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紀事詩四十三首 其二十七
偶選龍媒貢上方,萬蹄如鐵剖河梁。驛騮盡解如人立,環拱將軍下角場。
偶選龍媒貢上方,萬蹄如鐵剖河梁。驛騮盡解如人立,環拱將軍下角場。
黍離不復雅,孔子修春秋。
扶王貶吳楚,大法加諸侯。
妄儒泥于魯,甚者云黜周。
大旨既已矣,安能討源流。
遂令學者迷,異說相交鉤。
黎生西南秀,挾策來東游。
有司不見采,春霜滑歸辀。
自云喜三傳,力欲探微幽。
凡學患不彊,茍至將焉庾。
圣言簡且直,慎勿迂其求。
經通道自明,下筆如戈矛。
一改不足衄,后功掩前羞。
大雨雖霶霈,隔轍分晴陰。小雨散浸淫,為潤廣且深。
浸淫茍不止,利澤何窮已。無言雨大小,小雨農尤喜。
宿麥已登實,新禾未抽秧。及時一日雨,終歲飽豐穰。
夜響流霡霂,晨暉霽蒼涼。川原浄如洗,草木自先光。
童稚喜瓜芋,耕夫望陂塘。誰云田家苦,此樂殊未央。
長河秋雨多,夜插寒潮入。歲暮孤舟遲,客心飛鳥急。
君老忘卑窮,文字或綴緝。余生苦難阨,世險蹈已習。
離合二十年,乖睽多聚集。常時飲酒別,今別輒飲泣。
君曰吾老矣,不覺兩袖濕。我年雖少君,白發已揖揖。
憶初京北門,送我馬暫立。自茲遭檻穽,一落誰引汲。
顛危偶脫死,藏竄甘自縶。但令身尚在,果得手重執。
聞來喜迎前,貌改驚乍揖。別離才幾時,舊學廢百十。
殘章與斷藁,草草各收拾。空窗語青燈,夜雨聽霵霵。
明朝解舟南,歸翼縱莫戢。還期明月飲,幸此中秋及。
酒酣弄篇章,四坐困供給。歡言正喧嘩,別意忽於邑。
日暮北亭上,濁醪聊共挹。輕橈動翩翩,晚水明熠熠。
行心去雖迫,訣語出猶澁。歸來錄君詩,卷軸多????。
誰云已老矣,意氣何嶪岌。惜哉方壯時,千里足常馽。
知之莫予深,力不足呼吸。嘆吁偶成篇,聊用綴君什。
夕照留歌扇,余輝上桂叢。
霞光晴散錦,雨氣晚成虹。
燕下翻池草,烏驚傍井桐。
無憀照湘水,丹色映秋風。
北風吹沙千里黃,馬行確犖悲摧藏。
當冬萬物慘顏色,冰雪射日生光芒。
一年百日風塵道,安得朱顏長美好。
攬鞍鞭馬行勿遲,酒熟花開二月時。
紅梨千葉愛者誰,白發郎官心好奇。徘徊繞樹不忍折,一日千匝看無時。
夷陵寂寞千山里,地遠氣偏時節異。愁煙苦霧少芳菲,野卉蠻花鬭紅紫。
可憐此樹生此處,高枝絕艷無人顧。春風吹落復吹開,山鳥飛來自飛去。
根盤樹老幾經春,真賞今才遇使君。風輕絳雪罇前舞,日暖繁香露下聞。
從來奇物產天涯,安得移根植帝家。猶勝張騫為漢使,辛勤西域徙榴花。
雪滿西山春未歸,泉聲凍咽鳥聲稀。
靜觀眼境人間渺,驅逐詩魔天外飛。
一飽每將松作飯,大寒重換紙為衣。
我憐詩是君家事,更約論心極細微。
吾思夷陵山,山亂不可究。東城一堠余,高下漸岡阜。群峰迤邐接,四顧無前后。
憶嘗祗吏役,巨細悉經覯。是時秋卉紅,嶺谷堆纈繡。林枯松鱗皴,山老石脊瘦。
斷徑履頹崖,孤泉聽清溜。深行得平川,古俗見耕耨。澗荒驚麏奔,日出飛雉雊。
盤石屢欹眠,綠巖堪解綬。幽尋嘆獨往,清興思誰侑。
