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黃門聰奉命代祀南海便道歸省和同寅王公度韻四首
朝陽鳴鳳瑞皇家,四海蒼生覽德賒。多少回天好封奏,人傳曾夢筆生花。
一身已許帝王家,奉使何嫌道路賒。直以誠心將寵命,祝融壇上奠松花。
三山東畔是君家,縹緲孤云久望賒。今喜承恩遂歸省,錦袍宮釀壽萱花。
忠臣憂國總忘家,誰肯留連歲月賒。況是明君正延佇,回軒莫待雪飛花。
朝陽鳴鳳瑞皇家,四海蒼生覽德賒。多少回天好封奏,人傳曾夢筆生花。
一身已許帝王家,奉使何嫌道路賒。直以誠心將寵命,祝融壇上奠松花。
三山東畔是君家,縹緲孤云久望賒。今喜承恩遂歸省,錦袍宮釀壽萱花。
忠臣憂國總忘家,誰肯留連歲月賒。況是明君正延佇,回軒莫待雪飛花。
朝陽中鳳凰鳴唱,為皇家帶來祥瑞,四海百姓仰望您的德澤如此深遠。您曾多少次上呈力挽天傾的良策奏疏,世人皆傳您曾夢到筆端生花文采斐然。您早已將身心許予帝王家,奉命出使又怎會嫌道路遙遠。只用一片赤誠之心承載恩命,在祝融神壇前獻上祭祀的松花。三山東側便是您的家鄉,如縹緲孤云般令家人長久期盼。今日欣喜您承皇恩得以歸鄉省親,身著錦袍捧宮釀為母親祝壽。忠臣憂慮國事總忘了自家,誰會留戀虛擲歲月?更何況圣明君主正久久等待,返程莫要等到雪花紛揚。
黃門:漢代黃門令等官掌宮廷事,后泛指宮廷近侍官,此處指林聰的官職。
代祀:代替皇帝進行祭祀,古代帝王常派親信大臣代行重要祭祀。
覽德賒:賒,遙遠;指百姓長久仰望其德澤。
回天:形容諫言有力,能挽回天意,此處指林聰的奏疏切中要害。
筆生花:典出《南史·江淹傳》,指文才卓絕。
將寵命:將,攜帶;指帶著皇帝的恩命。
祝融:傳說中南方火神,后被奉為南海之神。
萱花:即萱草,古代以萱草代指母親,因《詩經》有‘焉得諼草,言樹之背’(諼草即萱草,種于北堂以忘憂)。
延佇:長久站立等待。
回軒:回車,指返程。
此詩為明代官員送別同僚林聰所作。林聰時任黃門官(給事中),奉命代皇帝祭祀南海,順路歸鄉省親。作者與同僚王公度唱和,詩中既肯定林聰的忠君才德,又貼合其‘代祀’‘歸省’的雙重行程,反映明代官員間以詩酬唱、表達公誼私交的文化背景。
四首詩圍繞林聰‘代祀南海’與‘便道歸省’的行程展開,首贊其才德,次頌其忠勤,三述歸省之喜,末勉其早歸,層次分明。詩中融合對朝命的鄭重與對親情的珍視,既體現臺閣體的雍容典雅,又流露出同僚間的真摯情誼,是明代官場酬唱詩的典型之作。
秋山落葉秋聲瑟,遠水浮天天一色。 日暮惟見平湖深,扁舟遙界天光碧。 此時南雁正為群,此際悲鳴斷續聞。 幾處凄酸叫涼月,數聲嘹亮破寒云。 云破天清月浸沙,無端哀咽向蘆花。 早梅暗落高樓笛,楊柳驚飛出塞笳。 幽修似伴魚龍語,更共啼烏催窗曙。 思婦天涯夢不成,征人故國淚如雨。 曾說聽猿易斷腸,那知聞雁重悲傷。 九秋霜露寒更苦,千里關山夜獨長。 塞北江南天浩浩,斜飛欲盡衡陽道。 足下何曾寄客書,聲中只解催人老。 人生真憂是別離,他鄉霜月易成悲。 誰家錦幌銀屏夜,過盡寒聲獨未知。
