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山草堂歌
上書不踏金華省,蒼頭瘦馬沖沙冷。拔劍不割金門肉,老寺殘僧鐺折足。
姑山草堂天下重,松菊東籬閱晉宋。園宅全因賓客荒,才名未逐風塵用。
嵚寄歷落誰能嗤,煙波五湖足釣絲。秦淮垂柳楚州雪,病夫吟眺恒相期。
重逢酒樓下,色定還驚疑。浩蕩江海人,何意來京師。
門巷疏花掩深酌,高城鼓角寒星落。總教世事屬青云,但愛吾徒有丹壑。
拂袖長辭驃騎府,脫粟安用公孫閣。盧龍葉墮邊霜來,江南林澗還秋苔。
知裘日暮何為哉,芒鞋竹杖無氛埃。留君不住羨君去,蕭蕭易水揮殘杯。
上書不踏金華省,蒼頭瘦馬沖沙冷。拔劍不割金門肉,老寺殘僧鐺折足。
姑山草堂天下重,松菊東籬閱晉宋。園宅全因賓客荒,才名未逐風塵用。
嵚寄歷落誰能嗤,煙波五湖足釣絲。秦淮垂柳楚州雪,病夫吟眺恒相期。
重逢酒樓下,色定還驚疑。浩蕩江海人,何意來京師。
門巷疏花掩深酌,高城鼓角寒星落。總教世事屬青云,但愛吾徒有丹壑。
拂袖長辭驃騎府,脫粟安用公孫閣。盧龍葉墮邊霜來,江南林澗還秋苔。
知裘日暮何為哉,芒鞋竹杖無氛埃。留君不住羨君去,蕭蕭易水揮殘杯。
上書進言不踏入那權貴聚集的金華省,只有老仆牽著瘦馬在風沙中沖寒而行。拔劍不為切割宮廷的恩賞之肉,寧愿與古寺殘僧相伴,連煮飯的鍋都斷了腳。姑山草堂為天下所重,松菊在東籬見證了晉宋更迭。園宅因賓客往來而荒蕪,才華聲名未被世俗所用。磊落不群誰能嘲笑?煙波浩渺的五湖足夠垂釣。秦淮河畔的垂柳,楚州的落雪,我這病弱之人常在此吟詩遠眺。在酒樓下重逢,定神后還覺驚疑。你本是浪跡江海之人,為何來到京城?門巷稀疏的花影下共飲深酌,高城的鼓角聲中寒星墜落。縱使世事歸屬于青云之上的權貴,我只愛我們這輩人擁有丹山壑谷。拂袖長辭官府,粗茶淡飯何須公孫閣的富貴。盧龍的葉子飄落,邊霜降臨,江南的林澗又生秋苔。天晚持裘又有何用?芒鞋竹杖方能遠離塵囂。留你不住只羨慕你歸去,在蕭蕭易水旁揮別殘杯。
金華省:指中樞官署,漢代宮中金華殿為重要政務場所,后代指權貴聚集之地。
蒼頭:指年老的仆人,古代以青巾裹頭,故稱。
金門肉:借指宮廷恩賞,漢代有金馬門,為朝臣待詔之地,“割肉”典出東方朔故事,代指受寵得賜。
姑山草堂:詩人居所,或為友人隱居之處,“天下重”言其聲名遠播。
松菊東籬:化用陶淵明“采菊東籬下”句意,代指隱逸生活。
嵚(qīn)寄歷落:形容人磊落不群、特立獨行的姿態。
五湖:指太湖等江南水澤,典出范蠡功成身退泛五湖事,代指隱退之地。
驃騎府:漢代有驃騎將軍府,此處代指官府。
脫粟:僅脫殼未精細加工的糙米,指粗劣食物。
易水:河北河流,荊軻刺秦“風蕭蕭兮易水寒”在此,常象征悲壯離別。
