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浙西李大夫四首 其一
柳眼梅心漸欲春,
白頭西望憶何人。
金陵太守曾相伴,
共蹋銀臺一路塵。
柳眼梅心漸欲春,
白頭西望憶何人。
金陵太守曾相伴,
共蹋銀臺一路塵。
柳芽萌動如睡眼初開,梅蕊吐蕊顯生機,春天即將來臨;我白發蒼蒼向西眺望,心中思念的是何人?曾與金陵太守相伴同行,共同踏過銀臺路上的塵土。
柳眼:早春柳樹初生的嫩葉,形如睡眼初開。
梅心:梅花的花蕊,此處指梅花初綻的狀態。
白頭:詩人自指年老,頭發已白。
金陵太守:指浙西李大夫,可能曾任金陵地區官職。
銀臺:本指宮禁中宮門的名稱,此處泛指兩人曾共同走過的繁華道路。
蹋(tà):同'踏',踩、走。
此詩為詩人寫給舊友浙西李大夫的組詩之一。李大夫曾任金陵太守,與詩人有過共同交游經歷。詩人晚年面對初春景象,觸景生情,回憶起與李大夫相伴的往事,遂作此詩以寄思念。
全詩以初春生機起興,由景及人,通過回憶與李大夫共行銀臺路的往事,表達對舊友的深切懷念。語言平實卻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往昔情誼的珍視。
一點春回枯蘗,
萬家噪動寒墟。
鳳餅龍團玉食,
傷心半入穹廬。
祠樹集昏鴉,
平湖沒晚霞。
野風何處起,
吹落白蓮花。
海云遙接赤城霞,春滿平原百萬家。珍重曉來風起處,莫教吹落玉蘭花。
晴和天氣看花來,踏遍山阿與水隈。可信春風愜幽興,紅紅白白一齊開。
一壺春酒正堪攜,云滿前山花滿溪。日暮醉眠芳草地,數聲啼鳥過橋西。
杏樹成林花不同,開時分有淺深紅。嬌容應自夸三妙,結子還須讓海東。
家住匡廬西,行跡遍南岳。
一別三十年,勝景時追索。
苦被薄宦牽,久負歸門約。
舊雨悵彫零,笑言無由博。
卓哉李使君,襟懷殊落落。
恥溷武林塵,遠駕青齊鶴。
一鞭指云門,聲聞弦歌作。
君昔侍高堂,曾登此間閣。
父老與兒童,情話猶如昨。
撫景念流光,慷慨圖城郭。
落葉紛紛謀一卮,
喜憑舊雨結新知。
酒酣話別芙蓉館,
又是黃昏月上時。
黃云滿塢沙田稻,
白雪漫山薺菜花。
路人縉云頻借問,
碧香酒好是誰家。
松楸何不極,復道見行宮。劍佩千官月,橋陵萬馬風。
地回山盡拱,云合樹俱雄。白首先朝事,傷心涕淚中。
回合宮墻出,分趍禮數同。夜歸千嶂里,春度百花中。
列宿俱垂野,洪濤并在空。出游神意肅,石馬自鳴風。
漢魏山河半草蕪,
平沙落日望模糊。
休論一世雄安在,
銅雀于今瓦亦無。
踏竿倒掛似飛猱,
水長船行拂樹梢。
忽訝平途成峻瀨,
更憐危石沒深濤。
乾坤汗漫達人游,入望神京豈憚勞。
燈火蕓窗皆地步,馬蹄槐市足英豪。
三秋月照黃花艷,五嶺云飛白氣高。
我欲留君君欲去,半更棋局半揮毫。
問天風、海水自成連,于今幾人聽。奈箏琶聒耳,村謳巴曲,波沸雷鳴。遺事貞元剩譜,誰復問指瓊。巖石琴臺路,霜月凄冥。
獨有仙人綠綺,伴云涯倦客,身世伶俜。剪高山流水,凌亂入丹青。立蒼茫、吟髭孤撚,寧韜弦、斂袖待晴清。人間世、覺知音侶,惟有流鶯。
主一何如念一中,念中便是適朋從。若言不著絲毫后,天理昭昭只大公。
天理昭昭只大公,意中了了末由從。君看忘助皆無處,□子之間即是中。
有病甘長廢,
無機苦直言。
江山藏拙好,
何敢望天閽。
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
睡里消魂無說處。覺來惆悵消魂誤。
欲盡此情書尺素。浮雁沈魚,終了無憑據。
卻倚緩弦歌別緒。斷腸移破秦箏柱。
京口扁舟系廣陵,書來聞爾亦尋僧。支公應解留安石,猶憶山房昨夜燈。
東來先謁漢焦君,江上翩翩鷗鷺群。儻過霸陵逢醉尉,莫令人識故將軍。
南朝開府擅風流,誰似新安好雅游。我豈尚書期會客,自憐不得過瓜洲。
鼓枻滄洲未有期,尚平五岳待何時。愧君猶訂中原約,獨把青萍報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