梧桐聲脫秋聲起,迢迢秋色澹如水。 天上佳期玉露中,人閑良夜金波里。 此時漢使向河源,此夕乘槎犯斗垣。 但驚城舍嚴官府,那識天孫遇河鼓。 云階月地難久留,飄然枯木復乘流。 歸來不問成都卜,肯信身親見女牛。 從此人疑有天路,俱言河漢清可度。 帝子英靈空有人,千秋別淚自沾巾。 可憐匹練高樓色,年年愁殺問津人。
綠水紅蕖欲斷腸,可憐秋色似橫塘。 晚風不見木蘭枻,明月無人花自香。
鷓鴣南枝鳥,愁隨北雁去。 儂家是江南,但愛江南住。
一望家山上虎丘,凄然魄動念同游。林巒不改如平日,蒲柳先衰又幾秋。
敢學登臨小東魯,卻因零落恨西州。鸰原寂寞歸鴻斷,未拂前題已淚流。
酒泉城外碧云端,萬疊芙蓉雪未干。素影欲迷銀漢迥,晴光不逐暖風殘。
氣吞沙漠千山遠,勢壓番戎六月寒。公館日長清似水,幾回吟望倚欄桿。
韓文公之文,起八代之衰,其詩亦怪怪奇奇,獨辟門戶,而考亭先生嘗病其俗,曰《上宰相書》、《讀書城南詩》是也。豈非以其汲汲于求知干進,志在利祿乎?故吾嘗謂文章之事,未論其他,必先去其俗而后可。今天下多文人矣,身在草莽,而通姓名于大人先生,且朝作一文,暮鐫于梓,往往成巨帙,干謁貴人及結納知名之士,則挾以為贄,如此,文雖佳,俗矣。吾讀嚴子祺先之文,深嘆其能矯然拔俗也。無錫自顧端文、高忠憲兩先生講道東林,遠紹絕學,流風未遠。嚴子生于其鄉,誦遺書,沐馀教,被服儒者,邃于經學。平日重名節,慎行藏,視世之名位利祿,若將浼焉。感憤郁塞,觸事而發,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為迂者。韓子嘗言:“人笑之,則心以為喜。”夫人之笑韓子者,特以其文辭為流俗所笑,猶杰然為一代儒宗;若立言之旨為流俗所笑,不又加于古人一等乎!雖然,使韓子而居今之世,其立言之旨,當亦如嚴子之迂,必不至有上宰相之書、城南之詩,取譏于大儒矣。嚴子之文,余所見止數十篇,論理論事,明快嚴峭,恂恂儒者而筆能殺人,文辭之工如此!然吾以為文辭之工,今世文人之不免于俗者,亦或能之;其所以矯然拔俗,乃在立言之旨,世所共笑為迂者也。夫世共笑為迂,余獨不以為迂,而欣賞嘆詫,則余亦迂甚矣哉!
德澤波斯淡,謳歌載路聞。偕民登壽域,不老是神君。
砧聲咽,梅花夢斷紗窗月。紗窗月,半枝疏影,一簾凄切。
心前舊愿難重說,花飛春老流鶯絕。流鶯絕,今宵試問,幾人離別。
焚尾花繁,曼殊仙跡,豐臺春色如許。紅遮香徑,碧繞闌干,當日嬌柔堪擬。
想一代詞人,千秋佳麗。消受最憐伊,吟肩試倚。翠巾新拭,繡窗閑語,悄鬟低、猶堪追憶。
天與艷才如此。姍姍月下徘徊,露冷苔黏,釵橫佩墜。
任從他、滿目風光,總被杜鵑催去。
劍為不平離實匣,藥因救病出金瓶。
夜泛孤篷載月船,靜搜吟料六橋邊。 詩成上達宸聰了,流落人間到處傳。
聞有上江船,令人喜欲顛。 烹魚開尺素,被毳得純棉。 細讀蠅頭字,誰欺鶴發年。 那堪寄來句,清比醉翁泉。
酣酒狂歌思欲飄,久從江國駐蘭橈。 芙蓉隔浦聽秋雨,楊柳長亭看晚潮。 過客有時來問字,美人何處覓吹簫。 題詩欲寫殷勤意,搔首西風雁影遙。
如姬寢臥內,班妾坐同車。 洪波陪飲帳,林光宴秦余。 歲暮寒飆及,秋水落芙蕖。 子瑕矯后駕,安陵泣前魚。 賤妾終已矣,君子定焉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