詩作約創作于詩人仕途失意、友人離京歸隱之際。詩中“拂袖長辭驃騎府”“留君不住羨君去”等句,暗示詩人或友人剛脫離官場束縛;“姑山草堂天下重”“松菊東籬閱晉宋”則反映對傳統隱逸文化的追慕,結合“江南林澗還秋苔”等地域意象,推測創作背景為秋日京城,友人將歸江南隱居,詩人作此贈別。
此詩以贈別為線索,借個人行跡與友人際遇,批判世俗對功名的追逐,歌頌隱逸的高潔。詩風蒼勁灑脫,情感真摯,既體現對官場的疏離,又蘊含對自然生活的向往,是一首融合個人志趣與時代情緒的隱逸主題歌行體佳作。
長途且喜趍官舍,
病客渾忘歷瘴鄉。
入座水聲連枕席,
繞堂山色晃衣裳。
青青竹映桁楊冷,
片片花薰簿牒香。
隱吏只嫌明月少,
今逢皓彩若為狂。
倚碧櫨,款銅鋪,德星在南烏尾逋。
兩峰隱天,花深草蕍。
錢唐十馀萬戶,皆看史君歡娛。
雖涉流沙歷炎都,入醫無閭不如東吳。
平生愛蹈孤山雪,木落江空。柳絮因風。一倍精神長化工。
簾櫳深窣庭軒敞,君擁爐紅。我倚書叢。六十翁憐七十翁。
午詠招提游頓花,
太原更宿老禪家。
病軀偏愛幽棲好,
高枕虛堂皓月華。
人似已圓孤月。心似丁香百結。
不見謫仙人,孤負梅花時節。
愁絕。愁絕。江上落英如雪。
仙境何來紫翠間,暫維一葉扣禪關。
巖扉薄霧浮金塔,澗道啼猿帶玉環。
風度晚鐘僧出定,松翻曉霧鶴飛還。
憑高直造群峰頂,欲摘星辰手可攀。
送客逢春倍黯然,片帆如練濕江煙。
來時喜命相思駕,回日仍同盡興船。
中歲每傷親友別,劇談還借酒杯延。
知君未厭江鄉色,荔子丹時訂后緣。
細雨摶酥,好風搓粉,枝枝斜壓闌檻。
墻邊無限玲瓏,樓頭許多掩冉。
瓊姿檐外,總不受、蜂侵蝶犯。
自生成、別樣心情,誰耐風光秾艷。
隔著水、盈盈飄飐。籠著霧、亭亭雅淡。
似憎杏把紅薰,微嫌桃將絳染。
空濛皎潔,來相伴、空房小膽。
罨玉樓、一片花光,逼得盤龍鏡暗。
駕欻敖八虛,回宴東華房。
阿母延軒觀,朗嘯躡靈風。
我為有待來,故乃越滄浪。
九九九,釋迦老子不知有。
翻轉面皮,伸出毛手,握金剛錘碎窠臼。
突出無位真人,一一面南看北斗。
已成春雪不成寒,曷救冬旸土暵干。
遇閏直令花再勒,出關誰與柳同彈。
歸馱萬騎翻紅草,舊水無垠沒錦湍。
回佇小樓傷遠目,西山如淚落漫漫。
角巾興自好,愛月訪柴門。
幽事同吾子,青山閣酒樽。
江風動高樹,野水明孤村。
欲問今宵意,漁歌起釣?。
北來驍虜盡成禽,九廟行聞奏凱音。從此燕齊如振槁,將軍勛業似淮陰。
擁道行人撥不開,檻車行看縛戎魁。羽書便恐椎門入,知是淮陰露布來。
風聲鶴唳是王師,大似秦苻欲破時。黃屋乍聞天一笑,此歡應有近臣知。
棗熟梨黃河朔秋,頗聞箕斂不勝愁。迎師已欲攜簞食,臠炙何勞費萬牛。
新得降番壤地開,玉觴爭奉萬年杯。明年御棗紅千顆,又見青徐入貢來。
童稚聞君賦上林,
校讎偏愧接華簪。
朝廷禮樂推先進,
莫嘆郎潛佩肘金。
柵象為奴此筑臺,
回頭棨戟只蒿萊。
當年戲馬今安在,
敕敕風威萬壑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