬里馀。天和相感召,家慶在斯須。史筆呈丹閣,霜風下玉除。雉膏方共食,移養大官廚。晨起換巾績,行吟意有馀。心潛真得道,藥養病烏須。豸史便歸省,翰林新拜除。達人論家計,四壁盡書廚。
拋下詩囊,朅來何處,有人樓上吹笙。誰言旖旎,聽得卻凄清。最是句人小住,青山無數晚窗迎。墻陰轉,輕煙疏柳,白板小橋橫。怎生。好天氣,未交三月,已是清明。看溪頭雨歇,碧檻新晴。為語簾前錦杏,也應識、此際柔情。待攜取,黃柑斗酒,款款問春鶯。
黃花丹葉紺草。染恨西園曉。夢度秦樓,孤鴻云影倒。連環舊約忘了。應記□、綠珠嬌小。莫剪回文,玉關人未老。
曉樹新條重,宵衾暖氣微。溪翁蓑笠去,獨喚野航歸。始訝三冬旱,俄連二月陰。安知翻覆手,不是鬼神心。甘澤終妨驟,春緣閏候遲。較量農早晚,西墅野棠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