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二首·其二
思婦臨高臺,長想憑華軒。 弄弦不成曲,哀歌若送言。 箕帚留江介,良人處雁門。 詎憶無衣苦,但知狐白溫。 日暗牛羊下,野雀滿空園。 孟冬寒風起,東壁正中昏。 朱火獨照人,抱景自愁怨。 誰知心曲亂?所思不可論。
思婦臨高臺,長想憑華軒。 弄弦不成曲,哀歌若送言。 箕帚留江介,良人處雁門。 詎憶無衣苦,但知狐白溫。 日暗牛羊下,野雀滿空園。 孟冬寒風起,東壁正中昏。 朱火獨照人,抱景自愁怨。 誰知心曲亂?所思不可論。
一棲巖壑一沖霄,
冠履聯翩建武朝。
招得故人來話舊,
也呼文叔作唐堯。
天涯何處,芳草砌成腸斷路。欲寄離愁,怕聽征鴻不倚樓。琴慵酒懶,柳絮榆錢春漸晚。拼是凄涼,夜夜燈花瘦影長。湖光夜徹,飛上小樓都化月。人似梅花,爛醉孤山處士家。夢云飄渺,起傍玉蘭花影悄。燕子多情,偷得紗櫥細語聲。官齋清暇,容我疏狂傾翠斝。晴月如霜,曬破檀梅一萼黃。燒殘畫燭,把酒清談人似玉。來日揚舲,回首龍山眼共青。燕山匹馬,攜手河梁人去也。此地相逢,隋苑秋聲百尺桐。綠幺紅豆,一曲新詞花影瘦。自是彭宣,曾向扶風聽管弦。傳神阿堵,此是何郎須認取。莫浣征衫,嵇紹當年血尚斑。樹猶如此,百尺亭亭誰可擬。賦就新詩,東閣梅花又一枝。仙才供奉,豈籍尋??频谥?。失卻珊瑚,只笑唐家結網疏。知君寄托,掃盡里兒容做作。爛醉沉香,此后誰堪七寶床。鳳條清露,滿地綠云蒼蘚護。若有人兮,冰雪文章手自攜。玉山如照,此日洛陽人正少。夜夢凌風,好入天門第八重。家原幽谷,自別湘沅非舊族。葉葉枝枝,婀娜江城玉露時。靈均漫采,根蒂雖殊香未改。金粟前身,那用朝衣侍女薰。元黃繡羽,未到炎荒先見汝。與汝何干,聞道飛時盡向南。軥辀不息,人自欲行空費力。叫斷江風,細雨寒煙苦竹叢。
紺園臺殿郁重重,云去云來不離峰。
鶴影每隨天外錫,潮音長和月明鐘。
一詩何足酬支遁,三笑于今識遠公。
昨日分茶謝相訪,絕勝白絹寄斜封。
午榻春煙試石茶,老禪定起具袈裟。
花飛丈室天垂雨,日出東湖地涌沙。
香積有廚分乳酪,藏真無帖掃龍蛇。
夢中猶記相逢處,徐孺亭前一徑斜。
裁作牛腰束,
愁于飯顆山。
近覺故步窘,
十債九不還。
朝陽鳴鳳瑞皇家,四海蒼生覽德賒。多少回天好封奏,人傳曾夢筆生花。
一身已許帝王家,奉使何嫌道路賒。直以誠心將寵命,祝融壇上奠松花。
三山東畔是君家,縹緲孤云久望賒。今喜承恩遂歸省,錦袍宮釀壽萱花。
忠臣憂國總忘家,誰肯留連歲月賒。況是明君正延佇,回軒莫待雪飛花。
孤寺懸珠跨碧流,
水天一色四圍秋。
波心龍起云連檻,
夜半僧歸月滿舟。
神物何年離合浦,
勝游此地近浮丘。
由來宦業憎才子,
念舊聊為竟日留。
抱疾不安枕,且為枯旱憂。
俄然垂豹霧,莫是捲龍湫。
烈焰全收暑,新涼正得秋。
客誰譏褦襶,吾欲詠甌窶。
機杼松臺邃,琴書竹戶幽。
西田宜早穫,卻共虎溪游。
新傳服氣訣,
舊喜步虛吟。
兒女不難棄,
云山何處深。
妃呼豨,暮云飛。
黃塵邊塞起,征夫歸未歸,秋風入羅幃。
入羅幃,妃呼豨。
花上盈盈人不歸,
棗下纂纂實已垂。
臘雪在時聽馬嘶,
長安城中花片飛。
七月三日午欲過,東風漸惡雨漸多。人正窮愁復爾耳,天還震怒物如何。金縢示變周王悟,豐沛空傳漢祖歌。春秋紀異誰秉筆,頻揩病眼看編摩。
剛風挾雨猛于雷,地卷喧天故故豗。萬騎驟馳排陣入,百川翻立擁潮回。簸揚可是箕星好,消息還從巽卦來。我欲訟之何所作,一函封事九重開。
子長憤著書,
論或憑胸臆。
殷勤表素王,
已足稱神識。
時方貴黃老,
經術尚薄蝕。
卓然仰高山,
先路導其惑。
駢羅七十子,
附圣為羽翼。
遂使弦誦堂,
崇祀盛軌則。
我嗟衛道人,
曾未預配食。
盲左既酬功,
腐遷何愧色。
蛟奮龍拿石上文
天留此塔表將軍
江山不改亭亭影
落日空村鶻叫云
小小茅庵一彈丸,
滄桑幾度歷艱難。
就公卓錫開生面,
菩薩心欽佛也歡。
黔首死于城者眾,
杞梁身直一微塵。
不知當日征入婦,
親送寒衣有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