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寄劉世亨侍御
去年重九共追游
今日西風兩地秋
遙想登高南望遠
茱萸滿眼不勝愁
去年重九共追游
今日西風兩地秋
遙想登高南望遠
茱萸滿眼不勝愁
去年重陽節(jié)我們曾一同暢快游玩,如今西風吹起,兩人卻在兩地共賞秋景。我遙想你登高向南眺望的模樣,眼前滿是茱萸,更添無盡愁緒。
重九:即重陽節(jié),農歷九月初九,傳統(tǒng)有登高、佩茱萸等習俗。
追游:結伴同游,暢快游樂。
兩地秋:兩人分隔兩地,各自感受秋意。
茱萸:一種香草,重陽節(jié)佩茱萸有辟邪、祈福之意。
不勝:無法承受,非常。
此詩為重陽節(jié)寄贈友人劉世亨之作。詩人在重陽節(jié)觸景生情,回憶起去年與友人同游的歡樂,而今分隔兩地,故借詩傳遞思念,反映了古人重陽懷友的傳統(tǒng)情感。
全詩以重陽為背景,通過今昔對比與想象,簡潔凝練地表達了對友人的深切思念,是重陽懷友題材的典型作品,語言質樸而情感真摯。
休煉三黃及四神,若尋眾藥便非真。
陰陽得類歸交感,二八相當自合親。
潭底日紅陰怪滅,山頭月白藥苗新。
時人要識真鉛汞,不是凡砂及水銀。
吏議推窮舊話言,畏途迢遞冒風瀾。
兩詞罷對文移絕,一室常眠枕席寒。
鬰鬰久居人共嘆,皇皇求義我知難。
誰將羑里匡陳事,便作閑堂紫極看。
萬卷仙經話總同,金丹只此是根宗。
依他坤位生成體,種向干家交感宮。
莫怪天機俱漏盡,都緣學者盡迷蒙。
若人了得詩中意,立見三清太上翁。
瀉碧沄沄橫帶郭,浮蒼靄靄遙連閣。
草木猶疑夏鬰蔥,風云已見秋蕭索。
荒歌野舞同醉醒,水果山肴互酬酢。
自嫌多病少歡顏,獨負嘉賓此時樂。
學術儒林老,人流國士尊。
立朝惟直道,寤主有嘉言。
高議留帷幄,清風遺子孫。
音儀嗟日遠,隧路閟東原。
幾旬馳傳困風埃,忽聽南軺病眼開。
千里邊疆難際遇,一封京信況同來。
論情不異聲投谷,適遇過于渴望梅。
談笑未經催命駕,歸心雖切且徘徊。
長叫山旁一水源,北流迢遞勢傾奔。
秋來注雨彌郊野,冬后層冰度輻轅。
白草悠悠千嶂路,青煙裊裊數(shù)家村。
終朝跋涉無休歇,遙指郵亭日已昏。
四皓秦漢時,招招莫能致。
紫芝可以飽,粱肉非所嗜。
谷廣水渙渙,山長云泄泄。
與其貴而拘,不若賤而肆。
作亭名逍遙,此理誠不虛。寬于一天下,原憲惟桑樞。
況我卜清曠,風雨庇有余。方池容瀲滟,小徑足縈迂。
花木頗窈窕,松筠亦扶疏。鳴蛙送鼓吹,好鳥來笙竽。
可琴亦可詠,可飲亦可娛。盤雖無下筯,賓食亦有魚。
恢論或申旦,隠幾忘移晡。困來展足眠,醉倒從人扶。
率爾但付暢,因煩而領無。鄴侯三萬軸,方朔五車書。
棄置復棄置,任自相賢愚。無妨吾逍遙,此樂誠何如。
二圣臨熙運,元精降佐臣。
人承太岳裔,生在敦牂辰。
六紀登遐壽,三期秉大均。
還騎箕尾去,仍值在蛇春。
黃雀死彈丸,厥罪在啄粟。
翠鵠不近人,何為亦窮辱。
材為世所利,高下同僵仆。
能逃天地間,蠛蠓無不足。
三月楊花迷眼白,四月柳條空老碧。
年光如水盡東流,風物看看又到秋。
人世百年能幾許,何須戚戚長辛苦。
富貴功名自有時,簞瓢捽茹亦山雌。
如來禪性如水,體靜風波自止。興居湛湛常清,不獨坐時方是。
今人靜坐取證,不道全在見性。性于見里若明,見向性中自定。
定成慧用無窮,是名諸佛神通。幾欲究其體用,但見十方虛空。
空中杳無一物,亦無希夷恍惚。?;屑炔豢蓪?,尋之卻成乖失。
只此乖失兩字,不可執(zhí)為憑據(jù)。本心尚乃如空,豈有得失能所。
但將萬法遣除,遣令浄盡無余?;砣粓A明自現(xiàn),便與諸佛無殊。
色身為我桎梏,且恁和光混俗。舉動一切無心,爭甚是非榮辱。
生身只是寄居,逆旅主號毗盧。毗盧不來不去,乃知生滅無余。
或問毗盧何似,只為有相不是。眼前葉葉塵塵,塵葉非同非異。
況此塵塵葉葉,個個釋迦迦葉。異則萬籟皆鳴,同則一風都攝。
若要認得摩尼,莫道得法方知。有病用他藥療,病差藥更何施。
心迷須假法照,心悟法更不要。又如昏鏡得磨,痕垢自然滅了。
本為心法皆妄,故令難盡諸相。諸相離了何如,是名至真無上。
若欲莊嚴佛土,平等行慈救苦。菩提本愿雖深,切莫相中有取。
此為?;垭p圓,當來授記居先。斷常纖塵有染,卻于諸佛無緣。
翻念凡夫迷執(zhí),盡被情愛染習。只為貪著情多,常生胎卵化濕。
學道須教猛烈,無情心剛似鐵。直饒父母妻兒,又與他人何別。
常守一顆圓光,不見可欲思量。萬法一時無著,說甚地獄天堂。
然后我命在我,空中無升無墮。出沒諸佛土中,不離菩提本坐。
觀音三十二應,我當亦從中證?;F(xiàn)不可思議,盡出逍遙之性。
我是無心禪客,凡事不會揀擇。昔時一個黑牛,今日渾身總白。
有時自歌自笑,傍人道我神少。爭知被褐之形,內懷無價之寶。
更若見我談空,恰似囫圇吞棗。此法唯佛能知,凡愚豈解相表。
兼有修禪上人,只學斗口合唇??湮覇柎鹈艏保瑓s元不識主人。
蓋是尋枝摘葉,不解窮究本根。得根枝葉自茂,無根枝葉難存。
便逞已握靈珠,轉于人我難除。與我靈源妙覺,遠隔千里之殊。
此輩可傷可笑,空說積年學道。心高不肯問人,枉使一生虛老。
乃是愚迷鈍根,邪見業(yè)重為因。若向此生不悟,后世爭免沉淪。
郭也三峰秀,文章似性淳。
汶陽初識面,謂我舊相親。
題詩敘游隠,于今經幾春。
有家歸未得,西望涕霑巾。
五年班綴望夔龍,曾托帡幪庇雨風。
末路自矜黃發(fā)老,平時曾識黑頭公。
升沈不改交情見,出處雖殊趣舍同。
謾叩蕪音答高唱,終慚下管應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