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友辭 婆餅焦
婆餅焦,婆餅焦,深山無事奚多勞。
青林窈冥臥展轉,綠樹蓊郁飛逍遙。
脆枝弱,韌枝強,惟聞呼餅不聞香。
嗚呼此友兮頻相招,暮煙漠漠風瀟瀟。
婆餅焦,婆餅焦,深山無事奚多勞。
青林窈冥臥展轉,綠樹蓊郁飛逍遙。
脆枝弱,韌枝強,惟聞呼餅不聞香。
嗚呼此友兮頻相招,暮煙漠漠風瀟瀟。
婆餅焦,婆餅焦,深山中沒什么雜事,為何要如此辛勞。青樹林幽深昏暗,(鳥兒)在其中輾轉棲息;綠樹茂盛濃郁,(鳥兒)在其間自在飛翔。脆弱的枝條細弱,堅韌的枝條強壯,只聽見(你)呼喚‘婆餅焦’的聲音,卻聞不到餅的香氣。啊,這位山友頻繁地將我招引,暮色中煙霧彌漫,風勢瀟瀟。
婆餅焦:擬鳥名,因其鳴聲類似‘婆餅焦’而得名;一說為方言中對某種鳥的稱呼。
窈冥(yǎo míng):幽深昏暗的樣子。
蓊郁(wěng yù):草木茂盛的樣子。
奚(xī):疑問詞,相當于‘為何’。
漠漠:煙霧彌漫的樣子。
《山友辭》為宋代王質所作組詩,以山林中的動植物為‘友’,記錄自然情趣。此篇或作于作者隱居山林時,通過觀察‘婆餅焦’鳥的鳴叫與山林生態,表達對自然的細致觀察與融入山林的閑適心境。
全詩以‘婆餅焦’鳥聲為線索,描繪山林幽靜之景,語言質樸生動,展現了自然生態的鮮活與作者對山林生活的熱愛,是《山友辭》中典型的自然題材作品。
殿西歌徹采薇聲,記室煩君為一行。竇幕有班燕刻重,裴寮得愈蔡功成。文書晝靜旌旗捲,籌畫宵閒鼓角清。今日元戎前長史,步趨腳跡好門生。尋師萬里走東南,性學精微聞兩三。風月歸來深體認,簞瓢自樂細沈涵。巖前靜索龜圖秘,蜀口驚呼蟻戰酣。欲覓底寮整殘斷,峽天分借一屏嵐。
羅浮抱初氣,可以鼓吾琴。忘世非孤立,同君有素心。泉邊朝斸術,洞口晚鋤芩。四百峰中住,無人到得尋。
似帶黃山雪,蒼蒼五鬣姿。臥龍馀爾在,化石亦吾師。雨欲生鵝素,風先動兔絲。畢宏微渲染,神妙至今疑。
丁香從百結,恨只滿東風。未必愁能解,虛傳酒有功。
落日下平浦,鄉心倚莫樓。孤臺聯萬井,百雉俯雙流。衰柳驚行役,浮云近故丘。偶因臨水意,無語向江鷗。
南州初入便神清,步步新秋送水聲。金縷兩行濃夾柳,灘云如染照山明。
西山晴雪玉圍屏,隨駕登樓眼界明。供奉女兒偏覺冷,貂裘特賜荷恩榮。
甲帳垂和璧,螭云張桂宮。隋珠既吐曜,翠被復含風。
怪爾明珠屢暗投,偶傳消息到滄洲。三年燈火山中社,五嶺風云海上秋。狗監尚邀陳獵賦,駿臺堪羨過都游。翻疑楚璞終難獻,搖落漁磯問釣舟。
金雞昨夜出宸京,天眷分明軫遠情。回轉云霓作時雨,載看禾黍慶西成。棋須覆局方傅譜,琴待更張始有聲。老鶴林間甜好夢,隨風飛入尉陀城。
溪山不難買,所費千金儲。不如數峰云,朝昏對吾廬。交游豈無人,轉盼傷離居。不如吾兄弟,相應如笙竽。左侯薊名族,溫溫器璠玙。身雖市朝寄,心與功名疏。伯也亦可人,文華炳于菟。風神聳魁偉,襟韻含沖虛。平生一片心,緣塵不關渠。相期有幽事,歲晚山林俱。綵服照黃冠,歡呼奉親輿。大婦侍巾帨,中婦供庖廚。諸孫戲膝前,翩然鳳將雛。朝采南澗芹,莫漉西溪魚。煙霞入杖屨,風月來窗疏。觀竹上巢云,禮佛登香爐。紅龍雪浪涌,白塔蒼煙孤。冰弦寫天籟,茶甌泛云腴。快哉天下樂,俯仰馀何須。正恐左太沖,招隱昔所無。
江流渺渺風吹浪,驛路迢迢雨作泥。好把金章換蓑笠,故山深處把鋤犁。
才入林巒屏跡時,此身自幸少人知。嬰孩底苦不解事,偏是怕時方始啼。
一江白練裂重巒,十二峰高相對看。神女也期云淡薄,西東得見水波瀾。
太守自監軍,片膽大如身。立馬斬數賊,犒軍捐萬緡。威行千里外,手活一城民。孰謂書生怯,書生中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