其西乃三峽,崄怪愈奇富。江如自天傾,岸立兩崖鬭。黔巫望西屬,越嶺通南奏。
時時縣樓對,云霧昏白晝。荒煙下牢戍,百仞寒溪漱。蝦蟆噴水簾,甘液勝飲酎。
亦嘗到黃牛,泊舟聽猿狖。巉巉起絕壁,蒼翠非刻鏤。陰巖下攢叢,岫穴忽空透。
遙岑聳孤出,可愛欣欲就。惟思得君詩,古健寫奇秀。
今來會京師,車馬逐塵瞀。頹冠名白發,舉酒無蒨袖。繁華不可慕,幽賞亦難遘。
徒為憶山吟,耳熱助嘲詬。
竹樹日已滋,軒窗漸幽興。
人閑與世遠,鳥語知境靜。
春光藹欲布,山色寒尚映。
獨收萬慮心,于此一枰競。
路盡見家山,欣然望吾廬。
陋巷叩柴扉,迎候遙驚呼。
兒童戲竹馬,田里邀籃輿。
春桑鬰已綠,歲事催農夫。
朝日飛雉雊,東皋新雨余。
植杖望遠林,行歌登故墟。
夙志在一壑,茲焉將荷鋤。
言謝洛社友,因招洛中愚。
馬卿已倦客,嚴安猶獻書。
行矣方于役,豈能遂歸歟。
顏回飲瓢水,陋巷臥曲肱。
盜跖厭人肝,九州恣橫行。
回仁而短命,跖壽死免兵。
愚夫仰天呼,禍福豈足憑。
跖身一腐鼠,死朽化無形。
萬世尚遭戮,筆誅甚刀刑。
思其生所得,豺犬飽臭腥。
顏子圣人徒,生知自誠明。
惟其生之樂,豈減跖所榮。
死也至今在,光輝如日星。
譬如埋金玉,不耗精與英。
生死得失間,較量誰重輕。
善惡理如此,毋尤天不平。
荒城草樹多陰暗,日夕霜云意濃淡。
長淮漸落見洲渚,野潦初清收瀲濪。
蘭枯蕙死誰復吊,殘菊籬根爭艷艷。
青松守節見臨危,正色凜凜不可犯。
芭蕉芰荷不足數,狼藉徒能污池檻。
時行收斂歲將窮,冰雪嚴凝從此漸。
咿呦兒女感時節,愛惜朱顏屢窺鑒。
惟有壯士獨悲歌,拂拭塵埃磨古劔。
蕙炷爐薰斷,蘭膏燭艷煎。
夜風多起籟,曉月漸虧弦。
鵲去星低漢,烏啼樹暝煙。
惟應墻外柳,三起復三眠。
天形積輕清,水德本虛靜。
云收風波止,始見天水性。
澄光與粹容,上下相涵映。
乃于其兩間,皎皎掛寒鏡。
余暉所照耀,萬物皆鮮瑩。
矧夫人之靈,豈不醒視聽。
而我于此時,翛然發孤詠。
紛昏忻洗滌,俯仰姿涵泳。
人心曠而閑,月色高愈迥。
惟恐清夜闌,時時瞻斗柄。
月從海底來,行上天東南。正當天中時,下照千丈潭。
潭心無風月不動,倒影射入紫石巖。月光水潔石瑩浄,感此陰魄來中潛。
自從月入此石中,天有兩曜分為三。清光萬古不磨滅,天地至寶難藏緘。
天公呼雷公,夜持巨斧隳嶄巖。墮此一片落千仞,皎然寒鏡在玉匳。
蝦蟇白兔走天上,空留桂影猶杉杉。景山得之惜不得,贈我意與千金兼。
自云每到月滿時,石在暗室光出簷。大哉天地間,萬怪難悉談。
嗟予不度量,每事思窮探。欲將兩耳目所及,而與造化爭毫纖。
煌煌三辰行,日月尤尊嚴。若令下與物為比,擾擾萬類將誰瞻。
不然此石竟何物,有口欲說嗟如鉗。吾奇蘇子胸,羅列萬象中包含。
不惟胸寬膽亦大,屢出言語驚愚凡。自吾得此石,未見蘇子心懷慚。
不經老匠先指決,有手誰改施鐫镵。呼工畫石持寄似,幸子留意其無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