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沱冰合圖
人心久思漢,帝主自有真。多難啟弘業,獨此邯鄲人。窮蹙白登圍,倉猝滹沱水。河冰縱不合,光武亦不死。
人心久思漢,帝主自有真。多難啟弘業,獨此邯鄲人。窮蹙白登圍,倉猝滹沱水。河冰縱不合,光武亦不死。
滇水湘山故有情,
石淙又紀勝游名。
坐來風雨聞韶濩,
挽作天河洗甲兵。
曉出五云隨日捧,
寒流千折到江清。
暗通氣脈金山寺,
更表東南鐵甕城。
千峰頂上一間屋
老僧半間云半間
昨夜云隨風雨去
回頭方羨老僧閑
名花散奇香,
幽苔多凈綠。
清晝軒中人,
琴書自相續。
鬢絲零落志消磨,一任年華去似梭。
心亂那堪飛絮亂,愁多況值落花多。
茫茫塵世誰同調?寂寂蘭閨獨異科。
賴有琴書能度日,爐香裊裊伴吟哦。
張,六星似軫在星傍。
張下只是有天廟,十四之星冊四方。
長垣少微雖向上,星數歌在太微傍,
天尊一星直上黃。
老鶴閱世山之隈,花開花落愁相催。
舉頭世事都春夢,嘆息人間幾劫灰。
隨世功名悲弄影,流形天地小浮杯。
要知此外無窮在,莫道曾登絕頂來。
遙傳西母閬風居,
頻捧泥封出禁除。
夕省昔分仙掌露,
朝餐曾進武昌魚。
鏡中鬢發霜堪似,
階下兒孫玉不如。
咫尺麻姑峰頂月,
驂鸞駟鶴坐相于。
夢中曾到,向東林結社,西林拄笏。大石橋邊呼慧遠,不畏虎聲剩谷。鹿洞芝肥,麝囊花紫,醉倚芙蓉簇。白云留我,蓮花峰下同宿。
醒后游跡俱非,衣鶉馬狗,仍逐窮途哭。十載天涯幾兩屐,踏遍太行千曲。投筆歸來,布帆無恙,穩泛潯江綠。青山相對,形容偃蹇如仆。
□輪回路
驂服□半
駟車遠馳
仆陳交亂
棄我舊廬
爰適他館
山向金陵分外青,路隨峰轉布帆輕。棲霞老樹依稀見,行盡新河又一程。
平坡秋草臥牛羊,隱約人家傍石梁。雨細風微涼意滿,一峰忽過見斜陽。
野寺峰巔鐘響遲,暮云遮隱又多時。云來云去無心者,入定山僧可得知。
停泊山隈接晚潮,漁燈戍鼓自清寥。隔舟人語三更靜,只有江聲入夢搖。
煙波千里去,村巷幾時逢。
黃菊香誰共,青山興自濃。
官資隨分轉,音信逐時通。
莫記門前柳,殷勤答圣躬。
又舉商瞿第五兒,方開大母壽筵時。婆孫共物齡應與,父子同庚命可知。朔雪不須迎臘早,南風好為送年遲。梅花笑向高堂道,雛鳳生多鳳未衰。
豚兒天易與貧家,老蚌多珠未足誇。五子已能如栗里,六龍應得似公沙。三年結實桃方少,七十生稊柳更華。分授劉殷經各一,盡教兒女作侯芭。
鏡里微霜兩鬢侵,庭闈婉孌老逾深。六旬單豹鸚兒色,五十重華孺子心。花燕教雛長繞戶,籜龍齊母每穿林。今朝又應熊羆兆,夾室喤喤有泣音。
三舉曾孫又一孫,一年嘉慶集慈尊。麻姑煉黍成珠易,阿母栽桃結子繁。九歲應求王氏嗜,百齡未畢尚平婚。呱呱最是忘憂物,況復蘭房滿樹萱。
逐客身無事,乘閑葺敝廬。
堂成因有室,水到自成渠。
地迥千巖秀,春回一氣舒。
幸為時所棄,容我懶簪裾。
經年侍清宴,飽食愧侏儒。
脫跡鴛鴻路,忘懷草木區。
朝檐看斗雀,晚檻引饑烏。
已覺蓬蒿適,誰能九萬圖。
茶芽蔍蔌初離焙,
筍角狼忙又吐泥。
山舍一年春事辦,
得閑誰管板頭低。
太湖石畔種芭蕉,
色映軒窗碧霧搖。
瘦骨主人清似水,
煮茶香透竹間橋。