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懷 其三
西方有一鳥,
五色美而都。
非鴻亦非鵠,
曰鳳乃其雛。
群鶚甘腐鼠,
嚇嚇競噪呼。
相將厲六翮,
一舉凌天衢。
西方有一鳥,
五色美而都。
非鴻亦非鵠,
曰鳳乃其雛。
群鶚甘腐鼠,
嚇嚇競噪呼。
相將厲六翮,
一舉凌天衢。
西方有一只鳥,五彩斑斕美麗又優雅。它既不是大雁也不是天鵝,原是鳳凰的幼鳥。一群鶚鳥甘吃腐鼠,發出‘嚇嚇’聲爭相喧鬧。(鳳凰)振起強健的翅膀,一飛便沖上高空。
都:閑雅,美麗。《詩經·鄭風·有女同車》有‘洵美且都’之句。
鴻:大雁。
鵠(hú):天鵝。
鳳:鳳凰,傳說中象征祥瑞的神鳥。
鶚(è):魚鷹,常食腐肉。
嚇(hè):象聲詞,鳥發怒時的叫聲,典出《莊子·秋水》中鴟(chī,貓頭鷹)護腐鼠時對鹓雛(yuān chú,鳳凰類神鳥)的威脅聲。
厲:振奮,磨礪。
六翮(hé):指鳥的翅膀,翮為羽毛的莖,鳥翅通常有六根大羽莖,代指翅膀。
天衢(qú):天空廣闊的大路,指高空。
此詩具體創作背景不詳,推測為作者借物喻人之作。可能是在觀察到現實中追名逐利的現象后,以鳳凰自喻,通過與群鶚的對比,表達對高潔品格的堅守與對世俗庸態的批判。
全詩以鳳凰與群鶚的對比為核心:鳳凰五色優雅、非俗鳥可比,終將振翅高飛;群鶚卻甘食腐鼠、喧鬧不止。通過鮮明對比,突出高潔與庸俗的對立,主旨明確,情感強烈,體現了作者對精神境界的追求。
葉葉新春筠,下復清淺流。
微風屢此來,決決復修修。
詩人月下吟,月墮吟不休。
亭亭河上亭,魚躑水禽鳴。
九曲何時盡,千峰今日清。
晨光秋更遠,暑氣夏常輕。
杯里移檣影,琴中有浪聲。
岸莎連砌靜,漁火入窗明。
來此多沈醉,神高無宿酲。
東園連宅起,勝事與心期。
幽洞自生藥,新篁迸入池。
密林行不盡,芳草坐難移。
石翠疑無質,鶯歌似有詞。
莎臺高出樹,蘚壁凈題詩。
我獨多來賞,九衢人不知。
補天殘片女媧拋,撲落禪門壓地坳。
霹靂劃深龍舊攫,
秋至莫言長矻立,春來自有薜蘿交。
樓有章亭號,濤來自古今。
勢連滄海闊,色比白云深。
怒雪驅寒氣,狂雷散大音。
浪高風更起,波急石難沈。
鳥懼多遙過,龍驚不敢吟。
坳如開玉穴,危似走瓊岑。
但褫千人魄,那知伍相心。
岸摧連古道,洲漲踣叢林。
跳沫山皆濕,當江日半陰。
天然與禹鑿,此理遣誰尋。
入門塵外思,苔徑藥苗間。
洞里應生玉,庭前自有山。
帝城唯此靜,朝客更誰閑。
野鶴松中語,時時去復還。
亭亭新閣成,風景益鮮明。
石盡太湖色,水多湘渚聲。
翠筠和粉長,零露逐荷傾。
時倚高窗望,幽尋小徑行。
林疏看鳥語,池近識魚情。
政暇招閑客,唯將酒送迎。
藥院徑亦高,往來踏葼影。
方當繁暑日,草??微微冷。
愛此不能行,折薪坐煎茗。
芭蕉叢叢生,月照參差影。
數葉大如墻,作我門之屏。
稍稍聞見稀,耳目得安靜。
平陽池館枕秦川,門鎖南山一帶煙。
素奈花開西子面,
寂寞空余歌舞地,玉簫驚起鳳歸天。
舊山寧要去,此有濯纓泉。
曉景松枝覆,秋光月色連。
行尋屐齒盡,坐對角巾偏。
寂寂幽棲處,無妨請俸錢。
千重山崦里,樓閣影參差。
未暇尋僧院,先看置寺碑。
竹深行漸暗,石穩坐多時。
古塔蟲蛇善,陰廊鳥雀癡。
云開上界近,泉落下方遲。
為愛青桐葉,因題滿樹詩。
卿仕在關東,林居思不窮。
朝衣掛壁上,廄馬放田中。
隅坐唯禪子,隨行只藥童。
砌莎留宿露,庭竹出清風。
濃翠生苔點,辛香發桂叢。
蓮池伊水入,石徑遠山通。
愚者心還靜,高人跡自同。
無能相近住,終日羨鄰翁。
桃花四散飛,桃子壓枝垂。
寂寂青陰里,幽人舉步遲。
殷勤念此徑,我去復來誰。
浮萍重疊水團圓,
客繞千遭屐齒痕。
莫驚池里尋常滿,
一井清泉是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