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皇甫侍御赴都八首 其三
道心惟微,厥用允塞。德輝不泯,而映邦國。靜以有神,動而作則。九皋千里,其聲不忒。
道心惟微,厥用允塞。德輝不泯,而映邦國。靜以有神,動而作則。九皋千里,其聲不忒。
讀卻床頭滿架書,時文元不費工夫。
向來點額關奇數,今日焚舟合壯圖。
去去秋風趨北闕,行行春色滿西湖。
癡兒未了書生事,珍重青衫報國軀。
一笑筠齋同集客,眼看荷花笑中坼。未說賞花先賞葉,破曉清香晨竟夕。
了知出水非雕飾,乍覺臨流似涂澤。多情落日助酣紅,爭媚清漪動寒碧。
其間得意誰最多,幾個文禽不容只。錦鱗似梭躍流黃,雨蓋如镕傾大白。
同社持觴聊破戒,行令傳花非俚畫。昆明撐舟真錦渡,太華如船儼仙籍。
明朝定爾傳新篇,今日褎然有詩伯。詩來忽起西湖思,我輩已覺蓬萊隔。
憶曾畫船作夜游,親聽菱歌和露摘。南高北高祇在眼,長橋短橋頻泛宅。
掛冠神武吾盍歸,奏篇未央君盍適。便應獻策取貂蟬,焉用孤吟和螻蟈。
功成五湖有成例,全賜西湖底分擘。回視筠齋乃坳堂,豈須更許漁爭席。
紅蓮綠水姑相娛,明月夜光成浪獲。當暑清風誦三過,真是雙清泯心跡。
謀深無位可酬功,端殿幾廷禮數同。
盡以四川歸節制,重乘九折見精忠。
平生清白天垂相,簡在登庸帝降衷。
萬里橋頭莫言遠,恩波只在大江通。
我愛濂溪說,君能喜種蓮。
一經初建塾,雙實遽呈川。
和氣塤箎應,榮名棣萼聯。
勉旃成宅相,學也是家傳。
驟雨飚風趁急雷,畫船系纜小裴回。
隔簾大點欺窗紙,入戶微篩供酒杯。
一夏屢憂無計奈,半秋頻喜傍懷來。
世間好事無全美,濡首牽夫可念哉。
三峽堂前五月風,吳檣蜀柁古來通。
山如肺附重相掩,水似環連去不窮。
躍馬孤城憐倔強,臥龍八陣想英雄。
憑闌千載興亡事,何異邯鄲一枕中。
欈李官為李,春風餞此行。
義方非祿養,祖武是家聲。
畫諾須三語,哀矜在一成。
黃堂應坐嘯,執別寸心傾。
眷言太玉峰,本是仙佛宅。端視儼若屏,側睨展如翼。
洞府何渺茫,傳聞見圖畫。疆理雖東甌,題品經謝客。
至今味篇詠,當時想游歷。顧我本萍泛,買鄰寓棲息。
江山自呈露,卉木因種植。鑿巖得泉香,拓戶見山色。
佳客入庭戶,英氣來幾席。幽葩芬石根,好鳥弦坐側。
拄笏山之西,拏舟江以北。明月浮可捉,疎星掛堪摘。
拂晨天宇浄,出海陽烏赤。修嵐爍紫翠,遠目眩朱碧。
崚嶒雙塔影,突兀古殿脊。媚川溟渤寬,絕境天地窄。
前賢未嘗亡,勝趣何有極。茲時屆清和,同社共推激。
肯為終日留,喜免重城隔。長歌響林坰,妙語出金石。
爾汝合忘形,拘攣非遠識。莫嗔驚著汝,試問今何夕。
曹劉墻可短,丘崖肩可拍。卻笑山陰會,翻悲昔人跡。
喻指孰非是,計馬誰失得。明當新詩來,勿憚難韻迫。
趣歸不匆忙,余興猶襞積。感君吐瓊瑰,為我寫胸臆。
古人重安貧,未若貧而樂。豈不愛膏粱,顧乃嗜藜藿。
我聞首陽餓,榮名千駟怍。況乃陋巷子,簞瓢殊不惡。
刀頭得幾何,蝸角戰方虐。以茲悟生理,貧中始澹泊。
陳侯清時英,廊廟宜著腳。圭竇勢豈容,貧齋意聊托。
蒼生方饑渴,未可云盤礴。且來祿萬鍾,脫粟躬自薄。
節中期樂事,座上欠嘉賓。
雨帽何妨濕,云山自帶顰。
午晴開喜色,歸月入懷新。
有菊皆重九,無須更卜辰。
百嶂千峰古桂州,鄉來人物固難儔。
峩冠共應賢能詔,策足誰非道藝流。
經濟才猷期遠器,縱橫禮樂對前旒。
三君八俊俱鄉秀,穩步天津最上頭。
憶昨得君和陶詩,床頭細讀人謂癡。
二南固自立墻面,十駕亦欲鞭駑疲。
退慚作吏了無補,正使得句安能奇。
有時拈筆弄紙墨,大似臨敵收槍旗。
投老且愿共詩社,鬭健聊欲為兒嬉。
恨子寓舍苦迢遞,有僧借屋無奔馳。
乞米不須煩送似,無儲自足常宴如。
轉庵與為方外舊,仆也何翅管中窺。
豈有修竹真可款,曷不宿霧及早披。
來詩賡酬特未已,追逐登臨隨所之。
千峰屏繞浪環鋪,莫把金焦作對呼。
絕境誰闚全體現,小亭人號媚川圖。
市聲非遠塵難到,塔影雖雙嶼只孤。
大似橘洲浮不去,岳根元插赤沙湖。
曾燕瑤池到世間,祝堯今復馭青鸞。
眾真已送駢蕃瑞,萬國同瞻咫尺顏。
圣統有傳尊北極,帝齡無盡等南山。
兒家幾許蟠桃熟,準擬年年薦露盤。
陟屺哀哀八十親,渭陽念母我傷情。
等為孝子終身慕,最慘嬰兒半路聲。
已把山光占塾教,底須宅相寫亭名。
登亭更望芙蓉頂,吹棘風前淚并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