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臺侍直七月至九月得十六首 其六
古柳空心都入畫,老槐蠢葉鎮垂絲。無情似汝偏多幸,及見瀛臺賜宴時。
古柳空心都入畫,老槐蠢葉鎮垂絲。無情似汝偏多幸,及見瀛臺賜宴時。
老懶天教脫世紛,
山川到眼失塵昏。
絕憐千仞鳴飛瀑,
一灑風中八表云。
吾鄉有孝子,業儒更知醫。終日常伏案,得暇輒臨池。
阿耶忽有疾,疾若不可為。湯藥雖迭進,奏效何遲遲。
孝子仰天泣,禱爾于神祇。方劑手自制,旁人那得知。
父疾霍然起,此藥真神奇。但求親身安,敢恤兒體虧。
母氏患風眩,四肢苦麻痹。呻吟床褥間,坐起須扶持。
一年復一年,日月骎骎馳。常依慈母側,跬步不暫離。
琴川章居士,人稱老畫師。繪出一片心,藉為萬世規。
軺車薄薄來,入境采風詩。甄錄此孝行,再拜獻丹墀。
天子大嘉賞,恨不與同時。亟予闡幽光,入祀孝弟祠。
國人皆矜式,風俗遂以移。家家養衰老,人人如嬰兒。
更喜君子孫,能率而行之。永永錫爾類,不匱惟孝思。
數千里道喜相尋,邵水何如氣誼深。
赤汗名駒憐駿足,靈心抽繭重雞林。
離懷忽爾驚梧葉,行色那堪望遠岑。
別后能無忘雁序,明年秋好寄芳音。
昆岡生玉總無瑕,列女貞魂是一家。
一夕便成千古事,孤墳空與后人嗟。
乘鸞合上三珠樹,化雪應為六出花。
處子立名青史少,曹娥江水在天涯。
謝劉生死論交地,巴蜀山川迢遞程。
萬古云霄森意氣,五兵詞賦莽縱橫。
虞江精舍浮云隔,汴水孤墳宿草生。
濯錦浣花游眺地,悲泉斜日下層城。
績學翻成誤,歸田恥放流。
時乖難自惜,命蹇更誰尤。
短褐聊殘歲,長劖劇九秋。
南飛羨鴻雁,自有稻梁謀。
不如此地雪花多,
月落村頭可奈何。
翠羽無聲魂已碎,
夢中蝴蝶淚成河。
新翻水調唱歌頭,
穴走東南五十州。
一紙罰單真掃興,
無端稅到女兒喉。
忍草侵階遍,慈云濕座飛。
愛花僧是業,伺食鳥成機。
一榻書和卷,三生缽與衣。
塵勞方未已,合掌愿皈依。
緬懷魯將軍,兵敗攜部曲。
來投衲子衣,解甲飯戎菽。
誰令名此山,異代有馀辱。
玄沙驢前,
云門馬后。
更問如何,
合取狗口。
英蕩搖春天上去,彩輿沖霧日南回。
云箋蠻嶺無飛雁,鐵笛誰家散落梅。
飽識伏波銅柱路,醉傾蘇老綠荷杯。
青山欲伴行人駐,爭奈飛云繞鳳臺。
節物今年事事遲,小春全未到東籬。可憐短發空欹帽,欠了黃花一兩枝。
冷蕊蕭疏蝶懶飛,商量何日是花時。重陽過后開無害,只恐先生不賦詩。
獻歲青陽開紺宇,長安樂事那堪數。夜夜和風拂畫堂,朝朝淑氣臨朱戶。
辛盤綵勝競相遺,倏忽流光到三五。尋常三五對嬋娟,此夕清暉倍可憐。
皎皎冰輪鐙共燦,亭亭火樹月同懸。七寶蓮花花吐燄,五枝青玉玉生煙。
恍疑鮫室來燕市,別有繁星麗半天。是時車馬紛相屬,是時簫鼓聲相續。
銀橋高起蓋侯家,鐵鎖光連韋氏曲。驃騎門前鱉駕山,平陽主第龍銜燭。
紅云紫霧映樓臺,?合金鋪徹夜開。共看寶月明于晝,共賞華鐙去復回。
佳人隊隊歌金縷,公子翩翩醉綠醅。綠醅金縷歡無極,忽聽城頭起長笛。
梅花吹落數聲中,行過西園又南陌。誰家年少羽林郎,金鞍玉勒紫絲韁。
天街看罷魚龍戲,挾斜還入斗雞場。瞥見香車擁珠翠,游遍畫橋一十二。
人問鐙火漸闌珊,還從太乙祠前去。參橫斗轉玉繩低,游子歸來路欲迷。
羅綺馀香滿大堤,踏歌連袂相扶攜。為憐帝里風光好,肯惜良宵醉似泥。
楚觀落成初,還是詔書催發。
卻似愛山堂上,拜新除時節。
要知君自棟梁材,開藩暫南越。
早建明堂一柱,去扶持天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