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朱西安同年二首 其二
竹塢花房我獨行,架頭書卷尚縱橫。但教格調開生面,未許功名屬老成。三釜終慳邀北望,一官虛寄老西清。風流頓盡無須恨,百首新詩定有名。
竹塢花房我獨行,架頭書卷尚縱橫。但教格調開生面,未許功名屬老成。三釜終慳邀北望,一官虛寄老西清。風流頓盡無須恨,百首新詩定有名。
一翁行年七十八,背似橐駝頭少發。雨晴池上偶相逢,揖我低頭還結襪。
問翁此出往何方,年年行販走都昌。問翁何自苦如此,為言無兒身故忙。
翁今年老無官府,又言有婿當門戶。昨夜糧帖遣催科,侵晨持帖下鄉去。
平生逐末不耕織,力盡身疲為衣食。今年不似去年時,血氣又枯行步遲。
此去若歸難復往,只恐他鄉不得歸。人生有身還有累,在家無兒同在外。
一翁雖貧身尚強,數年不見今還鄉。奔波道路何為者,為人駕船走湖湘。
湖湘米谷賤如土,人家急糶輸官府。商人得利不知止,滿船又載新昌紙。
日夜行船不得休,遙遙捩舵赴章秋。章秋留連竟不歸,春來幾見落花飛。
今年里甲頻催迫,催得歸來頭盡白。家中歲久貸人錢,雇直都還償未得。
不如近處賣釵環,長過一月又得還。
白浪兼天春渺茫,降旗一片水云張。
直憑青帝行新令,便繫長鯨莫跳梁。
天凈帳開懸海月,潮平弓掛在扶桑。
從今高坐安瀾上,快睹朝宗百谷王。
蠻煙蜃氣一時清,天外恩波霽景生。
憐爾潢池驕赤子,想堪海國寄干城。
流云野浦供橫槊,落月滄溟照洗兵。
此日賣刀忙買犢,水田歸去及春耕。
和靖林間欬嗽時,
一邊覓句一邊饑。
而今始會天公意,
不惜功名只惜詩。
旱魃將為虐,從龍便出山。
人間三尺雨,命罷早知還。
東坡留硯更留銘,
湖叟能談舊事聽。
欲訪風流賢太守,
青山何處夕陽亭?
天空靈籟發,入耳心逾靜。何許微風過,月林搖客影。
人生五濁世,為歡苦不永。爭如羝觸藩,有如瓶墮井。
及茲清夜游,無辭燭共秉。佛香一院深,僧梵四山迥。
身尚依迦葉,足真踐箕潁。禪燈照宵夢,妄念未能屏。
金篦開倦眼,慧目陟東嶺。他時禮白云,應上最高頂。
灘卷千堆雪,山藏一線天。
當秋茅瘴合,亭午旭光偏。
怪鳥啼深樹,孤猿嘯冷煙。
平生仗忠信,不怯下瀧船。
江行長邅回,風水憂索米。相逢解人頤,高士徐孺子。
鸕鶿葭葦間,煮茗當酌醴。夜船餉蒸鵝,白發厭甘旨。
東江始分風,苔網饋百紙。遣兵夜賦詩,月冷石齒齒。
別來星環天,再見艷桃李。寄聲良勞勤,報我闕雙鯉。
但聞佳邑政,杻械生菌耳。頗聞延諸儒,破訟作詩禮。
顧予白下邑,庭聚雨前蟻。珥筆誦漢章,錐刀爭未已。
初無得民具,名實正爾爾。愿聞庖丁方,江湖天到水。
遙知解千牛,袖手笑血指。書來儻垂教,改事從此始。
半畝依山宅,小園佳趣饒。
無求上知識,安分足逍遙。
早起勤持咒,遲歸醉弄簫。
即斯仙佛侶,愧我逐塵囂。
敝裘憐歲月,羸馬倦西東。
祇笑徇時拙,非關泣路窮。
瞻云千里目,去國一帆風。
征逐渾何事,茫茫只夢中。
南曹司寇舊園亭,窗戶玲瓏晝不扃。
新水一池金作隊,繁花滿障錦為屏。
非因玩物移心志,且欲偷閑養性靈。
有客相過莫相誚,古人憂樂是儀刑。
為民為國日勞勤,公暇園亭暫息紛。
祗是片時能適興,誰言一飯敢忘君。
雨荒階蘚堆蒼雪,風約池萍破綠云。
安得關西夫子至,看花對酒細論文。
淵明謝督郵,猶有金石交。
故人篤古誼,未隨霜葉彫。
把菊東籬下,氣與南山高。
顏生忽至止,雙鳳鳴青霄。
我誓死巖穴,甕灌詎云勞。
奈何今年秋,一旱川原焦。
酒錢蔑由致,擬坡聊和陶。
索寞世所賤,由來非一朝。
門戶天涯強為持,曾無君肉細君遺。
三旬九爨囊無粟,飲水猶能共朔饑。
君去悲君悲莫悲,悲君共我在京時。
相如四壁劉伶屋,日日臨風唱我詩。
癡情欲割又徘徊,眉鎖巫峰黯不開。忽見垂楊遮道送,可堪回首望章臺。
歌闋陽關唱竹枝,月明千里遏云飛。無端忽和將歸引,不是王孫也濕衣。
豈意云間胄,翻從謫戍行。
囊中攜白雪,腰下佩青萍。
烈士心逾壯,吾儕氣未平。
湘江多雁唳,欲恐易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