荅獻吉二首 其二
吾君古堯舜,垂袞蓬萊宮。止輦受群善,小太必有容。緬懷燕鄒子,悲號訴蒼穹。彼蒼亦何神,五月飛霜風。至誠變金石,何懼不感通。
吾君古堯舜,垂袞蓬萊宮。止輦受群善,小太必有容。緬懷燕鄒子,悲號訴蒼穹。彼蒼亦何神,五月飛霜風。至誠變金石,何懼不感通。
祟鬼當年曾暫解,賦成今日永嘉祥。
無煩鑄鼎圖群象,可笑時儺逐畢方。
蕩滌辭源能澎濞,誅鋤筆陣更光芒。
此身強健余何事,枉是靈均嘆國殤。
官憎詩過好,人亦忌才多。
君子自如此,伊人其奈何。
單裘千日醉,短發百年歌。
漫納新愁淚,終慚帶女蘿。
僧衣換卻朝衣盡,
知悔知非恐不任。
磬韻應憐持課罷,
香銷當識坐禪深。
芭蕉庭下三身正,
蟋蟀床頭百慮侵。
憶我白蓮庵里士,
幾年消息亦沉沉。
命駕關東千里余,拂衣前去未勤渠。
自憐病客料秦虎,共學騷人憶郢閭。
賦就句奇輕惡道,詩成意遠欲閑居。
此生辛苦君能識,不向他人道看書。
長年何事不悲秋,今日天涯愁復愁。
故國老槐空寂寂,半天歸鴈自悠悠。
故知庾信多清淚,何事陶潛亦白頭。
前日家人帶楸葉,求身強健更何求。
春殘留幾日
越女笑蠶紅
江盡愁何盡
床空夢不空
燕多知近海
蝶少為饒風
底事吟詩健
吟詩正待窮
沈侯筆力鼎可扛,左手截取吳淞江。
折流來此一尺枕,指麾巨鱷回濤瀧。
平生性不好長物,舉以遺我嗟無雙。
呼兒快取蘄笛簟,掃除塵榻移當窗。
隨眠置我丘壑里,始信孫郎真枕水。
我生不出長安城,四十二年塵況耳。
領君此枕何瀟然,睡起醒心如一洗。
行樂洛城為第一,
暫勞使節持還家。
橋頭鋪遍中秋月,
樓上吹殘九日花。
誰聽高談擒虎豹,
且容濁酒傲煙霞。
從君一笑知無分,
短髪長途倍嘆嗟。
是非真未定,楚客莫咻齊。
侈美珍炰鼈,粗疏鄙飯藜。
評文歸藻鑒,得寶應參奎。
蕭灑裛塵雨,清明避日霓。
露華鳴老鶴,月魄射靈犀。
儒雅元簪筆,風流且帶篦。
辛勤無黑突,騰躍有丹梯。
自顧迷轅駕,焉能識路蹊。
從容金谷集,酬唱漢江題。
好是頻徴策,相看便解攜。
塵埃隨日起,窮悴使人低。
桀犬驚堯犬,家雞笑野雞。
何處留春意,歌殘燭半紅。
柳斜雙舞破,花落獨書空。
欲作經年別,先驚昨夜風。
烏衣多勝概,此際恨難窮。
袞冕有人妖,鐘鼓成國蠧。
可憐凌霜干,不作濟川具。
三易朝吾車,六詩暮吾輔。
豈亦不自娛,菊徑而蘭畝。
地下修文幾歲郎,
尚憐有子已爭行。
青絲盤到特揮淚,
紅錦詩余合斷腸。
安得見予今議論,
果誰識子古文章。
從茲花發知多少,
試訪彭門舊講堂。
為問誰今有好懷,
園林春色不須來。
王孫草向荒城短,
驛使梅因戰陣回。
但道邊塵迷上苑,
不聞漢詔出中臺。
痛心一日復一日,
何日皇威遍九垓。
神邑凡才日抗塵,
早年聞道晚因循。
腦能充溢無華髪,
心得休閑不老身。
種種已慚為客子,
悠悠更愧作官人。
吾言可復終歸去,
何處桃源可問津。
風流何處有崔盧,委曲此君為我模。草夢枕仙幽意在,燭奴燈婢故情疏。偶人飄蕩泥何恨,居士神通木漫書。葉可作冠聊復爾,恨為如意亦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