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食禾代田家
禾黍正油油,何人放馬上隴頭?碧眼虬須使我愁,向前長跪淚雙流。
租吏坐我堂,聲高氣正揚。縣官早納粟,不待禾登場。
愿約馬客至舍下,今朝為吏辦酒漿。
馬客來,租吏去。早知馬客能逐吏,馬食禾盡不須慮。
禾黍正油油,何人放馬上隴頭?碧眼虬須使我愁,向前長跪淚雙流。
租吏坐我堂,聲高氣正揚。縣官早納粟,不待禾登場。
愿約馬客至舍下,今朝為吏辦酒漿。
馬客來,租吏去。早知馬客能逐吏,馬食禾盡不須慮。
禾黍正長得茂盛油綠,是哪個把馬放到田壟上?那碧眼虬須的馬主讓我發愁,我上前長跪淚水雙流。租吏坐在我家堂屋,聲音高底氣正足。縣官催促早交糧,等不到禾谷登場。我想邀請馬客到家中,今天為租吏置辦酒漿。馬客一來,租吏離開。早知道馬客能趕走租吏,馬吃盡禾谷也不必憂慮。
油油:禾黍等農作物茂盛的樣子。
隴頭:田壟,田埂。
碧眼虬須:形容馬主人的相貌特征,或指異族模樣的人。
長跪:直身而跪,古代一種表示恭敬或哀切的姿勢。
租吏:負責征收租稅的官吏。
納粟:繳納糧食租稅。
馬客:指放馬的主人。
此詩或創作于古代賦稅嚴苛時期,反映農民同時面臨自然損失(馬食禾)與官府壓榨(租吏催糧)的雙重困境。詩中“不待禾登場”的催租細節,暗示官府賦稅征收之急迫,折射出封建社會底層民眾的生存壓力。
詩以“馬食禾”事件為引,通過田家應對租吏催逼的過程,揭示租稅剝削遠比自然損失更令農民痛苦。結尾“馬食禾盡不須慮”的反諷,尖銳批判了官府苛稅對民生的殘害,是一首反映社會矛盾的現實主義作品。
水曹文學自名家
重到揚州興未涯
澤底新吟清入骨
一生只為愛梅花
相公禮數絕班聯,生是升霄死墜淵。
博陸禍萌驂乘日,元成恩斷仆碑年。
曾無梁窶池臺盛,并異京攸父子權。
弱主衰朝中外肅,千秋誰似濟時賢。
看花時節過清明
小立庭前雨又晴
春色十分今已半
綠陰深處去聽鶯
耕道十年無九秋,
無田長抱老農愁。
因君動我束書感,
君子惡居惟下流。
未須承面語
從古有神交
禮樂河間在
詩篇太白豪
南山與壽并
北斗自名高
贈我無他物
王祥一佩刀
短檠孤詠夜,憔悴憶方干。
族大辭人熟,身羸苦夏寒。
詩書經亂廢,車馬隔籬看。
故里田荒盡,悲君去住難。
提起絳頭,
垂下衣袖。
信腳闊步行,
親見黃龍后。
四面溪山列畫屏
一堂新創有馀清
湖光隔斷紅塵路
疑在金鰲頂上行
秦淮曲。香叢宿。華笙吹徹蓮籌促。小軿車。玉鉤斜。乳鶯雛燕,啼上合歡花。
仙姝一向蓬山謫。蘭夢依稀煙雁隔。守空房。思茫茫。韶州方褥,冷疊象牙床。
慈顏暌隔幾經秋,
秋月重圓萬象幽。
銀漢沖霄橫玉宇,
金波炫彩射瓊樓。
遲來雁信頻遙盼,
怕對蟾光照別愁。
翹羨膝前蘭桂繞,
承歡猶憶比兒不。
綺窗罷撫紫瓊琴,香燼金爐鶴夢沉。
多事草偏名醒醉,可人花解結同心。
風翻曲沼千層碧,云過重檐一霎陰。
欄外有情雙蛺蝶,翩翩飛入海棠深。
三載西江惠澤深,勤民深體九重心。遽看請老投簪去,畫省空馀棠樹陰。
心事從來不愧天,操持金石信同堅。山光水色青云外,歸傍東吳作散仙。
赤墀委佩更珊珊,五十曾登漢將壇。
胡騎早聞安石墅,洛師猶憶惠文冠。
關門紫氣何人候,湖水扁舟異日看。
萬樹桃花天目上,山爐應熟九還丹。
一雨從端午,羲衙故不開。閭閻訛黑?,衫襪爛紅苔。曲芎失早辦,火醞且宵杯。兩股粗如斗,扶筇接往來。
梅雨天何劇,炎花百不開。蜻蜓紅作陣,瓜瓞綠崩苔。蕩甚愁鵝掌,酥將及瓦杯。少陵亦多事,新雨望人來。
披毛戴角學無生,劍樹刀山取次行。不向五峰吞栗棘,爭知日午打三更。
身如椰子膽如天,喝道來參栗棘禪。按下云頭輕領過,口皮元只在唇邊。
臨濟家常添缽游,知音才見不輕酬。掩門歸去陳嘉饌,直至而今飽未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